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天子傳》的文獻與文學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1-12-23 04:16
關于《穆天子傳》的文體性質分類自其出土以來一直是學界爭論的話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雖然對《穆天子傳》的研究也逐漸深入,新方法不斷的產生,新觀點不斷被提出,然而對它的爭論反而愈演愈烈。因此,本文首先對《穆天子傳》性質判斷的不同觀點進行總結,主要針對近代產生的新觀點進行論述,最后按照其文體的創(chuàng)作方式,肯定將其劃分為歷史小說的觀點!赌绿熳觽鳌肥且徊勘容^重要的先秦文獻古籍,因此,它在學術上的價值,特別是對先秦時期進行研究的價值是值得我們去進行深入挖掘的。長期以來,眾多學者對其考證做出了大量的努力,綜合其觀點,對《穆天子傳》的價值從歷史地理、經濟文化、民族、語言文字、禮制民俗五個方面進行論述。對其重要的價值和地位進行簡要的評述和肯定。從文學的觀點出發(fā),對其具有的文學價值進行闡述和論證,試圖將其評價為一部對先秦時代研究具有重要價值的小說,兼有歷史小說的雛形,又是最早的一部“傳記小說”。作為中國先秦時期文學的一部分,具有較為突出的文學價值。本文對《穆天子傳》從體裁和題材兩個大方面的創(chuàng)新以及以此對后世文學產生的影響來進行敘述,通過《穆天子傳》與后代歷史演義小說和游記的關系以論述其在文學體裁方面的價...
【文章來源】:東北師范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引言
一、 《穆天子傳》的文體性質
(一) 《穆天子傳》的成書時間
(二) 《穆天子傳》的文體性質
1.“偽書說”
2.明清時期“真?zhèn)沃q”
3.近代產生的幾種新觀點
4.《穆傳》的史實性
二、 《穆天子傳》的文獻價值
(一) 歷史地理,線路考證
(二) 經濟文化,繁榮發(fā)展
(三) 古代民族,詳實多樣
(四) 語言文字,尤為奇殊
(五) 禮制民俗,四禮見長
三、 《穆天子傳》的文學價值
(一) 與歷史演義小說的關系
(二) 與后代游記的關系
(三) “帝王愛情”“人神相戀”題材對后代文學的影響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先秦河西走廊神話傳說考略[J]. 朱瑜章. 敦煌學輯刊. 2009(02)
[2]周穆王鑿空西域三千年祭[J]. 王天海.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4)
[3]《穆天子傳》成書時間研究綜述[J]. 顧曄鋒.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 2007(04)
[4]《穆天子傳》中先秦翻譯史料鉤沉[J]. 劉桂英. 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3)
[5]《穆天子傳》的時代和文獻性質[J]. 常金倉.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06(06)
[6]古史所記的先秦河西[J]. 高榮. 河西學院學報. 2004(06)
[7]論《穆天子傳》的史料價值[J]. 劉蓉. 文史哲. 2003(05)
[8]《穆天子傳》研究述論[J]. 周書燦.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2)
[9]大氣磅礴開山祖——《穆天子傳》的小說品格及小說史地位[J]. 馬振方.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01)
[10]《穆天子傳》性質研究綜述[J]. 王洪濤. 社科縱橫. 2002(04)
碩士論文
[1]兩漢至南北朝時期絲綢之路青海道對西平地區(qū)的文化影響[D]. 李永翎.中央民族大學 2010
[2]《穆天子傳》詞匯研究[D]. 顧曄鋒.揚州大學 2004
[3]兩周時期旅游文化探析[D]. 劉現同.陜西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547764
【文章來源】:東北師范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引言
一、 《穆天子傳》的文體性質
(一) 《穆天子傳》的成書時間
(二) 《穆天子傳》的文體性質
1.“偽書說”
2.明清時期“真?zhèn)沃q”
3.近代產生的幾種新觀點
4.《穆傳》的史實性
二、 《穆天子傳》的文獻價值
(一) 歷史地理,線路考證
(二) 經濟文化,繁榮發(fā)展
(三) 古代民族,詳實多樣
(四) 語言文字,尤為奇殊
(五) 禮制民俗,四禮見長
三、 《穆天子傳》的文學價值
(一) 與歷史演義小說的關系
(二) 與后代游記的關系
(三) “帝王愛情”“人神相戀”題材對后代文學的影響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先秦河西走廊神話傳說考略[J]. 朱瑜章. 敦煌學輯刊. 2009(02)
[2]周穆王鑿空西域三千年祭[J]. 王天海.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4)
[3]《穆天子傳》成書時間研究綜述[J]. 顧曄鋒.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 2007(04)
[4]《穆天子傳》中先秦翻譯史料鉤沉[J]. 劉桂英. 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3)
[5]《穆天子傳》的時代和文獻性質[J]. 常金倉.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06(06)
[6]古史所記的先秦河西[J]. 高榮. 河西學院學報. 2004(06)
[7]論《穆天子傳》的史料價值[J]. 劉蓉. 文史哲. 2003(05)
[8]《穆天子傳》研究述論[J]. 周書燦.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2)
[9]大氣磅礴開山祖——《穆天子傳》的小說品格及小說史地位[J]. 馬振方.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01)
[10]《穆天子傳》性質研究綜述[J]. 王洪濤. 社科縱橫. 2002(04)
碩士論文
[1]兩漢至南北朝時期絲綢之路青海道對西平地區(qū)的文化影響[D]. 李永翎.中央民族大學 2010
[2]《穆天子傳》詞匯研究[D]. 顧曄鋒.揚州大學 2004
[3]兩周時期旅游文化探析[D]. 劉現同.陜西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5477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3547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