本刊2017年開設(shè)“青果巷與近代中國”專欄啟事
本文關(guān)鍵詞:本刊2017年開設(shè)“青果巷與近代中國”專欄啟事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近代中國 歷史文化街區(qū) 名人故居 名人軼事 人文薈萃 中國力量 歷史底蘊 中國近代歷史 城中 電子信箱
【摘要】:正常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2500多年歷史,人文薈萃,古跡眾多,老城中的青果巷是最有代表性的古街巷,歷史底蘊豐厚,名人故居眾多,古運河特色鮮明。為留住歷史記憶,傳承中華文脈,講好檔案故事,凝聚中國力量,2017年《檔案與建設(shè)》雜志與常州市檔案局合作,開設(shè)"青果巷與近代中國"專欄,擬以青果巷為切入點,研究挖掘近代江蘇乃至中國的歷史文化,助推青果巷作為省級第一批歷史文化街區(qū)的保護。該專欄以小見大,力圖通過與"青果巷"有關(guān)的名人軼事、文物遺跡,凝聚人文精華,反映常州對中國近
【作者單位】: 《檔案與建設(shè)》編輯部;
【關(guān)鍵詞】: 近代中國;歷史文化街區(qū);名人故居;名人軼事;人文薈萃;中國力量;歷史底蘊;中國近代歷史;城中;電子信箱;
【分類號】:+
【正文快照】: 常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2500多年歷史,人文薈萃,古跡眾多,老城中的青果巷是最有代表性的古街巷,歷史底蘊豐厚,名人故居眾多,古運河特色鮮明。為留住歷史記憶,傳承中華文脈,講好檔案故事,凝聚中國力量,2017年《檔案與建設(shè)》雜志與常州市檔案局合作,開設(shè)“青果巷與近代中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廣京;;劉廣京教授致本刊副主編陳絳教授函[J];近代中國;2000年00期
2 老海;近代中國大型沉船知多少[J];蘭臺世界;2000年09期
3 楊海平;;近代中國公共領(lǐng)域與知識分子[J];新聞界;2006年05期
4 鄭雪;;重敘與超越——評《千古大變局——影響近代中國的十一個關(guān)鍵人物》[J];出版廣角;2009年03期
5 王濤;珍珠滿盤缺線穿——談《傳統(tǒng)文化與近代中國》[J];中國圖書評論;1991年02期
6 唐元明;曲折的歷程 不懈的追求──讀“近代中國對民主的追求”[J];中國圖書評論;1997年02期
7 ;近代中國的歷程[J];文史知識;2012年10期
8 馬勇;;1514年:近代中國起點[J];中國新聞周刊;2013年18期
9 文春英;;近代中國、日本、朝鮮“廣告”源流考[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xué)學(xué)報);2011年12期
10 徐曉云;;馬克思主義在近代中國最早傳播的歷史考證[J];蘭臺世界;2013年1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近代中國》第2輯要目[A];近代中國(第三輯)[C];1993年
2 ;《近代中國》稿約[A];近代中國(第三輯)[C];1993年
3 ;《近代中國》編委會[A];近代中國(第六輯)[C];1996年
4 ;《近代中國》第3輯要目[A];近代中國(第五輯)[C];1995年
5 ;《近代中國》第4輯要目[A];近代中國(第五輯)[C];1995年
6 ;《近代中國》第1輯要目[A];近代中國(第三輯)[C];1993年
7 ;《近代中國》第3輯要目[A];近代中國(第四輯)[C];1994年
8 ;《近代中國》稿約[A];近代中國(第二輯)[C];1991年
9 ;《近代中國》編委會[A];近代中國(第一輯)[C];1991年
10 劉廣京;;劉廣京教授致本刊副主編陳絳教授函[A];近代中國(第十輯)[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英;近代中國商會加入國際商會的歷程與表現(xiàn)[N];光明日報;2005年
2 黃興濤;探究近代中國的時間之史[N];中華讀書報;2013年
3 王中江;近代中國思維方式演變的一個思考[N];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院報;2005年
4 季榮臣;近代中國的反現(xiàn)代化思潮淺論[N];光明日報;2004年
5 朱英;近代中國同業(yè)公會研究亟待加強[N];光明日報;2004年
6 金石;近代中國與世界關(guān)系的曲折演變[N];人民日報;2000年
7 高中華;近代中國救災(zāi)體制的重要特點[N];人民日報;2010年
8 王中江 清華大學(xué)哲學(xué)系;近代中國的“自強主義思維”[N];中國社會科學(xué)報;2010年
9 馬勇;如何讀懂近代中國[N];南方周末;2012年
10 梁展;族群轉(zhuǎn)向與近代中國的國家認同[N];中華讀書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xué)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蔡云輝;戰(zhàn)爭與近代中國衰落城市研究[D];四川大學(xué);2004年
2 劉訓(xùn)華;清末浙江學(xué)生群體與近代中國[D];上海大學(xué);2010年
3 盧征良;近代中國市場之傾銷與反傾銷研究[D];復(fù)旦大學(xué);2009年
4 謝輝;陳琪與近代中國博覽會事業(yè)[D];浙江大學(xué);2005年
5 羅靖;近代中國與世博會[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09年
6 龔詠梅;“脫胎換骨”的近代中國[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4年
7 江遠山;近代中國地域政治化研究[D];復(fù)旦大學(xué);2008年
8 吳靜;近代中國民辦企業(yè)的技術(shù)引進[D];廈門大學(xué);2009年
9 岳宗福;理念的嬗變 制度的初創(chuàng)[D];浙江大學(xué);2005年
10 卜志勇;近代中國社會團體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11年
中國碩士學(xué)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章亞希;近代中國女教師的興起(19世紀末至1937年)[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6年
2 周潔;對近代中國公司立法的探究[D];新疆大學(xué);2016年
3 金陽;近代中國教會學(xué)校英語教育的宗教意涵[D];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2016年
4 劉芳;梁啟超民族觀研究[D];西南民族大學(xué);2015年
5 郭維剛;近代中國錯失現(xiàn)代化機遇的原因及啟示[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08年
6 王波;近代中國市場經(jīng)濟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0年
7 王洪濤;成長與遲滯:近代中國華商保險業(yè)發(fā)展歷程的歷史考察(1865-1945)[D];廈門大學(xué);2006年
8 周萍萍;清末留日女學(xué)生與近代中國女子教育[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08年
9 胡兆君;近代中國“國貨”思潮及其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xué);2002年
10 王媛媛;近代中國童工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xué);2007年
,本文編號:8874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887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