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視角下的博物館陳列展覽發(fā)展研究
【圖文】:
附圖 1.馬王堆漢墓陳列 Smart Glass 展示柜圖片采自湖南省博物館官方網站:http://www.hnmuseum.com/zh-hans/content/97
附圖 2.婦好墓坑圖片采自首都博物館官方網站:http://www.capitalmuseum.org.cn/zlxx/content/2016 03/07/content_63237.htm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G26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連冠;楊貴峰;;新形勢下博物館文創(chuàng)產品開發(fā)新思路[J];中國博物館文化產業(yè)研究;2015年00期
2 陳晨;;關于博物館“策展人制度”項目化管理方式的構建[J];中國博物館;2015年04期
3 馬玉靜;;試談博物館陳列展覽中的數字媒體技術[J];中國博物館;2015年04期
4 侯春燕;;博物館展陳個性化簡論——從《策展簡史》談起[J];中國博物館;2015年01期
5 程武彥;;關于陳列展覽精品評價標準的思考[J];中國博物館;2014年02期
6 魏敏;;新媒體時代的博物館展覽——基于觀眾研究的分析與探索[J];東南文化;2013年06期
7 李秀娜;;微博/微信:博物館自媒體應用經驗談[J];中國博物館;2013年04期
8 單霽翔;;解讀博物館陳列展覽的思想性與觀賞性[J];南方文物;2013年03期
9 單霽翔;;淺析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學術性與趣味性[J];東南文化;2013年02期
10 桑世波;;由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精品評選活動所引發(fā)的思考[J];中國紀念館研究;201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潘志鵬;;博物館策展人機制探析與思考[A];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博物館學專業(yè)委員會2015年“致力于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博物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夏千惠;;陳列展覽文字說明初探[N];中國文物報;2018年
2 王哠;;探索新方法 服務新公眾[N];中國文物報;2018年
3 龔良;;正確理解博物館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開發(fā)[N];中國文物報;2017年
4 楊兵;;博物館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發(fā)展的一點思考[N];中國文物報;2017年
5 嚴建強;;關于十大精品推介的若干思考[N];中國文物報;2017年
6 張穎嵐;;博物館策展人制度及策展人才培養(yǎng)[N];中國文物報;2015年
7 付萬坪;;博物館原創(chuàng)展覽與策展人團隊建設[N];中國文物報;2014年
8 章義平;;博物館文化產品開發(fā)斷想[N];中國文物報;2012年
9 自庶;;陳列展覽精品評選工作需改革完善[N];中國文物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周進;我國博物館陳列設計思想發(fā)展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李杰;文創(chuàng)產品的設計元素提煉與創(chuàng)新[D];南昌大學;2017年
2 何毓峰;博物館與社交媒體融合發(fā)展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3 金妍秋;論“十大精品”評選活動—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回顧與展望[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4 許璐;論博物館陳列展覽中說明文字的運用[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5 田甜;論中國博物館“策展人負責制”的建立[D];南京藝術學院;2012年
6 楊平;博物館陳列展覽評估初探[D];吉林大學;2011年
7 熊子瑩;博物館文化衍生產品設計分析研究[D];中國美術學院;2010年
,本文編號:25901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2590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