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藝文志》著錄目錄書集解
發(fā)布時間:2022-01-14 04:04
《宋史·藝文志》作為史志目錄,其“目錄類”收錄唐宋時代的目錄書籍六十八部,一方面因《宋史·藝文志》本身的編撰錯誤百出,另一方面因此六十八部目錄書絕大部分已經(jīng)亡佚,所以對此六十八部目錄書進行綜合研究,實有必要。該論文首先對元脫脫等撰《宋史·藝文志》“目錄類”中所著錄六十八部目錄書(從吳兢《西齋書目》至滕強恕《東湖書目志》),按原書著錄次序,以書為單位,對作者生平、創(chuàng)作緣由、書籍體例、分類、內(nèi)容、著錄書籍數(shù)量、卷數(shù)、版本、流傳、存佚情況、序跋、佚文、后代著錄、后人評價等資料進行全部系統(tǒng)蒐集梳理。在資料完備的前題下,采用按語的形式,再對這六十八部目錄書進行逐一考證。期望通過資料的收集及考證,對這些目錄學著作有更加全面、詳盡和正確的認識。通過作者的集解及考證,得出一些新的認識和結(jié)論:一、?蔽淖。如《學士院雜撰目》“雜”當為“新”之訛。二、發(fā)現(xiàn)新材料。如關(guān)于吳兢《西齋書目》,高似孫《史略》記載《西齋書目》著錄有十四卷竹書,《玉!芬秶分尽份d《西齋書目》著錄有三十卷《管子》,《玉!愤載有“《谷梁》,吳兢《書目》:‘秦孝公時人。’”這是《西齋書目》的佚文。三、校核前人時賢引用文獻的錯誤。如任...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凡例
01 吳兢《西齋書目錄》一卷
02 毋煚《古今書錄》
03 李肇《經(jīng)史釋文題》
04 朱遵度《群書麗藻目錄》五十卷
05 《隆安西庫書目》二卷
06 《唐秘閣四部書目》四卷
07 《唐四庫搜訪圖書目》一卷
08 《梁天下郡縣目》一卷
09 《后唐統(tǒng)類目》一卷
10 杜鎬《龍圖閣書目》七卷
11 杜鎬《十九代史目》二卷
12 《太清樓書目》四卷
13 《玉宸殿書目》四卷
14 韋述《集賢書目》一卷
15 《學士院雜撰目》一卷
16 歐陽伸《經(jīng)書目錄》十一卷
17 楊九齡《經(jīng)史書目》七卷
18 楊松珍《歷代史目》十五卷
19 宗諫注《十三代史目》十卷
20 商仲茂《十三代史目》一卷
21 《河南東齋史書目》三卷
22 曾氏《史鑒》三卷
23 孫玉汝《唐列圣實錄目》二十五卷
24 《唐書敘例目錄》一卷
25 沈建《樂府詩目錄》一卷
26 蔣彧《書目》一卷
27 劉德崇《家藏龜鑒目》十卷
28 田鎬、尹植《文樞密要目》七卷
29 劉沆《書目》二卷
30 《禁書目錄》一卷
31 王堯臣、歐陽修《崇文總目》六十六卷
32 《沈氏萬卷堂目錄》二卷
33 歐陽修《集古錄》五卷
34 李淑《邯鄲書目》十卷
35 吳秘《家藏書目》二卷
36 《秘閣書目》一卷
37 《史館書新定書目錄》四卷
38 李德芻《邯鄲再集書目》三十卷
39 崔君授《京兆尹金石錄》十卷
40 《國子監(jiān)書目》一卷
41 《荊州田氏書總目》三卷
42 劉涇《成都府古石刻總目》一卷
43 趙明誠《金石錄》三十卷
44 又《諸道石刻目錄》十卷
45 徐士龍《求書補闕》一卷
46 董逌《廣川藏書志》二十六卷
47 鄭樵《求書闕記》七卷
48 又《求書外記》十卷
49 《集古系時錄》一卷
50 《圖譜有無記》二卷
51 《群玉玉記》三十六卷
52 陳貽范《潁川慶善樓家藏書目》二卷
53 《遂初堂書目》二卷
54 《徐州江氏書目》二卷
55 《呂氏書目》二卷
56 《三川古刻總目》一卷
57 《鄱陽吳氏籝金堂書目》三卷
58 《孫氏群書目錄》二卷
59 《紫云樓書目》一卷
60 《川中書籍目錄》二卷
61 《秘書省書目》二卷
62 陳骙《中興館閣書目》七十卷
63 《序例》一卷
64 石延慶、馮至游校勘《群書備檢》三卷
65 晁公武《讀書志》四卷
66 張攀《中興館閣續(xù)書目》三十卷
67 《諸州書目》一卷
68 滕強恕《東湖書目志》一卷
余論:《宋史·藝文志》目錄類著錄書籍特點簡析
參考文獻
考》">附錄:《吳兢<西齋書目>考》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井度、趙希弁對《郡齋讀書志》的貢獻[J]. 金光洙.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11(04)
[2]《崇文總目輯釋》“補釋撰人”考[J]. 張固也,唐黎明. 文獻. 2011(03)
[3]《四庫全書總目》誤引《郡齋讀書志》訂正十則[J]. 黃嬿婉.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2011(05)
[4]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創(chuàng)新目錄學之功[J]. 田艷艷.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10(06)
[5]晁公武《郡齋讀書志》的史學思想[J]. 胡建升. 史學史研究. 2010(04)
[6]《四庫全書總目》對《郡齋讀書志》的接受與批評[J]. 郝潤華,丁俊麗. 圖書館雜志. 2010(08)
[7]《四庫全書》本《崇文總目》底本質(zhì)疑[J]. 趙庶洋. 中國典籍與文化. 2010(03)
[8]“金石之董狐,文苑之春秋”——金石學的產(chǎn)生及其《金石錄》學術(shù)價值述評[J]. 劉玉玲.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0(02)
[9]《群書麗藻》考論[J]. 盧燕新.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2010(01)
[10]論《郡齋讀書志》的類中類體例[J]. 楊大忠. 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4)
博士論文
[1]《郡齋讀書志》研究[D]. 楊大忠.安徽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晁公武《郡齋讀書志》的文獻學思想研究[D]. 李丹丹.山東大學 2009
[2]《郡齋讀書志》對版本學與辨?zhèn)螌W的影響[D]. 楊大忠.安徽大學 2007
[3]《中興館閣書目》考略[D]. 李靜.吉林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587771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凡例
01 吳兢《西齋書目錄》一卷
02 毋煚《古今書錄》
03 李肇《經(jīng)史釋文題》
04 朱遵度《群書麗藻目錄》五十卷
05 《隆安西庫書目》二卷
06 《唐秘閣四部書目》四卷
07 《唐四庫搜訪圖書目》一卷
08 《梁天下郡縣目》一卷
09 《后唐統(tǒng)類目》一卷
10 杜鎬《龍圖閣書目》七卷
11 杜鎬《十九代史目》二卷
12 《太清樓書目》四卷
13 《玉宸殿書目》四卷
14 韋述《集賢書目》一卷
15 《學士院雜撰目》一卷
16 歐陽伸《經(jīng)書目錄》十一卷
17 楊九齡《經(jīng)史書目》七卷
18 楊松珍《歷代史目》十五卷
19 宗諫注《十三代史目》十卷
20 商仲茂《十三代史目》一卷
21 《河南東齋史書目》三卷
22 曾氏《史鑒》三卷
23 孫玉汝《唐列圣實錄目》二十五卷
24 《唐書敘例目錄》一卷
25 沈建《樂府詩目錄》一卷
26 蔣彧《書目》一卷
27 劉德崇《家藏龜鑒目》十卷
28 田鎬、尹植《文樞密要目》七卷
29 劉沆《書目》二卷
30 《禁書目錄》一卷
31 王堯臣、歐陽修《崇文總目》六十六卷
32 《沈氏萬卷堂目錄》二卷
33 歐陽修《集古錄》五卷
34 李淑《邯鄲書目》十卷
35 吳秘《家藏書目》二卷
36 《秘閣書目》一卷
37 《史館書新定書目錄》四卷
38 李德芻《邯鄲再集書目》三十卷
39 崔君授《京兆尹金石錄》十卷
40 《國子監(jiān)書目》一卷
41 《荊州田氏書總目》三卷
42 劉涇《成都府古石刻總目》一卷
43 趙明誠《金石錄》三十卷
44 又《諸道石刻目錄》十卷
45 徐士龍《求書補闕》一卷
46 董逌《廣川藏書志》二十六卷
47 鄭樵《求書闕記》七卷
48 又《求書外記》十卷
49 《集古系時錄》一卷
50 《圖譜有無記》二卷
51 《群玉玉記》三十六卷
52 陳貽范《潁川慶善樓家藏書目》二卷
53 《遂初堂書目》二卷
54 《徐州江氏書目》二卷
55 《呂氏書目》二卷
56 《三川古刻總目》一卷
57 《鄱陽吳氏籝金堂書目》三卷
58 《孫氏群書目錄》二卷
59 《紫云樓書目》一卷
60 《川中書籍目錄》二卷
61 《秘書省書目》二卷
62 陳骙《中興館閣書目》七十卷
63 《序例》一卷
64 石延慶、馮至游校勘《群書備檢》三卷
65 晁公武《讀書志》四卷
66 張攀《中興館閣續(xù)書目》三十卷
67 《諸州書目》一卷
68 滕強恕《東湖書目志》一卷
余論:《宋史·藝文志》目錄類著錄書籍特點簡析
參考文獻
考》">附錄:《吳兢<西齋書目>考》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井度、趙希弁對《郡齋讀書志》的貢獻[J]. 金光洙.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11(04)
[2]《崇文總目輯釋》“補釋撰人”考[J]. 張固也,唐黎明. 文獻. 2011(03)
[3]《四庫全書總目》誤引《郡齋讀書志》訂正十則[J]. 黃嬿婉.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2011(05)
[4]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創(chuàng)新目錄學之功[J]. 田艷艷.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10(06)
[5]晁公武《郡齋讀書志》的史學思想[J]. 胡建升. 史學史研究. 2010(04)
[6]《四庫全書總目》對《郡齋讀書志》的接受與批評[J]. 郝潤華,丁俊麗. 圖書館雜志. 2010(08)
[7]《四庫全書》本《崇文總目》底本質(zhì)疑[J]. 趙庶洋. 中國典籍與文化. 2010(03)
[8]“金石之董狐,文苑之春秋”——金石學的產(chǎn)生及其《金石錄》學術(shù)價值述評[J]. 劉玉玲.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0(02)
[9]《群書麗藻》考論[J]. 盧燕新.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2010(01)
[10]論《郡齋讀書志》的類中類體例[J]. 楊大忠. 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4)
博士論文
[1]《郡齋讀書志》研究[D]. 楊大忠.安徽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晁公武《郡齋讀書志》的文獻學思想研究[D]. 李丹丹.山東大學 2009
[2]《郡齋讀書志》對版本學與辨?zhèn)螌W的影響[D]. 楊大忠.安徽大學 2007
[3]《中興館閣書目》考略[D]. 李靜.吉林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5877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3587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