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倫理視閾下的紅色文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13 15:05
【摘要】:十九大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強大的精神指引,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紅色文化作為與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一道構成“文化自信”的具體內(nèi)容,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我國獨有的精神力量。紅色文化是在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和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之后,中國共產(chǎn)黨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xiàn)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奮斗歷程中所凝聚而成的文化結晶。紅色文化承載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偉大實踐,承載了黨的光輝歷史和光榮傳統(tǒng),承載了革命前輩的崇高精神和優(yōu)秀品質(zhì),承載了中國人民追求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弘揚紅色文化對于增強文化自信,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和綜合國力具有重要意義。紅色文化歷經(jīng)血與火的革命年代、風與與雨的建設年代和汗水與夢想的改革年代,在這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和獨特的奮斗歷程中,鑄就了具有豐富內(nèi)涵和民族特點的革命精神。從紅船精神到長征精神,從“兩彈一星”精神到焦裕祿精神,直至當代的載人航天精神、工匠精神等,歷久而彌新,它們之間前后銜接,一脈相承,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紅色文化體系,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堅定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匯聚中國力量,R嗔ν氖迪種泄。红色文化級了种x判愕拇澄幕
本文編號:2792163
本文編號:27921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izhenglunwen/279216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