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質文物多功能保護膠液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03 18:59
【摘要】: 紙質文物是我國古代藝術的珍貴歷史資料和重要文化遺產(chǎn),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出現(xiàn)了發(fā)黃霉變、粉化脆斷、糟朽破碎、污跡滿面等損壞現(xiàn)象,因此,開展紙質文物保護工作及對紙質文物加固保護材料和工藝的研究,是一項十分重要而又緊迫的任務。 本文在深入分析研究紙質文物損害機理和現(xiàn)有保護方法的基礎上,結合紙質文物的保存現(xiàn)狀和保護要求,通過對多種天然高分子材料進行各種性能分析、比較,選取了殼聚糖、纖維素為主要研究對象,并進行改性,研究得到了以醋酸丁酸纖維素-殼聚糖改性材料為主體,并輔以交聯(lián)劑、增韌劑、防霉抗菌劑的一種性能優(yōu)良的多功能紙質文物保護膠液。 對保護后的紙樣進行了白度、光澤度、厚度、抗張強度、耐折度等測試,通過掃描電鏡觀察了保護后紙樣纖維的形貌,并進行了防霉抗菌試驗、加速老化試驗等。結果表明,研究的保護膠液能在保持紙樣原貌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紙樣的力學性能,既能從紙樣表面填充、覆蓋,又能在紙樣內(nèi)部滲透、增粗纖維;同時保護膠液能阻止微生物對紙樣的侵蝕,并能有效延緩紙樣的老化降解,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紙質文物保護膠液。*
【圖文】:
觀圖 1.1 為南宋《妙法蓮花經(jīng)》的外觀圖,由圖可見紙樣呈褐色,表面附有少留油墨,嚴重老化,抗張強度和耐折度基本喪失,輕捻即成粉末狀,可觀部分纖維。圖 1.2 為明嘉靖年代《漢書》刻本內(nèi)頁照片,由圖可見,紙樣呈色,蟲蛀現(xiàn)象嚴重,頁面部分缺失。
觀圖 1.1 為南宋《妙法蓮花經(jīng)》的外觀圖,由圖可見紙樣呈褐色,表面附有少留油墨,嚴重老化,,抗張強度和耐折度基本喪失,輕捻即成粉末狀,可觀部分纖維。圖 1.2 為明嘉靖年代《漢書》刻本內(nèi)頁照片,由圖可見,紙樣呈色,蟲蛀現(xiàn)象嚴重,頁面部分缺失。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G264.3
【圖文】:
觀圖 1.1 為南宋《妙法蓮花經(jīng)》的外觀圖,由圖可見紙樣呈褐色,表面附有少留油墨,嚴重老化,抗張強度和耐折度基本喪失,輕捻即成粉末狀,可觀部分纖維。圖 1.2 為明嘉靖年代《漢書》刻本內(nèi)頁照片,由圖可見,紙樣呈色,蟲蛀現(xiàn)象嚴重,頁面部分缺失。
觀圖 1.1 為南宋《妙法蓮花經(jīng)》的外觀圖,由圖可見紙樣呈褐色,表面附有少留油墨,嚴重老化,,抗張強度和耐折度基本喪失,輕捻即成粉末狀,可觀部分纖維。圖 1.2 為明嘉靖年代《漢書》刻本內(nèi)頁照片,由圖可見,紙樣呈色,蟲蛀現(xiàn)象嚴重,頁面部分缺失。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G264.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雁飛;;Photoshop在紙質文物復制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2 項益君;;基于等級保護要求的機房安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年17期
3 陳庚齡;;武山縣博物館館藏文物保存現(xiàn)狀調查[J];絲綢之路;2011年12期
4 張曉梅;蘇t
本文編號:26135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261358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