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感知的移動圖書館用戶模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03 16:17
本文關鍵詞:基于情境感知的移動圖書館用戶模型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根據(jù)2013年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信息中心(CNNIC)的調查報告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使用手機上網(wǎng)的網(wǎng)民數(shù)量已達到5億,并繼續(xù)保持穩(wěn)定增長狀態(tài),手機是使用最多的一種上網(wǎng)方式。隨著移動通信技術和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智能手機、PAD等各種移動智能終端設備已隨處可見,移動終端各類應用軟件和智能手機第三方應用程序也迅速發(fā)展,移動設備成為獲取用戶情境信息最便捷的一種方式。越來越多的用戶通過移動設備登錄圖書館獲取知識和服務,移動圖書館用戶的數(shù)據(jù)慢慢地從電腦端轉變到了移動設備端,移動設備的智能化推動了移動圖書館服務方式的進步。在移動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移動圖書館是圖書館信息服務的重要方式。但是在移動環(huán)境下移動圖書館用戶的信息需求具有很強的情境敏感性,因此考慮到用戶所處的情境,移動圖書館需要為用戶提供符合當前情境的信息和服務。個性化信息服務的前提是用戶模型的構建,用戶模型是對用戶即時個性化的信息需求的描述和表示。為了能夠使移動圖書館用戶更好地利用移動設備使用移動圖書館的個性化服務,將智能信息處理技術和情境感知技術應用于移動圖書館用戶模型構建過程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將情境因素加入到移動圖書館的個性化信息服務中成為移動圖書館新的研究熱點,這種服務方式是在已有移動圖書館服務技術和設施基礎上,綜合考慮用戶在特定情境下所產(chǎn)生的符合用戶情境的信息需求,為用戶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情境信息服務。同時由于移動圖書館用戶模型的構建是移動圖書館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的基礎。所以本文以國內外已有研究為前提,探討了移動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基于情境感知的移動圖書館用戶模型的相關問題;谇榫掣兄囊苿訄D書館用戶模型研究符合移動圖書館的發(fā)展規(guī)律,能夠在提高移動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滿足移動圖書館用戶個性化信息需求等方面發(fā)揮巨大的推動作用。本文主要通過以下的幾個章節(jié)進行了相關研究:第一章,首先介紹了研究的背景和意義,分析和梳理了情境感知技術和用戶模型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同時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內容進行了介紹;第二章,介紹了移動圖書館以及情境感知的相關理論基礎,并對用戶模型構建的相關知識進行了介紹。第三章,首先介紹了基于情境感知對移動圖書館用戶模型建模流程,然后結合移動圖書館用戶的歷史情境和當前情境進行情境信息的采集和表示。并對獲取的情境信息進行融合,文中采用模糊邏輯和Bayes估計法相結合的方法進行低層數(shù)據(jù)的融合,采用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方法和基于規(guī)則的推理方法進行高層數(shù)據(jù)的融合。情境信息融合后,利用本文提出的情境特征項提取方法進行情境特征項的提取,并利用德爾菲法和層次分析法進行用戶情境特征項權重的初步賦值。最后采用層次向量空間模型的表示方法對移動圖書館用戶模型進行表示,構建完成初步的移動圖書館用戶模型(UID模型),并對模型初始化構建過程進行描述。第四章,主要是針對第三章構建的移動圖書館用戶模型的學習和更新進行研究,首先介紹了顯示反饋和隱式反饋兩種用戶反饋技術。對本文構建的移動用戶模型的學習和更新技術進行相關研究,描述了模型的學習更新流程。第五章,通過搭建實驗仿真系統(tǒng)進行用戶模型的模擬仿真測試與分析,利用對比實驗的方法然采集相關的實驗數(shù)據(jù),對兩個實驗組的成員反饋的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利用查準率、用戶滿意度兩個指標進行相關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和比較。實驗證明在具體的模擬仿真應用中,文中構建的移動圖書館用戶模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能夠更好的滿足用戶在特定情境下的信息需求,提高移動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水平。第六章,總結全文的研究狀況,并對未來的研究工作進行了展望,同時指出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文從情境感知的角度進行移動圖書館用戶模型相關問題的研究,在移動圖書館用戶模型的構建過程中結合使用了情境感知技術和智能信息處理技術。并借鑒智能信息處理、用戶建模領域相關的技術及方法,改進了用戶建模相關的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通過搭建實驗仿真系統(tǒng)進行模擬仿真實驗,證明了移動圖書館用戶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為后續(xù)的相關研究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移動圖書館 用戶模型 層次向量空間模型 情境感知 情境特征項
【學位授予單位】:曲阜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250.76;G252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緒論9-14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義9-10
-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0-13
- 1.2.1 情境感知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0-12
- 1.2.2 用戶模型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2-13
- 1.3 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方法13-14
- 1.3.1 研究的主要內容13
- 1.3.2 研究方法13-14
- 第2章 相關理論基礎概述14-22
- 2.1 移動圖書館概述14-15
- 2.2 情境感知相關理論15-17
- 2.2.1 情境15-16
- 2.2.2 情境感知16
- 2.2.3 情境感知對移動圖書館的影響16-17
- 2.3 用戶模型相關理論17-22
- 2.3.1 用戶模型的定義17-18
- 2.3.2 用戶模型的分類18
- 2.3.3 用戶模型的構建流程18-22
- 第3章 基于情境感知的移動圖書館用戶模型構建22-37
- 3.1 基于情境感知的移動圖書館用戶模型構建流程22
- 3.2 情境信息的采集和表示22-24
- 3.3 情境信息的融合24-27
- 3.3.1 情境信息融合的方法24-27
- 3.3.2 移動圖書館用戶情境數(shù)據(jù)融合方法27
- 3.4 用戶情境特征項的提取27-28
- 3.5 情境特征項的賦權28-35
- 3.5.1 權重指標體系29-31
- 3.5.2 層次分析法31-34
- 3.5.3 TF-IDF方法34-35
- 3.6 基于情境感知的移動圖書館用戶模型表示35-37
- 第4章 基于情境感知的移動圖書館用戶模型的學習和更新37-43
- 4.1 移動圖書館用戶反饋37-39
- 4.1.1 顯式反饋37-38
- 4.1.2 隱式反饋38-39
- 4.2 移動圖書館用戶模型的學習39-40
- 4.3 移動圖書館用戶模型的更新40-43
- 4.3.1 模型的更新流程和方法40-41
- 4.3.2 模型的更新過程描述41-43
- 第5章 移動圖書館用戶模型的測試與分析43-50
- 5.1 實驗仿真系統(tǒng)設計及開發(fā)環(huán)境43-44
- 5.1.1 開發(fā)環(huán)境和工具43
- 5.1.2 實驗仿真系統(tǒng)的框架43-44
- 5.2 實驗數(shù)據(jù)假設和用戶模型初步構建44-47
- 5.2.1 實驗假設45
- 5.2.2 用戶模型的初步構建45-47
- 5.3 實驗過程與內容47-48
- 5.3.1 實驗過程47
- 5.3.2 實驗內容47-48
- 5.4 實驗結果及評價48-50
- 第6章 總結和展望50-52
- 6.1 總結50
- 6.2 展望50-52
- 附錄52-61
- 參考文獻61-65
-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研究成果65-66
- 致謝6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萬亞紅,黃樟欽,陳旭輝,霍囝囝;基于主動推理的情境感知系統(tǒng)框架[J];計算機工程;2004年12期
2 莫同;李偉平;吳中海;褚偉杰;;一種情境感知服務系統(tǒng)框架[J];計算機學報;2010年11期
3 陳秀;余萍;徐鋒;;一種面向情境的情境感知應用編程框架[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3年16期
4 李靜云;;基于用戶情境感知的移動圖書館知識推薦系統(tǒng)設計[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3年06期
5 陳媛;茍光磊;;個性化服務用戶模型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8年09期
6 周玲元;段隆振;;移動情境感知服務系統(tǒng)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4年08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應曉敏;面向Internet個性化服務的用戶建模技術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3年
2 李文峰;基于主題模型的用戶建模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許琳;基于本體的個性化信息服務用戶模型構建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情境感知的移動圖書館用戶模型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186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41863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