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社會化網(wǎng)絡的文獻計量及應用框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03 11:13
本文關鍵詞:結合社會化網(wǎng)絡的文獻計量及應用框架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文獻計量就是對學術產(chǎn)物的價值進行評估,以幫助讀者從海量的學術資源中篩選品質較高的文獻資料。傳統(tǒng)的文獻計量是基于期刊的影響因子和文章的被引統(tǒng)計量對一篇學術文章進行評價,這兩種方式存在時效性差、評價指標不全面、引用評價具有馬太效應等固有缺陷。此外,社會化網(wǎng)絡的迅猛發(fā)展也促使科研工作者的學術交流模式發(fā)生了重大轉變,諸如ResearchGate、Mendeley勺學術社區(qū)以及在線的文獻分享和評價模式不斷涌現(xiàn),在此背景下如果繼續(xù)只采用傳統(tǒng)的文獻計量方法對學術產(chǎn)物進行評價的話,將會有大量的參考指標被遺漏,從而造成評價結果失真。本文引入近年來國際上提出的基于社會化網(wǎng)絡的文獻計量學新詞—Altmetrics,深入調研學者們基于此概念所進行的理論和應用工具研究,剖析Altmetrics方法的優(yōu)越性以及不足之處。為了實現(xiàn)中文學術環(huán)境下Altmetrics方法的研究和使用,本文進行了以下工作:(1)提出了針對中文文獻的ALS(Article Level Score)文獻綜合計量模型。本文以使用Altmetrics的計量過程為導向,對在國內應用Altmetrics的數(shù)據(jù)環(huán)境進行了調研和分析,并在分析結果的基礎上通過結合了Delphi法和PCA法的主客觀綜合加權模型求得各項影響力指標的權重因子,進而得到了與國內的學術環(huán)境相適應的ALS(Article Level Score)文獻綜合計量模型。實驗結果表明,主客觀綜合的權重模型能夠互相彌補缺陷并且更接近于真實情況。(2)對開源的Altmetrics應用—ImpactStory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改進,實現(xiàn)了適應中文學術環(huán)境的ALS文獻綜合計量模型的應用原型。本文從ImpactStory的功能特點、架構設計和運行機制到數(shù)據(jù)庫設計,深入剖析了其框架原理。為了使其適用于中文學術環(huán)境,從Provider擴展、文獻標識符缺失情況的處理到集成ALS計量算法三個方面對其進行了改進,設計并實現(xiàn)了針對中文文獻的ALS綜合計量系統(tǒng)。在本文的最后總結了全文工作并得出一些重要結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Altmetrics有許多優(yōu)于傳統(tǒng)計量指標的特點,卻不得不承認任何Altmetrics應用的研究都受到計量指標的數(shù)據(jù)提供者的約束。就目前而言,國內的Altmetrics計量環(huán)境并不算成熟,然而對于Altmetrics計量學本身而言,數(shù)據(jù)環(huán)境一旦成熟,它的價值就能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關鍵詞】:文獻計量 Altmetrics 主成分分析 社會化網(wǎng)絡 ImpactStory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353.1
【目錄】: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一章 緒論12-22
-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12-13
- 1.2 研究現(xiàn)狀概述13-19
- 1.2.1 對Altmetrics方法的闡述和分析評價14-15
- 1.2.2 Altmetrics與傳統(tǒng)指標之間的相關性研究15-17
- 1.2.3 基于Altmetrics的個性化論文推薦17
- 1.2.4 對Altmetrics的不同數(shù)據(jù)源的分析驗證17-19
- 1.2.5 Altmetrics在線應用工具研究19
- 1.3 本文的研究內容19-20
- 1.4 本文的組織結構20
- 1.5 本章小結20-22
- 第二章 相關工作22-32
- 2.1 文獻計量學的發(fā)展歷程22-25
- 2.2 補充計量學——Altmetrics概述25-29
- 2.3 Altmetrics應用工具29-31
- 2.4 本章小結31-32
- 第三章 面向中文學術的ALS文獻綜合計量模型32-46
- 3.1 學術文獻的Altmetrics計量過程32-33
- 3.2 ALS綜合計量指標構成33-35
- 3.2.1 學術影響力的來源33-34
- 3.2.2 綜合計量指標構成34-35
- 3.3 ALS計量指標的數(shù)據(jù)分布與技術可行性分析35-38
- 3.3.1 學術文獻的計量指標分布35-37
- 3.3.2 數(shù)據(jù)源的技術可行性37-38
- 3.4 基于ALS指標的綜合計量模型38-45
- 3.4.1 建立計量模型38-39
- 3.4.2 基于Delphi法的權重估計39-40
- 3.4.3 基于PCA的權重模型40-43
- 3.4.4 主客觀綜合加權模型43-45
- 3.5 本章小結45-46
- 第四章 ALS綜合計量模型的應用框架實現(xiàn)46-56
- 4.1 ImpactStory應用框架研究46-50
- 4.1.1 ImpactStory功能及主要特點46-48
- 4.1.2 ImpactStory框架的運行機制48-49
- 4.1.3 ImpactStory的數(shù)據(jù)庫設計49-50
- 4.2 基于ImpactStory框架改進的ALS應用框架50-55
- 4.2.1 中文學術環(huán)境中的Provider擴展50-53
- 4.2.2 標識符缺失條件下的計量指標跟蹤53
- 4.2.3 集成ALS計量算法的應用框架53-55
- 4.3 本章小結55-56
- 第五章 總結與展望56-58
- 5.1 結論56
- 5.2 探討與展望56-58
- 參考文獻58-62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62-64
- 致謝64-66
- 個人簡況及聯(lián)系方式66-68
- 承諾書68-7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由慶斌;湯珊紅;;補充計量學及應用前景[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3年12期
本文關鍵詞:結合社會化網(wǎng)絡的文獻計量及應用框架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29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34290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