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圖書檔案論文 >

道安的佛教文獻學成就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30 03:10
   道安(公元312—385年),是兩晉時期極具影響力和感召力的佛法弘揚者和佛教組織者,也是是發(fā)展佛教文獻學的先驅(qū)者與踐行者。道安一生弘揚佛法,畢力躬行,博學洽聞,對中國佛教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為佛教的中國化起到了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作為中國佛教史上劃時代的學者,道安在佛教文獻學方面尤為突出。本文通過搜集道安現(xiàn)存著作和有關道安的文獻資料,尤其是在佛教文獻學方面的相關內(nèi)容,以此為依據(jù)分析道安在此方面做出的貢獻,探討道安的佛教文獻學成就對于文獻學與佛教研究的重要價值。本文的第一章首先介紹道安的著作情況。根據(jù)前人學者的成果列出其現(xiàn)存經(jīng)序、經(jīng)注共約25種。其中,道安編撰的佛典目錄《綜理眾經(jīng)目錄》,是其在佛教文獻學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對我們系統(tǒng)地理清漢魏晉時代佛教典籍的存佚、著者、譯者及年代等情況提供了重要的線索,為研究佛典目錄的體例提供依據(jù),并保留了大量佛教文獻資料;道安鉆研佛教經(jīng)典,注釋諸多佛典,開創(chuàng)經(jīng)注分段的方法,為后世注經(jīng)提供了示范意義。雖然道安所作經(jīng)注絕大多數(shù)已經(jīng)亡佚,但依然為后人學者在注經(jīng)方面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第二章,論述道安是如何認識并發(fā)展“格義”這種理解和講演佛典的方式。道安比較客觀合理地認識到“格義”存在的價值及不足,雖然道安最終并沒有真正掙脫“格義”的束縛,但從道安所作經(jīng)序中可見其對“格義”的發(fā)展讓理解佛典的方式更加成熟和深刻,開啟了“六家七宗”以玄解佛的風氣,促進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繁榮。第三章,論述道安在佛典翻譯上的成就。此部分又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道安結合自身在研究佛典時的實際工作,對舊譯佛典的翻譯問題進行了研究和評價,此方面的論述以道安同本異譯的翻譯研究與其對安世高所譯經(jīng)的評價為研究重點,可知道安在這一時期對直譯和意譯并沒有明顯偏向,而是采取折中的方式進行相互補益地理解。第二階段,道安主持并指導佛典的實際翻譯工作,這時的道安身份從佛典研究者轉(zhuǎn)變成了譯經(jīng)主持者,在指導譯經(jīng)的過程中以直譯為主,并以實踐為依據(jù)總結出翻譯原則“五失本,三不易”,為佛典翻譯工作提供了理論指導,也為當世及后世學者對外來佛教的理解提供了依據(jù)。道安在佛教文獻學所作出的貢獻,標志著重視佛典翻譯而忽視對佛典思想進行理解的階段已經(jīng)結束,開始了佛教中國化的新階段。通過對道安佛教文獻學的研究,不僅可以窺見兩晉時期佛教中國化的基本面貌,對于研究佛教文獻學的發(fā)展及演變也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學位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B949;G256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jié) 選題背景及研究問題
        一、選題背景
        二、研究問題
    第二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
        一、道安的綜合性研究綜述
        二、道安佛典著作的研究綜述
        三、道安的“格義”的研究現(xiàn)狀
        四、道安佛典翻譯的研究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研究目的與研究意義
    第四節(jié) 研究方法與思路
第一章 道安的著作
    第一節(jié) 著作概況
    第二節(jié) 佛典編目的貢獻
    第三節(jié) 佛典注釋的成就
        一、注釋佛典的方法
        二、《人本欲生經(jīng)注》
第二章 道安對佛典“格義”的認識與發(fā)展
    第一節(jié) 道安對“格義”的認識
        一、“格義”的必要性
        二、“格義”的不足
    第二節(jié) 道安對于“格義”的發(fā)展
        一、對“格義”進行發(fā)展的條件
        二、對“格義”進行發(fā)展的價值
第三章 道安的佛典翻譯成就
    第一節(jié) 對舊譯佛典翻譯特點的研究
        一、《大般若經(jīng)》三種異譯本的翻譯特點對比
        二、對安世高譯經(jīng)特點的評價
    第二節(jié) 主持佛典翻譯工作
        一、主持翻譯的條件
        二、主持譯成佛典的概覽
        三、不同情況的翻譯要求
        四、翻譯原則的總結
        五、翻譯傾向的轉(zhuǎn)變原因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安錄》收錄佛典條目
    附錄二 :道安所作經(jīng)注
后記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紅;;道安“五失本”:告誡還是原則[J];長江叢刊;2019年04期

2 李亞繁;;良言之魅[J];創(chuàng)新作文(初中版);2017年03期

3 郝道安;;郝道安作品欣賞[J];世界知識畫報(藝術視界);2014年04期

4 吳冰;蔣堅松;;論道安“五失本”之本意及佛經(jīng)翻譯觀念之演變[J];湖北社會科學;2014年09期

5 顧偉康;;道安“今逢兇年,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補白[J];佛學研究;2015年00期

6 梁曉虹;;“漆道人”——道安其人其事[J];文史知識;1992年09期

7 劉威;;道安佛學及其政教觀[J];中國宗教;2009年03期

8 王雪梅;;道安“同愿生兜率”之人物考[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9 何本安;;對吳道安先生的一些回憶[J];書法賞評;2007年02期

10 鐘向陽;;道安其人與佛教之“釋”姓[J];嶺南文史;1993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侯沖;中國佛教儀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2 蔣哲杰;魏晉六朝與晚期羅馬的文化語言活動[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石悅;道安的佛教文獻學成就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9年

2 張喬宏;道安的佛學思想及對佛教的弘傳[D];鄭州大學;2019年

3 周開麗;釋道安對中國佛教的貢獻與影響[D];貴州大學;2009年

4 袁柯;公元379年的道安僧團與中國化佛教[D];西南大學;2009年

5 李素潔;道安疑偽經(jīng)判別標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6 李舉國;道安高速公路BOT+EPC建設項目工期管理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4年

7 韓峰;應收賬款控制研究[D];中山大學;2010年

8 肖海云;道安《二教論》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9 阮氏李(NGUYEN THI MAN);道安與佛教中國化[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10 許宇飛;論慧遠[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86189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286189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f57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