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唐集序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0-22 16:33
序和跋是功能不同的兩種文體,是古籍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以宋人撰寫的唐集序跋(包括宋人所寫的唐別集序跋、唐詩序跋及唐文序跋)為對象,從版本、校勘、注釋、辨?zhèn)、文學批評等方面展開研究。文章主體部分分為五章: 第一章從宋人所寫的唐集序跋著手,對唐集在宋代的編輯刊刻、版本源流以及版本優(yōu)劣進行考述,旨在說明宋代唐集序跋對研究唐集版本的價值和意義。 第二章通過序跋對李、杜、韓、柳集在宋代的流傳與整理情況分別作個案研究,以便更加深入地展示宋代唐集序跋的版本學價值,并進一步探討宋人對李、杜、韓、柳的尊崇。 第三章從宋人撰寫的唐集序跋入手,具體討論宋人?钡乃刭|(zhì)、方法和原則,據(jù)此,一方面可以重新認識宋人?钡奶蒯,另一方面旨在體現(xiàn)宋代唐集序跋在?睂W上的意義和價值。 第四章以宋人對李、杜、韓、柳集的注釋為例,論述宋代唐集序跋對研究宋注唐集的意義和價值。 第五章是對宋代唐集序跋中文獻的辨?zhèn)芜M行討論。宋人所寫的唐集序跋中有一部分是關(guān)於唐代詩文集的辨?zhèn)?這些懷疑和批評有助於我們認清唐代詩文以及詩文集的原貌,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結(jié)語部分,總結(jié)了宋代...
【文章頁數(shù)】: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宋代唐集序跋的版本學意義
第一節(jié) 序跋所見唐集在宋代的編刻
第二節(jié) 從序跋來考訂唐集的版本源流
第三節(jié) 從序跋來考訂唐集的版本優(yōu)劣
第二章 宋人對李杜韓柳集的搜編及對其人的尊崇
第一節(jié) 宋人對李杜集的搜編及對其人的尊崇
第二節(jié) 宋人對韓柳集的搜編及對其人的尊崇
第三章 宋代唐集序跋的校勘學意義
第一節(jié) 宋人?敝刭|(zhì)
第二節(jié) 宋人校勘之方法
第三節(jié) 宋人?敝瓌t
第四章 序跋所見宋人對唐集的注釋
第一節(jié) 宋人對李杜詩集的注釋
第二節(jié) 宋人對韓柳文集的注釋
第五章 宋代唐集序跋的辨?zhèn)螌W意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shù)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柳集版本叢考[J]. 劉漢忠. 廣西地方志. 2009(04)
[2]杜甫與唐代詩壇[J]. 曾棗莊.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 2002(04)
[3]漫議李白詩的輯佚與辨?zhèn)蝃J]. 郁賢皓,尹楚彬. 唐代文學研究. 1998(00)
[4]排佛崇佛與“韓柳優(yōu)劣論”[J]. 趙冬梅,苗田. 中國文學研究. 1998(02)
[5]李白詩辨?zhèn)蝃J]. 何林天.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7(01)
[6]略論兩宋杜詩學中存在的一種傾向[J]. 裴斐. 中國文學研究. 1995(03)
[7]柳宗元著作版本源流考[J]. 劉志盛. 圖書館. 1990(03)
[8]李白《草書歌行》真?zhèn)蝃J]. 何元元. 社科縱橫. 1990(01)
[9]李杜優(yōu)劣論和李杜詩歌的歷史命運[J]. 馬積高. 長沙水電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9(02)
[10]宋代杜詩輯注源流述略[J]. 許總. 文獻. 1986(02)
本文編號:3696455
【文章頁數(shù)】: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宋代唐集序跋的版本學意義
第一節(jié) 序跋所見唐集在宋代的編刻
第二節(jié) 從序跋來考訂唐集的版本源流
第三節(jié) 從序跋來考訂唐集的版本優(yōu)劣
第二章 宋人對李杜韓柳集的搜編及對其人的尊崇
第一節(jié) 宋人對李杜集的搜編及對其人的尊崇
第二節(jié) 宋人對韓柳集的搜編及對其人的尊崇
第三章 宋代唐集序跋的校勘學意義
第一節(jié) 宋人?敝刭|(zhì)
第二節(jié) 宋人校勘之方法
第三節(jié) 宋人?敝瓌t
第四章 序跋所見宋人對唐集的注釋
第一節(jié) 宋人對李杜詩集的注釋
第二節(jié) 宋人對韓柳文集的注釋
第五章 宋代唐集序跋的辨?zhèn)螌W意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shù)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柳集版本叢考[J]. 劉漢忠. 廣西地方志. 2009(04)
[2]杜甫與唐代詩壇[J]. 曾棗莊.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 2002(04)
[3]漫議李白詩的輯佚與辨?zhèn)蝃J]. 郁賢皓,尹楚彬. 唐代文學研究. 1998(00)
[4]排佛崇佛與“韓柳優(yōu)劣論”[J]. 趙冬梅,苗田. 中國文學研究. 1998(02)
[5]李白詩辨?zhèn)蝃J]. 何林天.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7(01)
[6]略論兩宋杜詩學中存在的一種傾向[J]. 裴斐. 中國文學研究. 1995(03)
[7]柳宗元著作版本源流考[J]. 劉志盛. 圖書館. 1990(03)
[8]李白《草書歌行》真?zhèn)蝃J]. 何元元. 社科縱橫. 1990(01)
[9]李杜優(yōu)劣論和李杜詩歌的歷史命運[J]. 馬積高. 長沙水電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9(02)
[10]宋代杜詩輯注源流述略[J]. 許總. 文獻. 1986(02)
本文編號:36964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3696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