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展心理學視域下學齡前兒童信息需求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28 09:15
用戶信息需求研究一直是情報學領域的研究內容,然而有關低齡兒童信息需求的研究少之又少,作為信息弱勢群體的學齡前兒童,他們的信息需求如何實現與滿足關乎到學齡前兒童個人的成長與發(fā)展;诖,本文以發(fā)展心理學為理論基礎,參考馬斯洛信息需求層次論設置問卷題項、訪談及觀察提綱,并通過以上調研方法和學齡前兒童書籍閱讀情況了解學齡前兒童的信息需求現狀,發(fā)現學齡前兒童信息需求的實現與滿足受到生理、心理以及環(huán)境三大因素的影響。因此,在此基礎上,從家庭、幼兒園、公共圖書館等信息服務主體出發(fā),有側重地提出滿足學齡前兒童日常信息需求的建議與策略來促進學齡前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
【文章來源】:黑龍江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9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信息需求研究文獻的時間分布
2)信息需求狀態(tài)用戶信息需求的狀態(tài)是一種運動狀態(tài),信息狀態(tài)的不同對用戶類型的差異具決定作用。學者科亨(Kochen)、泰勒(Taylor)分別對信息需求的狀態(tài)進行了究,提出科亨的“三狀態(tài)”說及泰勒的“四狀態(tài)”說。亨“三狀態(tài)”說學者科亨將信息需求劃分為被喚起的需求狀態(tài)、被認識到的需求狀態(tài)以及表出來的需求狀態(tài)三種狀態(tài)[47]。如圖 2-1 所示,被喚起的需求狀態(tài)又稱為信息需的客觀狀態(tài),指信息需求主體沒有對自身所需要的信息需求產生實質反應,當的信息需求主要表現為潛在的形式;被認識到的需求狀態(tài)稱為信息需求的主觀態(tài),指信息需求主體意識到自身產生的部分信息需求,但沒有完全認識到;表出來的需求狀態(tài)是信息需求主體通過一些實際活動和經驗將自身產生并認識到信息需求表達出來,這與個人的認知能力、表達能力以及接收信息的條件有關。
圖 2-2 兒童年齡段劃分信息需求信息需求的特殊群體,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也產生不通過研究 6-12 歲學齡兒童的群體特點,將兒童的信息需,兒童由于自身產生的好奇心驅使,遇到需要解決的問產生困惑等出現對于不同類型信息的需求,包括生活信以及興趣信息四種類型[28]。學者張瓊書在其文章中借鑒學學生的信息需求類型劃分為:生理、情感以及認知上的信兒童的信息需求也是基于自身的心理動機、受不同因素個人對不同信息的需求,并通過一系列信息活動由不確性信息并最終得以實現與滿足。齡前兒童和小學生間信息需求的差異性,結合相關心理求層次理論,將學齡前兒童的信息需求分為:生理、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心理學視角下的公共圖書館學齡前兒童閱讀服務[J]. 孫瑞英,索璠冰. 圖書館論壇. 2019(04)
[2]基于PSCA閉環(huán)的圖書館具身性知識管理與服務研究[J]. 孫瑞英,韓哲. 圖書館學研究. 2018(02)
[3]中外幼兒家庭氛圍比較與分析——中國與猶太國家的家庭氛圍對比研究[J]. 黃杰茵. 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7(06)
[4]家庭氛圍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養(yǎng)”“育”割裂?[J]. 楊鋮,劉建平. 心理學探新. 2017(04)
[5]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的知識服務需求研究[J]. 楊莉,郭晶. 圖書情報工作. 2017(05)
[6]海南省農村留守兒童文化信息獲取現狀及障礙因素分析[J]. 趙軍明,孫繼華,薛剛. 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 2017(02)
[7]基于少年兒童信息需求的少兒圖書館網站資源和個性化服務探微[J]. 王雨卉. 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 2016(12)
[8]數字圖書館用戶信息需求影響因素研究[J]. 馬梧桐,張世穎. 情報科學. 2016(12)
[9]學術文獻數據庫中用戶查尋意圖與影響因素研究[J]. 程煜華,賴茂生,李存峰.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16(11)
[10]基于扎根理論的農民工信息尋求影響因素研究[J]. 陶穎,鄒純龍,周莉. 圖書情報工作. 2016(17)
博士論文
[1]網絡環(huán)境下個體信息獲取行為研究[D]. 朱婕.吉林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基于虛擬社區(qū)的科研人員信息需求研究[D]. 宋仁君.天津工業(yè)大學 2017
[2]網絡環(huán)境下廣州大學生信息需求與利用行為研究[D]. 丁宇.華南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524151
【文章來源】:黑龍江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9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信息需求研究文獻的時間分布
2)信息需求狀態(tài)用戶信息需求的狀態(tài)是一種運動狀態(tài),信息狀態(tài)的不同對用戶類型的差異具決定作用。學者科亨(Kochen)、泰勒(Taylor)分別對信息需求的狀態(tài)進行了究,提出科亨的“三狀態(tài)”說及泰勒的“四狀態(tài)”說。亨“三狀態(tài)”說學者科亨將信息需求劃分為被喚起的需求狀態(tài)、被認識到的需求狀態(tài)以及表出來的需求狀態(tài)三種狀態(tài)[47]。如圖 2-1 所示,被喚起的需求狀態(tài)又稱為信息需的客觀狀態(tài),指信息需求主體沒有對自身所需要的信息需求產生實質反應,當的信息需求主要表現為潛在的形式;被認識到的需求狀態(tài)稱為信息需求的主觀態(tài),指信息需求主體意識到自身產生的部分信息需求,但沒有完全認識到;表出來的需求狀態(tài)是信息需求主體通過一些實際活動和經驗將自身產生并認識到信息需求表達出來,這與個人的認知能力、表達能力以及接收信息的條件有關。
圖 2-2 兒童年齡段劃分信息需求信息需求的特殊群體,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也產生不通過研究 6-12 歲學齡兒童的群體特點,將兒童的信息需,兒童由于自身產生的好奇心驅使,遇到需要解決的問產生困惑等出現對于不同類型信息的需求,包括生活信以及興趣信息四種類型[28]。學者張瓊書在其文章中借鑒學學生的信息需求類型劃分為:生理、情感以及認知上的信兒童的信息需求也是基于自身的心理動機、受不同因素個人對不同信息的需求,并通過一系列信息活動由不確性信息并最終得以實現與滿足。齡前兒童和小學生間信息需求的差異性,結合相關心理求層次理論,將學齡前兒童的信息需求分為:生理、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心理學視角下的公共圖書館學齡前兒童閱讀服務[J]. 孫瑞英,索璠冰. 圖書館論壇. 2019(04)
[2]基于PSCA閉環(huán)的圖書館具身性知識管理與服務研究[J]. 孫瑞英,韓哲. 圖書館學研究. 2018(02)
[3]中外幼兒家庭氛圍比較與分析——中國與猶太國家的家庭氛圍對比研究[J]. 黃杰茵. 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7(06)
[4]家庭氛圍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養(yǎng)”“育”割裂?[J]. 楊鋮,劉建平. 心理學探新. 2017(04)
[5]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的知識服務需求研究[J]. 楊莉,郭晶. 圖書情報工作. 2017(05)
[6]海南省農村留守兒童文化信息獲取現狀及障礙因素分析[J]. 趙軍明,孫繼華,薛剛. 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 2017(02)
[7]基于少年兒童信息需求的少兒圖書館網站資源和個性化服務探微[J]. 王雨卉. 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 2016(12)
[8]數字圖書館用戶信息需求影響因素研究[J]. 馬梧桐,張世穎. 情報科學. 2016(12)
[9]學術文獻數據庫中用戶查尋意圖與影響因素研究[J]. 程煜華,賴茂生,李存峰.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16(11)
[10]基于扎根理論的農民工信息尋求影響因素研究[J]. 陶穎,鄒純龍,周莉. 圖書情報工作. 2016(17)
博士論文
[1]網絡環(huán)境下個體信息獲取行為研究[D]. 朱婕.吉林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基于虛擬社區(qū)的科研人員信息需求研究[D]. 宋仁君.天津工業(yè)大學 2017
[2]網絡環(huán)境下廣州大學生信息需求與利用行為研究[D]. 丁宇.華南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5241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3524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