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研究的熱點與演進——基于CiteSpace文獻信息可視化結果的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1-18 05:18
研究以CNKI(中國知網)中2000—2019年健康管理研究的文獻作為數據來源,利用Citespace可視化技術以及計量統(tǒng)計方法,從健康管理的發(fā)文趨勢、熱點聚類主題、熱點的時區(qū)演進等方面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在2000—2019年期間,健康管理研究的文獻數量總體呈上升的態(tài)勢,并且文獻數量的爆發(fā)性在增強;到目前為止健康管理的研究主要以老年人群以及慢性疾病為主,并且干預效果顯著;健康管理是新時代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的新路徑;人們對于健康管理的認知度較低,有待提高;在當前大數據時代,人群對于健康管理的需求在增加,健康管理的模式要不斷創(chuàng)新與完善。
【文章來源】:科技與經濟. 2020,33(02)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基于2000—2019年健康管理文獻統(tǒng)計變化折線圖
節(jié)點紫色外圈代表該節(jié)點中心性值均大于0.1,紫色外圈越大,中心性越大,越能代表在該研究領域具有轉折意義和承上啟下的作用。結合表1可以看出,除了與“健康管理”高度相似的關鍵詞之外,中心性大于0.1的關鍵詞有“糖尿病”“老年人”“健康教育”“慢性病”“故障預測”等。這表明在健康管理研究領域中,健康管理的對象目前主要以慢性疾病為主,服務的人群主要是社區(qū)老年人,并且健康的有效管理也可以對一些潛在的風險和故障進行預測等。由圖2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健康管理研究領域從2000年至今的研究熱點,即圖譜中以#標識的不同聚類,分別為#0健康管理、#1高血壓、#2慢性病、#3老年人、#4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和#5模式。其中聚類指標modularity Q值(模塊值)=0.539 4,Q值屬于[0,1],且Q>0.3,說明劃分出來的社區(qū)結構是顯著的;Mean Silhouette(平均輪廓值,S值)=0.655 9,通常s值大于0.5,認為聚類是合理的,因此本文研究的關鍵詞聚類視圖是可信賴的,并且結構清晰顯著。
對于健康管理研究熱點的分析,除去研究熱點的靜態(tài)分布情況之外,同時也需要關注熱點的時區(qū)變化情況。本研究借助Cite space V軟件對研究的關鍵詞時區(qū)分布情況進行科學知識圖譜的可視化研究,其中參數設定時間分割(Time slicing)為2000—2019年,每2年一切片,節(jié)點類型(Node Types)選擇節(jié)點Key words,閾值項選擇“Thresholds”(c;cc;ccv:3;2;20、5;2;20和6;2;20),表示實際運行過程中主要篩選片前、片中和片尾關鍵詞分別控制頻次在3次、5次和6次及其以上,然后將可視化圖現實結果設置為“Time Zone”,形成了健康管理研究熱點的時區(qū)分布圖(見圖3)。圖3是由一系列時間縱軸組成,每個時間軸上對應著該期間的研究關鍵詞。從圖可以看出,在發(fā)展初期(2000—2004年),健康管理的研究主要是對慢性病的管理與分析,研究對象比較單一。在緩慢期(2005—2011年)主要圍繞著健康體檢、社區(qū)衛(wèi)生教育、健康教育、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的危險因素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其中健康管理不僅可以宏觀地對慢性疾病進行管理,還可以對疾病的危險因素進行有效管理,從而干預患者的生活方式,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在快速發(fā)展期(2012—2019年)進入了大數據時代,主要圍繞健康管理的故障預測作用、效果評價以及與“互聯網+”的模式進行了研究,其中新時代健康管理的應用模式與機制還有待完善。此外從研究熱點時區(qū)分布情況來看,健康管理的研究內容逐漸豐富涉及學科逐漸增多?傊瑥慕】倒芾韯討B(tài)研究熱點的時間發(fā)展來看,學科細化研究、多學科交叉研究將會是未來研究的一個明顯趨勢,并且研究的方法必定更加豐富,研究層次必將更加縱深,此外健康管理實際的應用領域在逐漸擴大,健康管理知識的宣傳與普及還有待加強,與時俱進“互聯網+健康管理”模式還有待具體化和完善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在校大學生自我健康管理認知和能力調查研究[J]. 王周凱欣,符英麗.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19(15)
[2]“醫(yī)務社工+家庭醫(yī)生”:社區(qū)健康管理的新路徑[J]. 馬洪波. 中國社會工作. 2019(12)
[3]健康管理在慢性病危險因素控制中的應用分析[J]. 梁麗君.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38)
[4]高校社區(qū)大學生健康管理模式構建研究[J]. 鄭鍇,王柳行,任麗平,王鈺. 管理觀察. 2016(29)
[5]我國在校大學生健康管理模式構想[J]. 王協強. 當代體育科技. 2016(21)
[6]中國醫(yī)改的新思路、新內容、新模式——“互聯網+健康管理”[J]. 朱相遠. 經濟界. 2015(04)
[7]社區(qū)綜合健康管理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李明珍,雷潔,蔣惠英. 江蘇預防醫(yī)學. 2015(03)
[8]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家庭及社會支持系統(tǒng)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J]. 馮麗娜,陳長香,田苗苗. 現代預防醫(yī)學. 2014(16)
[9]加強健康管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鄒紅,孫婷,沈曉君,魏少鳳. 護理學報. 2013(14)
[10]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綜合策略研究進展[J]. 張冬妮,劉永軍,李文源. 護理學報. 2013(11)
本文編號:2984351
【文章來源】:科技與經濟. 2020,33(02)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基于2000—2019年健康管理文獻統(tǒng)計變化折線圖
節(jié)點紫色外圈代表該節(jié)點中心性值均大于0.1,紫色外圈越大,中心性越大,越能代表在該研究領域具有轉折意義和承上啟下的作用。結合表1可以看出,除了與“健康管理”高度相似的關鍵詞之外,中心性大于0.1的關鍵詞有“糖尿病”“老年人”“健康教育”“慢性病”“故障預測”等。這表明在健康管理研究領域中,健康管理的對象目前主要以慢性疾病為主,服務的人群主要是社區(qū)老年人,并且健康的有效管理也可以對一些潛在的風險和故障進行預測等。由圖2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健康管理研究領域從2000年至今的研究熱點,即圖譜中以#標識的不同聚類,分別為#0健康管理、#1高血壓、#2慢性病、#3老年人、#4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和#5模式。其中聚類指標modularity Q值(模塊值)=0.539 4,Q值屬于[0,1],且Q>0.3,說明劃分出來的社區(qū)結構是顯著的;Mean Silhouette(平均輪廓值,S值)=0.655 9,通常s值大于0.5,認為聚類是合理的,因此本文研究的關鍵詞聚類視圖是可信賴的,并且結構清晰顯著。
對于健康管理研究熱點的分析,除去研究熱點的靜態(tài)分布情況之外,同時也需要關注熱點的時區(qū)變化情況。本研究借助Cite space V軟件對研究的關鍵詞時區(qū)分布情況進行科學知識圖譜的可視化研究,其中參數設定時間分割(Time slicing)為2000—2019年,每2年一切片,節(jié)點類型(Node Types)選擇節(jié)點Key words,閾值項選擇“Thresholds”(c;cc;ccv:3;2;20、5;2;20和6;2;20),表示實際運行過程中主要篩選片前、片中和片尾關鍵詞分別控制頻次在3次、5次和6次及其以上,然后將可視化圖現實結果設置為“Time Zone”,形成了健康管理研究熱點的時區(qū)分布圖(見圖3)。圖3是由一系列時間縱軸組成,每個時間軸上對應著該期間的研究關鍵詞。從圖可以看出,在發(fā)展初期(2000—2004年),健康管理的研究主要是對慢性病的管理與分析,研究對象比較單一。在緩慢期(2005—2011年)主要圍繞著健康體檢、社區(qū)衛(wèi)生教育、健康教育、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的危險因素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其中健康管理不僅可以宏觀地對慢性疾病進行管理,還可以對疾病的危險因素進行有效管理,從而干預患者的生活方式,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在快速發(fā)展期(2012—2019年)進入了大數據時代,主要圍繞健康管理的故障預測作用、效果評價以及與“互聯網+”的模式進行了研究,其中新時代健康管理的應用模式與機制還有待完善。此外從研究熱點時區(qū)分布情況來看,健康管理的研究內容逐漸豐富涉及學科逐漸增多?傊瑥慕】倒芾韯討B(tài)研究熱點的時間發(fā)展來看,學科細化研究、多學科交叉研究將會是未來研究的一個明顯趨勢,并且研究的方法必定更加豐富,研究層次必將更加縱深,此外健康管理實際的應用領域在逐漸擴大,健康管理知識的宣傳與普及還有待加強,與時俱進“互聯網+健康管理”模式還有待具體化和完善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在校大學生自我健康管理認知和能力調查研究[J]. 王周凱欣,符英麗.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19(15)
[2]“醫(yī)務社工+家庭醫(yī)生”:社區(qū)健康管理的新路徑[J]. 馬洪波. 中國社會工作. 2019(12)
[3]健康管理在慢性病危險因素控制中的應用分析[J]. 梁麗君.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38)
[4]高校社區(qū)大學生健康管理模式構建研究[J]. 鄭鍇,王柳行,任麗平,王鈺. 管理觀察. 2016(29)
[5]我國在校大學生健康管理模式構想[J]. 王協強. 當代體育科技. 2016(21)
[6]中國醫(yī)改的新思路、新內容、新模式——“互聯網+健康管理”[J]. 朱相遠. 經濟界. 2015(04)
[7]社區(qū)綜合健康管理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李明珍,雷潔,蔣惠英. 江蘇預防醫(yī)學. 2015(03)
[8]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家庭及社會支持系統(tǒng)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J]. 馮麗娜,陳長香,田苗苗. 現代預防醫(yī)學. 2014(16)
[9]加強健康管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鄒紅,孫婷,沈曉君,魏少鳳. 護理學報. 2013(14)
[10]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綜合策略研究進展[J]. 張冬妮,劉永軍,李文源. 護理學報. 2013(11)
本文編號:29843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2984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