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大眾文化視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發(fā)布時間:2022-01-11 17:43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社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急劇的變革時期,而貫穿整個這個時期的最重大的社會事件莫過于改革開放。改革深刻變革了中國的社會調控和運行機制,社會結構開始趨于急劇分化并走向重新整合,新的組織形式、新的身份個體不斷出現(xiàn)。正是在以融價值觀念和準則規(guī)范于一體的社會體制的變革為中心的這一宏闊背景之中,思想政治教育更突顯其價值作用,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歷來被當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是團結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實現(xiàn)黨和國家各項任務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我們黨和社會主義國家的重要政治優(yōu)勢。而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也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它是人類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它是在觀念形態(tài)上反映政治和經濟的,它涵蓋了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而中國大眾文化作為當代公眾天天都可能接觸和體驗的一種文化形態(tài),在社會轉型過程中,它以其娛樂性、流行性和大眾參與性的特征,迅速占領著文化市場,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強烈的沖擊與挑戰(zhàn)。它的潮流正撥動著幾乎每個當代人的心弦,每日每時地和潛移默化地影響、甚至塑造人們的情感和思想。在這個網絡時代、信息化的時代、媒體的時代無不對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構成沖擊。并且現(xiàn)實中的太多...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轉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背景以及大眾文化的概述
1.1 轉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背景
1.1.1 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以及以世俗為主的大眾文化的興起
1.1.2 多元文化領域的復雜性
1.2 大眾文化的概述
1.2.1 大眾文化的界定
1.2.2 大眾文化的特征
1.2.3 大眾文化的多元互滲景觀
1.2.4 大眾文化的社會作用
1.3 大眾文化的影響以及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1.3.1 大眾文化的積極影響
1.3.2 大眾文化的消極影響
1.3.3 大眾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關系
第二章 大眾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的沖突及其原因分析
2.1 大眾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分析
2.1.1 大眾文化的多元性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統(tǒng)一性發(fā)生矛盾
2.1.2 大眾文化的功利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tài)性發(fā)生矛盾
2.1.3 大眾文化的感性與思想政治教育理性的斷裂
2.1.4 思想政治教育崇高性與大眾文化平庸化的矛盾沖突
2.1.5 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意識形態(tài)與大眾文化意識形態(tài)邊緣化的矛盾
2.1.6 思想政治教育灌輸性與大眾文化自發(fā)性的矛盾沖突
2.1.7 大眾文化價值選擇的多樣性與思想政治教育單一性的矛盾
2.2 造成大眾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矛盾沖突的主要原因
2.2.1 造成大眾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矛盾的外部因素
2.2.2 造成大眾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矛盾的內部因素
第三章 推進大眾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動,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3.1 大眾文化的發(fā)展必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3.1.1 以先進文化指導我國大眾文化的發(fā)展
3.1.2 通過大眾文化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通俗性和可接受性
3.1.3 通過大眾文化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實效性
3.1.4 推動大眾文化的產業(yè)性發(fā)展,形成文化人才的發(fā)展機制
3.2 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必須滲透到大眾文化的發(fā)展當中
3.2.1 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必須促進多元文化價值觀念的整合
3.2.2 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必須把握社會的共同精神基礎
3.2.3 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滿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發(fā)展的要求
3.2.4 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以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試論大眾文化在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積極意義[J]. 方敏.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教育版). 2007(02)
[2]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當代大眾文化之功能[J]. 劉愛琳. 咸寧學院學報. 2007(04)
[3]大眾文化對青年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應對[J]. 姜華. 道德與文明. 2007(04)
[4]大眾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構與整合[J]. 劉愛琳,王寅. 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7(03)
[5]大眾文化的批判與辯護——當代西方大眾文化理論述評[J]. 肖建華. 國外社會科學. 2007(01)
[6]廣告中的社會性別意識透析[J]. 潘文嵐.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6)
[7]大眾文化[J]. 趙勇. 外國文學. 2005(03)
[8]中國當代大眾文化的特質[J]. 林雪紅. 甘肅農業(yè). 2005(03)
[9]大眾文化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J]. 朱曉慧. 理論界. 2003(05)
[10]大眾文化的德育觀照[J]. 孫衛(wèi)衛(wèi). 江西社會科學. 2003(06)
本文編號:3583191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轉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背景以及大眾文化的概述
1.1 轉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背景
1.1.1 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以及以世俗為主的大眾文化的興起
1.1.2 多元文化領域的復雜性
1.2 大眾文化的概述
1.2.1 大眾文化的界定
1.2.2 大眾文化的特征
1.2.3 大眾文化的多元互滲景觀
1.2.4 大眾文化的社會作用
1.3 大眾文化的影響以及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1.3.1 大眾文化的積極影響
1.3.2 大眾文化的消極影響
1.3.3 大眾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關系
第二章 大眾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的沖突及其原因分析
2.1 大眾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分析
2.1.1 大眾文化的多元性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統(tǒng)一性發(fā)生矛盾
2.1.2 大眾文化的功利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tài)性發(fā)生矛盾
2.1.3 大眾文化的感性與思想政治教育理性的斷裂
2.1.4 思想政治教育崇高性與大眾文化平庸化的矛盾沖突
2.1.5 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意識形態(tài)與大眾文化意識形態(tài)邊緣化的矛盾
2.1.6 思想政治教育灌輸性與大眾文化自發(fā)性的矛盾沖突
2.1.7 大眾文化價值選擇的多樣性與思想政治教育單一性的矛盾
2.2 造成大眾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矛盾沖突的主要原因
2.2.1 造成大眾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矛盾的外部因素
2.2.2 造成大眾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矛盾的內部因素
第三章 推進大眾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動,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3.1 大眾文化的發(fā)展必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3.1.1 以先進文化指導我國大眾文化的發(fā)展
3.1.2 通過大眾文化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通俗性和可接受性
3.1.3 通過大眾文化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實效性
3.1.4 推動大眾文化的產業(yè)性發(fā)展,形成文化人才的發(fā)展機制
3.2 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必須滲透到大眾文化的發(fā)展當中
3.2.1 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必須促進多元文化價值觀念的整合
3.2.2 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必須把握社會的共同精神基礎
3.2.3 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滿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發(fā)展的要求
3.2.4 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以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試論大眾文化在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積極意義[J]. 方敏.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教育版). 2007(02)
[2]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當代大眾文化之功能[J]. 劉愛琳. 咸寧學院學報. 2007(04)
[3]大眾文化對青年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應對[J]. 姜華. 道德與文明. 2007(04)
[4]大眾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構與整合[J]. 劉愛琳,王寅. 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7(03)
[5]大眾文化的批判與辯護——當代西方大眾文化理論述評[J]. 肖建華. 國外社會科學. 2007(01)
[6]廣告中的社會性別意識透析[J]. 潘文嵐.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6)
[7]大眾文化[J]. 趙勇. 外國文學. 2005(03)
[8]中國當代大眾文化的特質[J]. 林雪紅. 甘肅農業(yè). 2005(03)
[9]大眾文化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J]. 朱曉慧. 理論界. 2003(05)
[10]大眾文化的德育觀照[J]. 孫衛(wèi)衛(wèi). 江西社會科學. 2003(06)
本文編號:35831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izhenglunwen/3583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