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悖論解讀
發(fā)布時間:2021-06-10 06:21
搜索引擎作為一種信息檢索技術,為人類的求知帶來了巨大的方便,豐富了人的精神文化,成為勢不可擋的檢索工具。但是,隨著搜索引擎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使用范圍的日益擴大,搜索引擎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人們潛移默化地把生活中的每個步驟和環(huán)節(jié)都與搜索引擎關聯(lián)在一起,F(xiàn)代人的基本生活手段都由搜索引擎來充當,它逐漸地支配人們認知世界的方式,改變人們的認知模式。本論文通過分析搜索引擎的信息悖論、速度悖論、認知悖論等來揭示搜索引擎在提供了傳統(tǒng)檢索工具不可取代的優(yōu)異功能的同時卻造成了受眾在認知、實踐等領域發(fā)生異化。本文從傳播主體、傳播技術和傳播環(huán)境等方面出發(fā),探討了搜索引擎悖論產(chǎn)生的根源,以及對如何消解搜索引擎悖論。該研究可以使人們對搜索引擎有更加深入和透徹的理解,趨利避害地發(fā)揮其在人們認識世界及改造世界中的巨大作用,為搜索引擎的充分和有效使用提供有力指導。所以無論從理論意義與學術價值的角度,還是從實踐意義與應用價值的角度出發(fā),關于搜索引擎悖論的分析都有其重要的意義。
【文章來源】:遼寧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0.1 搜索引擎對人影響的問題突顯
0.1.1 搜索引擎已成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
0.1.2 人們使用搜索引擎的誤區(qū)
0.2 搜索引擎技術概述
0.2.1 搜索引擎的分類以及流程
0.2.2 搜索引擎的演進規(guī)律
0.3 搜索引擎悖論研究的意義
0.3.1 搜索引擎悖論研究的理論意義
0.3.2 搜索引擎悖論研究的實踐意義
1 搜索引擎悖論的根源追溯
1.1 搜索引擎悖論的社會環(huán)境基礎
1.1.1 搜索引擎系統(tǒng)逐漸形成核心體系
1.1.2 搜索引擎系統(tǒng)形成特定場域
1.2 搜索引擎悖論的媒介技術性根源
1.2.1 內在技術結構與受眾主體性關系的失衡
1.2.2 發(fā)展過程與社會關系的失衡
1.3 搜索引擎悖論的受眾主體性原因
1.3.1 有限存在與無限渴望的人性根源
1.3.2 無序世界與有序呈現(xiàn)的信息訴求
1.3.3 渴望歸屬與缺乏理性的心理機制
2 搜索引擎悖論的主要表征
2.1 高速中的低效——搜索引擎的效率悖論
2.1.1 “人的延伸”與人的原始本能的隱抑
2.1.2 智能化的搜索趨勢與錯亂低效的時空維度
2.1.3 “使用與滿足”的需求增長與復雜的技術漩渦
2.2 豐裕中的匱乏——搜索引擎的信息悖論
2.2.1 決策者對搜索引擎信息深度依賴與焦慮、強迫
2.2.2 人對海量信息的占有與搜索引擎對主體的控制
2.2.3 信息獲取的多樣性與分析批判能力式微
2.3 解惑中的迷惘——搜索引擎的認知悖論
2.3.1 認知領域的多維度拓展與認知社會模式的擬態(tài)化
2.3.2 人對搜索引擎技術的推進與搜索引擎對人類心智結構的重塑
2.3.3 搜索引擎技術的人性化檢索原理與主體實踐性、創(chuàng)造性的弱化
2.3.4 檢索信息的有序排整與人類知識結構的無序重構
3 搜索引擎悖論的消解
3.1 受眾的主體形式在搜索引擎中的建構
3.1.1 受眾價值取向的矯正
3.1.2 受眾的價值理性的復歸
3.2 作為認知中介的搜索引擎技術
3.2.1 適度保持搜索引擎技術與其他社會要素的張力
3.2.2 實現(xiàn)搜索引擎技術與人的動態(tài)平衡
3.3 社會的宏觀調控
結束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以及參加科研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關于元搜索引擎的研究與分析[J]. 洪濤.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2010(04)
[2]科學技術的兩個關懷與兩個限度[J]. 詹頌生. 科學技術與辯證法. 2003(01)
碩士論文
[1]基于元搜索的專業(yè)搜索引擎的研究與實現(xiàn)[D]. 鄧凡.西北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221858
【文章來源】:遼寧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0.1 搜索引擎對人影響的問題突顯
0.1.1 搜索引擎已成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
0.1.2 人們使用搜索引擎的誤區(qū)
0.2 搜索引擎技術概述
0.2.1 搜索引擎的分類以及流程
0.2.2 搜索引擎的演進規(guī)律
0.3 搜索引擎悖論研究的意義
0.3.1 搜索引擎悖論研究的理論意義
0.3.2 搜索引擎悖論研究的實踐意義
1 搜索引擎悖論的根源追溯
1.1 搜索引擎悖論的社會環(huán)境基礎
1.1.1 搜索引擎系統(tǒng)逐漸形成核心體系
1.1.2 搜索引擎系統(tǒng)形成特定場域
1.2 搜索引擎悖論的媒介技術性根源
1.2.1 內在技術結構與受眾主體性關系的失衡
1.2.2 發(fā)展過程與社會關系的失衡
1.3 搜索引擎悖論的受眾主體性原因
1.3.1 有限存在與無限渴望的人性根源
1.3.2 無序世界與有序呈現(xiàn)的信息訴求
1.3.3 渴望歸屬與缺乏理性的心理機制
2 搜索引擎悖論的主要表征
2.1 高速中的低效——搜索引擎的效率悖論
2.1.1 “人的延伸”與人的原始本能的隱抑
2.1.2 智能化的搜索趨勢與錯亂低效的時空維度
2.1.3 “使用與滿足”的需求增長與復雜的技術漩渦
2.2 豐裕中的匱乏——搜索引擎的信息悖論
2.2.1 決策者對搜索引擎信息深度依賴與焦慮、強迫
2.2.2 人對海量信息的占有與搜索引擎對主體的控制
2.2.3 信息獲取的多樣性與分析批判能力式微
2.3 解惑中的迷惘——搜索引擎的認知悖論
2.3.1 認知領域的多維度拓展與認知社會模式的擬態(tài)化
2.3.2 人對搜索引擎技術的推進與搜索引擎對人類心智結構的重塑
2.3.3 搜索引擎技術的人性化檢索原理與主體實踐性、創(chuàng)造性的弱化
2.3.4 檢索信息的有序排整與人類知識結構的無序重構
3 搜索引擎悖論的消解
3.1 受眾的主體形式在搜索引擎中的建構
3.1.1 受眾價值取向的矯正
3.1.2 受眾的價值理性的復歸
3.2 作為認知中介的搜索引擎技術
3.2.1 適度保持搜索引擎技術與其他社會要素的張力
3.2.2 實現(xiàn)搜索引擎技術與人的動態(tài)平衡
3.3 社會的宏觀調控
結束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以及參加科研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關于元搜索引擎的研究與分析[J]. 洪濤.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2010(04)
[2]科學技術的兩個關懷與兩個限度[J]. 詹頌生. 科學技術與辯證法. 2003(01)
碩士論文
[1]基于元搜索的專業(yè)搜索引擎的研究與實現(xiàn)[D]. 鄧凡.西北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2218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3221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