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陽初與華西實驗區(qū)
本文選題:晏陽初 + 鄉(xiāng)村建設(shè)。 參考:《中國檔案》2017年06期
【摘要】:正70多年前,以晏陽初為代表的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以下簡稱"平教會"),以重慶璧山為中心,建立了華西實驗區(qū),開展了長達10年的平民教育和鄉(xiāng)村建設(shè)實驗。華西實驗區(qū)被學(xué)術(shù)界譽為晏陽初在中國建立的最后一個"鄉(xiāng)村建設(shè)實驗基地",直接影響了后來臺灣地區(qū)土地改革和菲律賓、加納、哥倫比亞等國家的鄉(xiāng)村改造運動,幾十年來一直備受海內(nèi)外研究者關(guān)注。而在重慶市璧山區(qū)檔案館現(xiàn)存有387卷晏陽初華西實驗區(qū)檔案,這為晏陽初研究和民國鄉(xiāng)村建設(shè)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Abstract]:Just over 70 years ago,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civilian Educat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Ping Church"), represented by Yen Yang Chu, established the West China Experimental area with Bishan in Chongqing as the center, and carried out 10 years of experiments on civilian education and rural construction.The West China experimental area was hailed b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s the last "rural construction experimental base" established by Yen Yang Chu in China, which directly influenced the later land reform in Taiwan and the rural transformation movement in the Philippines, Ghana, Colombia and other countries.Researche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been concerned for decades.In the archives of Bishan District of Chongqing Municipality, there are 387 volumes of documents in Yen Yang Chu Experimental area of West China, which provides abundant data for Yen Yang Chu research and the study of r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單位】: 重慶璧山區(qū)檔案館;
【分類號】:G275.1;K2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保華;論晏陽初科學(xué)普及思想[J];貴州文史叢刊;2001年03期
2 張靜芳;;試論晏陽初的文化觀[J];北京化工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5年04期
3 黃波;;怎樣看晏陽初[J];同舟共進;2008年02期
4 徐唯辛;;民國知識分子系列——晏陽初肖像[J];社會科學(xué)論壇;2013年08期
5 王勝杰;晏陽初研究會召開年會[J];四川社聯(lián)通訊;1990年01期
6 謝尚品;曾被譽為“世界十大偉人”之一的晏陽初[J];炎黃春秋;1997年12期
7 畢唐書;;晏陽初——“人類的頌歌”[J];學(xué)習(xí)博覽;2014年01期
8 王國宇;論晏陽初鄉(xiāng)建思想的科學(xué)性與民主性特征[J];河南社會科學(xué);2004年04期
9 邱建生;;為中國找回晏陽初[J];南風窗;2010年07期
10 吳非;;晏陽初是誰?[J];語文建設(shè);2010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石河;;近年來晏陽初研究綜述[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燕燕;;晏陽初研究綜述[A];第三屆全國農(nóng)林院校教育科學(xué)類研究生學(xué)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宋恩榮;;我與晏陽初先生的交往[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紀軍;;論析晏陽初關(guān)于農(nóng)村教育的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石河;;晏陽初的教育改革思想與實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牟映雪;;雷沛鴻與晏陽初教育思想之比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宋恩榮;;從定縣走向世界——晏陽初教育思想再探[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8 許新民;;但愿掃盲有窮期——學(xué)習(xí)晏陽初教育思想隨感錄[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吳福生;;晏陽初教育思想的實踐意義[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張建瓊;;晏陽初抗戰(zhàn)時期在四川的教育實踐及其教育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向朝倫;西華師大紀念晏陽初誕辰120周年[N];四川日報;2010年
2 邱建生;基督徒晏陽初:中國鄉(xiāng)村建設(shè)的先驅(qū)[N];中國民族報;2011年
3 記者 張國圣;重慶發(fā)現(xiàn)晏陽初華西實驗區(qū)珍貴檔案[N];光明日報;2012年
4 馬建強;晏陽初:跨進泥巴墻的教育家[N];中國教育報;2007年
5 張志;翟城鄉(xiāng)村試驗遇困局[N];今日信息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王輝;平民先生:晏陽初(實驗篇)[N];中國民族報;2013年
7 本報記者 王輝;平民先生:晏陽初(發(fā)展篇)[N];中國民族報;2013年
8 本報記者 王輝;平民先生:晏陽初(反思篇)[N];中國民族報;2013年
9 李占才;晏陽初與定縣平民教育實驗[N];保定日報;2006年
10 鄢烈山;平民教育家晏陽初的實踐與精神[N];南方周末;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張穎夫;晏陽初“平民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D];西南大學(xué);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金金;晏陽初、梁漱溟鄉(xiāng)村教育思想比較[D];河南師范大學(xué);2015年
2 劉禹墨;晏陽初平民識字教育思想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2015年
3 黃翔;平教會定縣實驗研究[D];中國青年政治學(xué)院;2016年
4 李麗;晏陽初中國特色鄉(xiāng)村平民教育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10年
5 劉衛(wèi);晏陽初農(nóng)民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2009年
6 翁靜;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08年
7 徐幔;晏陽初社會思想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xué);2009年
8 徐利穎;晏陽初平民思想及其實踐的當代意義[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08年
9 胡芬芳;晏陽初的農(nóng)村社區(qū)改造思想及其價值[D];浙江大學(xué);2010年
10 唐獻玲;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06年
,本文編號:17375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1737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