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為本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D6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燦新;;“以人為本”是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根基——“以人為本與中華民族凝聚力”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J];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2 毛維軍;;“兩型社會”的文化探微——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視角[J];黨史博采(理論);2011年07期
3 許寶瑩;;中國共產(chǎn)黨“以人為本”價值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研究[J];傳承;2011年17期
4 鄭越;吳鳳剛;;從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的角度論以人為本[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年06期
5 白鳳海;;以行動詮釋以人為本[J];城市開發(fā);2011年15期
6 郭巍;;構(gòu)建以人為本警察文化[J];改革與開放;2011年16期
7 李先倫;張子禮;;人本憲政:中國未來的憲政走向[J];理論月刊;2011年09期
8 陽望平;;社會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08期
9 陸建國;;堅持以人為本 構(gòu)建和諧企業(yè)[J];工會博覽;2011年09期
10 ;征婚[J];解放軍生活;2011年0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玉香;;人本理念與人本環(huán)境研究[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袁貴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A];第八屆暨第七屆全國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李俊;;各科之間的和諧與教師的成長[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4 何植民;;以人為本:新時期我國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的核心價值取向[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劉建軍;李翠華;;建設新農(nóng)村應貫徹以人為本的執(zhí)政理念[A];湖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6 李慧;;淺談加強統(tǒng)計文化建設的必要性[A];山東省煤炭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朱晟利;;再談以人為本的教育[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07年
8 許友順;;以人為本 成就師生 打造品牌——現(xiàn)代學校管理的思考與實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9 翁曉琴;;構(gòu)建以人為本服務模式的探討[A];福建省圖書館學會2008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覃愛珍;;在新形勢下實施以人為本的護理管理[A];全國精神科護理學術(shù)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邊東書、孟翔;以人為本 謀求跨越[N];河北日報;2010年
2 何來慶 瀟湘技師學院黨委副書記;以人為本的內(nèi)涵與現(xiàn)實意義[N];永州日報;2009年
3 韋孝疇 陳輝;正確理解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N];閩東日報;2010年
4 中共溫州市委黨校教授 金勇興;以人為本的新理念[N];溫州日報;2009年
5 袁占亭;對“以人為本”的一點認識[N];光明日報;2005年
6 甄雪虹;新聞報道中人本思想芻議[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7 王愛紅 賈南寧;傳承齊文化人本思想 培育以人為本企業(yè)文化[N];淄博日報;2009年
8 王春梅 正安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疾控工作中如何體現(xiàn)以人為本[N];遵義日報;2009年
9 周家才;堅持以人為本[N];吉林日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谷尚輝 朱小兵;以人為本 改善民生[N];臺州日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艷玲;論“以人為本”[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2 何士青;以人為本與法治政府建設[D];武漢大學;2005年
3 逯改;生命權(quán)及其保障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4 皮慶侯;孫中山民生主義倫理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5 高宗澤;論以人為本的人才觀[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張富文;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中國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7 郭鳳志;德育文化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山鳴峰;人本與效率[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徐秦法;社會治理中的信仰價值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10 童靜菊;生本理念下高校學生工作體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海礁;西方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2 張富文;馬克思的人本思想及其現(xiàn)代意蘊[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3 馮麗;傳統(tǒng)“和”思想的人本意蘊及當代價值[D];延邊大學;2008年
4 徐健一;以人為本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理念[D];黑龍江大學;2007年
5 王中原;西方人本主義與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D];延邊大學;2007年
6 孫媛;陳云以人為本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7 姜言言;以人為本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本質(zhì)[D];黑龍江大學;2007年
8 王傳民;中國共產(chǎn)黨“以人為本”執(zhí)政理念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9 姬曉慧;當代中國法律正義的人本基礎(chǔ)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0年
10 吳穎;“以人為本”的管理智慧及其現(xiàn)代價值研究[D];蘇州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7557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izhenglunwen/2755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