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芳園詩鈔》校注
發(fā)布時(shí)間:2021-09-08 18:08
何夢瑤,字報(bào)之,號西池,廣東南海人。雍正八年進(jìn)士,歷任廣西義寧、陽朔、岑溪、思恩等縣知縣,擢奉天遼陽知州。何夢瑤任職期間,以善政聞名,為官清廉,能體恤民情,關(guān)注民生疾苦,并運(yùn)用自己所學(xué)醫(yī)學(xué)知識不斷為人治病,而且療效顯著,深得民心。他自幼聰穎,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多面手,能詩能文也能詞,現(xiàn)有《菊芳園詩鈔》七卷傳世。《<菊芳園詩鈔>校注》以北京圖書館藏《菊芳園詩鈔》(乾隆十七年刻本)為整理研究底本,以《何監(jiān)州菊芳園集》、《岑溪縣志》等文獻(xiàn)資料所收錄的詩作為參校本,對《菊芳園詩鈔》進(jìn)行了標(biāo)點(diǎn)、?薄⒆⑨尩日砉ぷ,并在此基礎(chǔ)上對其詩歌進(jìn)行了歸類和分析。何夢瑤詩歌內(nèi)容主要表現(xiàn)在關(guān)注民生疾苦、記載地方風(fēng)俗特色、描寫道途風(fēng)光、酬贈親友、言志抒懷等方面;藝術(shù)上,主要有體裁多樣、語言清新、善用典事等特色。總的來說,何夢瑤的詩歌具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容、較高的文學(xué)價(jià)值和極其寶貴的史料價(jià)值。
【文章來源】:廣西大學(xué)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289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Ⅰ 前言
一、何夢瑤生平及其著作版本概況
(一) 何夢瑤生平研究
(二) 著作版本概況
二、與何夢瑤詩歌創(chuàng)作相關(guān)的背景
(一) 文化背景
(二) 何夢瑤在廣西為官之時(shí)的廣西的社會環(huán)境
三、何夢瑤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
(一) 表現(xiàn)了對勞動人民所遭受深重苦難的關(guān)切與同情
(二) 歌詠、記載地方風(fēng)俗、特色、物產(chǎn)
(三) 酬唱、贈人,悼念親友
(四) 寫景、詠物
(五) 抒發(fā)內(nèi)心感慨,寄托個人心志
(六) 讀書論史
(七) 題畫及其它
四、何夢瑤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
(一) 何夢瑤詩歌的體裁、題材藝術(shù)
(二) 何夢瑤詩歌的抒情藝術(shù)
(三) 何夢瑤詩歌的寫景藝術(shù)
(四) 何夢瑤詩歌的語言藝術(shù)
五、何夢瑤詩歌所屬流派、影響及局限
《菊芳園詩鈔》校注
Ⅱ 凡例
Ⅲ 《菊芳園詩鈔》校注
第一卷 煤尾集
珠江竹枝詞六首
拜石亭雜詠七首
懷周蘧五
雜詩十一首
方月翁畫蘭歌
客至
登鎮(zhèn)海樓
代壽高要某明府
過馬處士別業(yè)三首
鏡
閱江樓
菊枕三首
雨行
新晴
又次昌時(shí)弟韻二首
賣花塢
哭方月況先輩二首
哭陳儒卓二首
秋思
送天牧師還朝六首
江生懷甥關(guān)鴻猷
秋夜讀書有感
舟過碧江阻風(fēng)寄蘇瑞一
喜晴
月夜過光下村與馮志言話舊
寄懷陳圣取
謁李子長先生墓
贈人
夢故侄敦斯
江浦竹枝詞
哭馮達(dá)公
懷羅履先生陳海六蘇瑞一
水中樁
送族兄匯朝歸里
哭族兄匯朝
題陸藎攄先塋圖說
無題
丁未紀(jì)事
第二卷 鴻雪集
渡江
旅病
題鄧炳園梅花書屋圖
題梁成達(dá)行役圖
北還家抵家賦別同舟諸友
梧江喜晤陳鶴亭,因送其赴滇候補(bǔ)
吳別駕看山亭分賦得顏絲二韻
王府坪
秋日志館作
答鄧炳園
壬子秋闈和范太史
移寓
東江
戊午秋闈和凌江胡太史
壽祁母邵太君
辛酉秋闈次主司韻
辛酉秋闈與段桐峰別駕吳棕坪劉霞文兩明府話舊
松風(fēng)蕉月為桂林張郡伯
木馬船
甲子試院與段桐峰別駕劉霞文明府話舊兼調(diào)吳文其明府
劉方擬墨未暇見和戲迭前韻促之
三迭前韻遙贈同年楊直廷明府
閱卷不愜意四迭前韻懷門人陳元若侍御
口占柬?xiàng)钫J(rèn)庵乞米
同年楊認(rèn)庵以所和紫川太夫子詩見示,其序云:"先生偶憂患,蒸霞蔚為筮,得井。二五日吉,先生貽詩,暢敞漏寒泉之義。詩教也,即易教也。既而果驗(yàn),因悟屈伸消長其理不爽如此。步韻志喜。"序既簡妙,詩亦婉而多風(fēng)。為和一首,廣二韻
留別劉文昭
詠茶
愁
癡
夢歸小園題詩數(shù)首,覺而忘其半,因足成之
午睡
良夜
哭侄孫開將
寄題黎式廣曉暉廬
寄題昌時(shí)弟識得園
題鄺征君畫像
寄懷林屏侯
題畫
第三卷 學(xué)制集
龍勝
自石門隘至大加與舍弟宣調(diào)夜酌
桑江道中雜詠
秋夜飲蘇廣文西齋
官巖
玉龍橋
田上村
甕水洞
楓林村
白沙灣
江館
塘君村
燈掭次侯明府韻
天妃廟
石潭山莊
燈子巖
夢題抱膝圖
故山用陸放翁韻
曳杖
聞笛
雨
蜑戶
梅花十詠
右江梅
右山梅
右月梅
右雪梅
右曉梅
右文梅
右園梅
右野梅
右早梅
右落梅游絲系落花
右落梅游魚吸落花
右落梅游驄踏落花
右落梅游蜂戀落花
右落梅游女拂落花
九日登高憶故人馮達(dá)公,賦得"遍插茱萸少一人"
夜吟
和友人病起之作
即景
北窗
題徐子山梅塢舒嘯圖同司馬懷雅
第四卷 南儀集
舟次藤縣懷故園諸子
昭平江
丁孝子祠
甘羅墓
大峒
北科前韻
畫義
留別懷集幕中諸公
懷集幕中諸公以"江流曲似九回腸"命賦,別后口占卻寄
生朝素舫齋以詩見贈次韻奉答
贈素舫齋
迭前韻送素舫齋歸里
橘隱園
春泛花洲
南樓晚眺
羅履先郵詩招隱次韻奉答
題葉于人畫像
劉明府以水田朱硯,硯屏見貽賦答
題畫菊同陸太史
贈程孝子
賦得夜雨滴空階
哭吳始亭
苔痕追和家映波、橫塘兩先生
凹硯
詠史
石洞
第五卷 寒坡集
蘇橋道中
乞休三十韻
庚申紀(jì)事
挽隱峰禪師
庚申仲夏作
羅津
贈張明經(jīng)渭
贈顧玉山
懷清潭王少府成李
清明
發(fā)桂林
蘇橋晚泊
舟過永福聞歌
次柳州
戲贈蘇廣文
雜感
自思恩赴東蘭初宿蒙山堡
過長峝
金城江早膳
宿河池
宿渡邊村
過三旺
宿九門寨
宿喇板村
州掾邱君迎飲紅水河薄暮抵署
九君詠
劉北流瓚
徐修仁夢鳳
趙灌陽楷
張思恩月甫
李宣化運(yùn)正
盧武宣伯蕃
李寧明諭
李隆安學(xué)周
葉恭城志寬
題虬髯公下海圖為畢總?cè)?br> 楊節(jié)婦挽詩
客況
送天河陸視三明府丁外艱歸里
題畫虎為畢總?cè)?br> 河池旅次州掾關(guān)君出其曾祖光祿公傳見示索賦四首
立春
癸亥元旦朝冠纓絕;翌日行,春印墮,鴉鳴,以為不祥,戲作長句
楚南
五十
小除
題宋偉齋司馬凱旋圖
又題秋營夜角圖
送江樓山之畢總?cè)帜?br> 送惕山陳郡伯錦旋六首
白土
新辟東軒為賓僚飲射之所戲賦二首
卑洞早膳日晡至白云寺
有命
黃花嶺
紅水河
山行書所見
壽朱千戎彩臣
感懷用東坡除夜贈段屯田韻
思累洞
北流周書升明府以詩索閱一枝春院本次韻奉答
哭族侄掄士
自詠用陸放翁韻
秋日偕梁明府士綸、鄧廣文思沛、張明經(jīng)渭游立魚峰,遲陳秀才載思不至,用東坡游寒溪西山寺韻
送王紫緗兼寄吳文其明府
送柯少府九臣移官周坊
偶感
副憲楊公行部宜山出海棠詩遍示屬吏謹(jǐn)和二律
種麥行
秋日郊行作
回縣
思恩
東蘭道中
題陳載思詠鶴詩卷
第六卷 鶴野集
出關(guān)中號
遼陽寒坡嶺
除夕鵠兒索金壓歲,書一錢字與之
牽牛語織女
織女答
丙寅迎春作
祁死示兒輩
哭麥易園師
哭宣調(diào)弟
襄平雜詠用老杜秦州詩韻
引疾移寓戲作俳體
戲贈張?zhí)N德廣文
醉中歌用陸放翁韻
送長兒南還
留別吳復(fù)齋
留別徐少梅
引疾南歸,承少京兆德泉陳公賦詩寵行次韻奉酬
初醒翁以詩送行次韻奉答
別邱應(yīng)斗
詠史
漢魏
第七卷 懸車集
東昌道中
儀貞江口阻風(fēng)
揚(yáng)州見蜆戲作長句
題耿湘門素舫齋次其移居原韻
讀友人方希文經(jīng)綠珠故里詩感賦
風(fēng)扇同耿湘門
讀耿湘門陳祝三坭磚聯(lián)句戲作一首
方希文讀拙集見懷次韻奉答
過莊步
代壽梁時(shí)卓
讀羅履先乙卯冬得勞孝與兇問作感賦次原韻
須言
小山四兄餉橙酬以五絕句
小除后一日,集陳復(fù)齋新居賦得"高枕乃吾廬"同高于天、馮彤文、吳調(diào)可充句"江際飛黃秋,苑梅蒼枝屈資統(tǒng)"
孔雀集棉園分賦
浣翠軒水仙
近覺消瘦殊甚口占三絕
次耿湘門韻贈沈卓齋
詠蜆追和吳始亭
竹硯和門人張海門
庚午遇小山四兄安舟,重讀《搗藥巖集》,次壁間王書門少參韻,贈之
挽耿少君
庚午臘月羅履光寄示新刻并索和桐花詩次韻
辛未春秒梅蒼枝邀集育青堂觀孔雀開屏因成長歌
汪鹿岡棄官筆耕窮老無聊張柏園司馬醵金周之凡二十五人予與焉
辛未春集飲邱氏園林堂前木棉盛開主人
馮石門見示春日張蕓墅司馬邀同諸子登長壽寺藏經(jīng)閣望浮邱下憩半帆亭佳什次韻奉和
辛未春杪羅履先過訪粵秀書院贈詩次韻奉答
挽呂母
贈僧樵石
羅雨三以詩見懷次韻奉答兼柬乃史石湖主人
題毛逸舟司馬濠濮圖
同年楊讱庵補(bǔ)官北上以詩留別,次韻送行
讱庵迭韻見示再次
花燭詞為耿湘門
金山寺
金山夜雨
又和耿湘門翁字韻
雨月
李橘園、羅石湖見示詞林禪院,聽圓德上人彈琴,詩次其韻
李橘園幼子小名姊哥,甚岐嶷,隨父寓齋,次石湖韻贈之
李鏡江、羅石湖諸公游六榕寺,同用柳柳州晨詣超師院韻賦贈南溪,唯傳二上人屬予和之,時(shí)予以足疾未赴
張司馬招飲西湖客邸,同大尹李鏡江、孝廉崔履先、中翰劉象山、上舍羅雨三、司馬鄭槐望迭前韻
羅石湖見示城南訪蘇瑞一作字"槎楊不可識",倩其弟雨三誦之,石湖謔予以耳作回,予曰:公詩七分,來是讀也。迭韻調(diào)之
題瀘州林刺史畫像
西園十六景詩遠(yuǎn)浦漁舟
西園十六景詩長廊夜月
西園十六景詩虛閣秋聲
西園十六景詩石洞留云
西園十六景詩榕陰垂幕
西園十六景詩石橋晴雪
西園十六景詩紅亭滴翠
西園十六景詩平臺落日
西園十六景詩荷香平檻
西園十六景詩飛榭垂綸
西園十六景詩山房野趣
西園十六景詩帶水游鱗
西園十六景詩蘆峰遙映
西園十六景詩空亭四照
西園十六景詩蕉窗夜雨
西園十六景詩清夜游舫
羊城晤李太學(xué)崇樸出擬古樂府詩,見示因招游一簣山房,迭前韻
和張司馬游六榕兼懷汪白岸作迭前韻
老馬迭前韻
讀歷朝詩
讀張柏園途有客行戲作長句
黃貞婦挽詩
次答汪白岸
贈李巡宰穆
代壽傅宜人
又
又
又
珠池益送蕓墅張司馬
送張柏園
沈宜人挽詩
題蓬萊進(jìn)酒圖送門人姚振先歸省
壽大中丞蘇公
寒食
壬申小除寄懷杭堇浦太史
杭太史見和長篇次韻再寄
春日魏伯起昆玉招集六榕寺分得十蒸
雨中過粵秀書院
春陰
春日耿湘門、馮彤文、陳祝三招同杭堇浦諸公游長壽寺,值雨不果,留宿素舫齋分得屋韻
次和耿湘門孔雀三絕句
又和杭太史
次答張蕓墅寄懷二絕句
又和晚秋病起述懷寄示粵中諸同好十首
挽陳磊峰副憲六十韻
次和杜上舍峰生日劃衣十韻
搗藥
寶鴨池
車陂曲為鄧烈婦
題鄺公富畫像
參考文獻(xiàn)
Ⅳ 附錄
第八卷詩余
杭世駿序
羅天尺序
Ⅴ 致謝
Ⅵ 攻讀碩士學(xué)位期間發(fā)表的學(xué)術(shù)論文
本文編號:3391247
【文章來源】:廣西大學(xué)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289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Ⅰ 前言
一、何夢瑤生平及其著作版本概況
(一) 何夢瑤生平研究
(二) 著作版本概況
二、與何夢瑤詩歌創(chuàng)作相關(guān)的背景
(一) 文化背景
(二) 何夢瑤在廣西為官之時(shí)的廣西的社會環(huán)境
三、何夢瑤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
(一) 表現(xiàn)了對勞動人民所遭受深重苦難的關(guān)切與同情
(二) 歌詠、記載地方風(fēng)俗、特色、物產(chǎn)
(三) 酬唱、贈人,悼念親友
(四) 寫景、詠物
(五) 抒發(fā)內(nèi)心感慨,寄托個人心志
(六) 讀書論史
(七) 題畫及其它
四、何夢瑤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
(一) 何夢瑤詩歌的體裁、題材藝術(shù)
(二) 何夢瑤詩歌的抒情藝術(shù)
(三) 何夢瑤詩歌的寫景藝術(shù)
(四) 何夢瑤詩歌的語言藝術(shù)
五、何夢瑤詩歌所屬流派、影響及局限
《菊芳園詩鈔》校注
Ⅱ 凡例
Ⅲ 《菊芳園詩鈔》校注
第一卷 煤尾集
珠江竹枝詞六首
拜石亭雜詠七首
懷周蘧五
雜詩十一首
方月翁畫蘭歌
客至
登鎮(zhèn)海樓
代壽高要某明府
過馬處士別業(yè)三首
鏡
閱江樓
菊枕三首
雨行
新晴
又次昌時(shí)弟韻二首
賣花塢
哭方月況先輩二首
哭陳儒卓二首
秋思
送天牧師還朝六首
江生懷甥關(guān)鴻猷
秋夜讀書有感
舟過碧江阻風(fēng)寄蘇瑞一
喜晴
月夜過光下村與馮志言話舊
寄懷陳圣取
謁李子長先生墓
贈人
夢故侄敦斯
江浦竹枝詞
哭馮達(dá)公
懷羅履先生陳海六蘇瑞一
水中樁
送族兄匯朝歸里
哭族兄匯朝
題陸藎攄先塋圖說
無題
丁未紀(jì)事
第二卷 鴻雪集
渡江
旅病
題鄧炳園梅花書屋圖
題梁成達(dá)行役圖
北還家抵家賦別同舟諸友
梧江喜晤陳鶴亭,因送其赴滇候補(bǔ)
吳別駕看山亭分賦得顏絲二韻
王府坪
秋日志館作
答鄧炳園
壬子秋闈和范太史
移寓
東江
戊午秋闈和凌江胡太史
壽祁母邵太君
辛酉秋闈次主司韻
辛酉秋闈與段桐峰別駕吳棕坪劉霞文兩明府話舊
松風(fēng)蕉月為桂林張郡伯
木馬船
甲子試院與段桐峰別駕劉霞文明府話舊兼調(diào)吳文其明府
劉方擬墨未暇見和戲迭前韻促之
三迭前韻遙贈同年楊直廷明府
閱卷不愜意四迭前韻懷門人陳元若侍御
口占柬?xiàng)钫J(rèn)庵乞米
同年楊認(rèn)庵以所和紫川太夫子詩見示,其序云:"先生偶憂患,蒸霞蔚為筮,得井。二五日吉,先生貽詩,暢敞漏寒泉之義。詩教也,即易教也。既而果驗(yàn),因悟屈伸消長其理不爽如此。步韻志喜。"序既簡妙,詩亦婉而多風(fēng)。為和一首,廣二韻
留別劉文昭
詠茶
愁
癡
夢歸小園題詩數(shù)首,覺而忘其半,因足成之
午睡
良夜
哭侄孫開將
寄題黎式廣曉暉廬
寄題昌時(shí)弟識得園
題鄺征君畫像
寄懷林屏侯
題畫
第三卷 學(xué)制集
龍勝
自石門隘至大加與舍弟宣調(diào)夜酌
桑江道中雜詠
秋夜飲蘇廣文西齋
官巖
玉龍橋
田上村
甕水洞
楓林村
白沙灣
江館
塘君村
燈掭次侯明府韻
天妃廟
石潭山莊
燈子巖
夢題抱膝圖
故山用陸放翁韻
曳杖
聞笛
雨
蜑戶
梅花十詠
右江梅
右山梅
右月梅
右雪梅
右曉梅
右文梅
右園梅
右野梅
右早梅
右落梅游絲系落花
右落梅游魚吸落花
右落梅游驄踏落花
右落梅游蜂戀落花
右落梅游女拂落花
九日登高憶故人馮達(dá)公,賦得"遍插茱萸少一人"
夜吟
和友人病起之作
即景
北窗
題徐子山梅塢舒嘯圖同司馬懷雅
第四卷 南儀集
舟次藤縣懷故園諸子
昭平江
丁孝子祠
甘羅墓
大峒
北科前韻
畫義
留別懷集幕中諸公
懷集幕中諸公以"江流曲似九回腸"命賦,別后口占卻寄
生朝素舫齋以詩見贈次韻奉答
贈素舫齋
迭前韻送素舫齋歸里
橘隱園
春泛花洲
南樓晚眺
羅履先郵詩招隱次韻奉答
題葉于人畫像
劉明府以水田朱硯,硯屏見貽賦答
題畫菊同陸太史
贈程孝子
賦得夜雨滴空階
哭吳始亭
苔痕追和家映波、橫塘兩先生
凹硯
詠史
石洞
第五卷 寒坡集
蘇橋道中
乞休三十韻
庚申紀(jì)事
挽隱峰禪師
庚申仲夏作
羅津
贈張明經(jīng)渭
贈顧玉山
懷清潭王少府成李
清明
發(fā)桂林
蘇橋晚泊
舟過永福聞歌
次柳州
戲贈蘇廣文
雜感
自思恩赴東蘭初宿蒙山堡
過長峝
金城江早膳
宿河池
宿渡邊村
過三旺
宿九門寨
宿喇板村
州掾邱君迎飲紅水河薄暮抵署
九君詠
劉北流瓚
徐修仁夢鳳
趙灌陽楷
張思恩月甫
李宣化運(yùn)正
盧武宣伯蕃
李寧明諭
李隆安學(xué)周
葉恭城志寬
題虬髯公下海圖為畢總?cè)?br> 楊節(jié)婦挽詩
客況
送天河陸視三明府丁外艱歸里
題畫虎為畢總?cè)?br> 河池旅次州掾關(guān)君出其曾祖光祿公傳見示索賦四首
立春
癸亥元旦朝冠纓絕;翌日行,春印墮,鴉鳴,以為不祥,戲作長句
楚南
五十
小除
題宋偉齋司馬凱旋圖
又題秋營夜角圖
送江樓山之畢總?cè)帜?br> 送惕山陳郡伯錦旋六首
白土
新辟東軒為賓僚飲射之所戲賦二首
卑洞早膳日晡至白云寺
有命
黃花嶺
紅水河
山行書所見
壽朱千戎彩臣
感懷用東坡除夜贈段屯田韻
思累洞
北流周書升明府以詩索閱一枝春院本次韻奉答
哭族侄掄士
自詠用陸放翁韻
秋日偕梁明府士綸、鄧廣文思沛、張明經(jīng)渭游立魚峰,遲陳秀才載思不至,用東坡游寒溪西山寺韻
送王紫緗兼寄吳文其明府
送柯少府九臣移官周坊
偶感
副憲楊公行部宜山出海棠詩遍示屬吏謹(jǐn)和二律
種麥行
秋日郊行作
回縣
思恩
東蘭道中
題陳載思詠鶴詩卷
第六卷 鶴野集
出關(guān)中號
遼陽寒坡嶺
除夕鵠兒索金壓歲,書一錢字與之
牽牛語織女
織女答
丙寅迎春作
祁死示兒輩
哭麥易園師
哭宣調(diào)弟
襄平雜詠用老杜秦州詩韻
引疾移寓戲作俳體
戲贈張?zhí)N德廣文
醉中歌用陸放翁韻
送長兒南還
留別吳復(fù)齋
留別徐少梅
引疾南歸,承少京兆德泉陳公賦詩寵行次韻奉酬
初醒翁以詩送行次韻奉答
別邱應(yīng)斗
詠史
漢魏
第七卷 懸車集
東昌道中
儀貞江口阻風(fēng)
揚(yáng)州見蜆戲作長句
題耿湘門素舫齋次其移居原韻
讀友人方希文經(jīng)綠珠故里詩感賦
風(fēng)扇同耿湘門
讀耿湘門陳祝三坭磚聯(lián)句戲作一首
方希文讀拙集見懷次韻奉答
過莊步
代壽梁時(shí)卓
讀羅履先乙卯冬得勞孝與兇問作感賦次原韻
須言
小山四兄餉橙酬以五絕句
小除后一日,集陳復(fù)齋新居賦得"高枕乃吾廬"同高于天、馮彤文、吳調(diào)可充句"江際飛黃秋,苑梅蒼枝屈資統(tǒng)"
孔雀集棉園分賦
浣翠軒水仙
近覺消瘦殊甚口占三絕
次耿湘門韻贈沈卓齋
詠蜆追和吳始亭
竹硯和門人張海門
庚午遇小山四兄安舟,重讀《搗藥巖集》,次壁間王書門少參韻,贈之
挽耿少君
庚午臘月羅履光寄示新刻并索和桐花詩次韻
辛未春秒梅蒼枝邀集育青堂觀孔雀開屏因成長歌
汪鹿岡棄官筆耕窮老無聊張柏園司馬醵金周之凡二十五人予與焉
辛未春集飲邱氏園林堂前木棉盛開主人
馮石門見示春日張蕓墅司馬邀同諸子登長壽寺藏經(jīng)閣望浮邱下憩半帆亭佳什次韻奉和
辛未春杪羅履先過訪粵秀書院贈詩次韻奉答
挽呂母
贈僧樵石
羅雨三以詩見懷次韻奉答兼柬乃史石湖主人
題毛逸舟司馬濠濮圖
同年楊讱庵補(bǔ)官北上以詩留別,次韻送行
讱庵迭韻見示再次
花燭詞為耿湘門
金山寺
金山夜雨
又和耿湘門翁字韻
雨月
李橘園、羅石湖見示詞林禪院,聽圓德上人彈琴,詩次其韻
李橘園幼子小名姊哥,甚岐嶷,隨父寓齋,次石湖韻贈之
李鏡江、羅石湖諸公游六榕寺,同用柳柳州晨詣超師院韻賦贈南溪,唯傳二上人屬予和之,時(shí)予以足疾未赴
張司馬招飲西湖客邸,同大尹李鏡江、孝廉崔履先、中翰劉象山、上舍羅雨三、司馬鄭槐望迭前韻
羅石湖見示城南訪蘇瑞一作字"槎楊不可識",倩其弟雨三誦之,石湖謔予以耳作回,予曰:公詩七分,來是讀也。迭韻調(diào)之
題瀘州林刺史畫像
西園十六景詩遠(yuǎn)浦漁舟
西園十六景詩長廊夜月
西園十六景詩虛閣秋聲
西園十六景詩石洞留云
西園十六景詩榕陰垂幕
西園十六景詩石橋晴雪
西園十六景詩紅亭滴翠
西園十六景詩平臺落日
西園十六景詩荷香平檻
西園十六景詩飛榭垂綸
西園十六景詩山房野趣
西園十六景詩帶水游鱗
西園十六景詩蘆峰遙映
西園十六景詩空亭四照
西園十六景詩蕉窗夜雨
西園十六景詩清夜游舫
羊城晤李太學(xué)崇樸出擬古樂府詩,見示因招游一簣山房,迭前韻
和張司馬游六榕兼懷汪白岸作迭前韻
老馬迭前韻
讀歷朝詩
讀張柏園途有客行戲作長句
黃貞婦挽詩
次答汪白岸
贈李巡宰穆
代壽傅宜人
又
又
又
珠池益送蕓墅張司馬
送張柏園
沈宜人挽詩
題蓬萊進(jìn)酒圖送門人姚振先歸省
壽大中丞蘇公
寒食
壬申小除寄懷杭堇浦太史
杭太史見和長篇次韻再寄
春日魏伯起昆玉招集六榕寺分得十蒸
雨中過粵秀書院
春陰
春日耿湘門、馮彤文、陳祝三招同杭堇浦諸公游長壽寺,值雨不果,留宿素舫齋分得屋韻
次和耿湘門孔雀三絕句
又和杭太史
次答張蕓墅寄懷二絕句
又和晚秋病起述懷寄示粵中諸同好十首
挽陳磊峰副憲六十韻
次和杜上舍峰生日劃衣十韻
搗藥
寶鴨池
車陂曲為鄧烈婦
題鄺公富畫像
參考文獻(xiàn)
Ⅳ 附錄
第八卷詩余
杭世駿序
羅天尺序
Ⅴ 致謝
Ⅵ 攻讀碩士學(xué)位期間發(fā)表的學(xué)術(shù)論文
本文編號:33912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3391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