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推動文化自信培育問題探究
本文關(guān)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自信 文化自覺 出處:《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教育活動從來都是文化傳承和文化創(chuàng)新的重要途徑,是匯聚文化力量、創(chuàng)生文化資源的重要源泉。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承擔著文化傳承的使命,同時還是一個自覺地文化創(chuàng)生的過程,是培育高度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和方式;诖,厘清思想政治教育與培育文化自信的內(nèi)在邏輯關(guān)系,立足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中面臨的文化解釋力和文化感召力困境,將培育文化自信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戰(zhàn)略考量并融入其教育全過程全視野,有助于提升教育主體的文化自覺性,為培育高度的文化自信開辟路徑,為實現(xiàn)精神構(gòu)建和人格鑄塑奠定基礎。
[Abstract]:Educational activities have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way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cultural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converging cultural forces and creating cultural resourc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ot only bears the mission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a process of consciously creating culture, which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high cultural confidence. Based on this, the inherent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clarified. Based on solving the dilemma of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and cultural appeal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brought into the strategic conside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ntegrated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the educational subject, open the way for cultivating the high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piritual construction and the molding of personality.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
【分類號】:D64
【正文快照】: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的講話中強調(diào):“堅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就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兩次將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云杉;;文化自信:傳承、開放與超越[J];理論學習;2010年10期
2 周娟;;在文化自信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學習月刊;2014年08期
3 郭星;;“三個自信”——農(nóng)民群眾文化自信建構(gòu)的重要保證[J];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2014年02期
4 杜平;;中國人需要文化自信[J];東方養(yǎng)生;2011年06期
5 張雷聲;;文化自覺、文化自信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年01期
6 鄧清波;;文化自信需要權(quán)力自律[J];學習月刊;2014年09期
7 蔣朝莉;李凌;;以高度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J];探索;2013年01期
8 孫茂新;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耐心細致[J];求是;2000年04期
9 李現(xiàn)曾,王鳳英;思想政治教育與現(xiàn)時代三題[J];探索;2000年02期
10 王勤;試論思想政治教育發(fā)揮作用的幾個社會條件[J];探索;2000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松峰;;加強和改進教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幾點思考[A];河南省煙草學會2008年學術(shù)交流獲獎論文集(下)[C];2008年
2 熊繼文;;試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A];宜春市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許克毅;曹凱松;;思想政治教育評估中若干理論問題的探討[A];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電子教育研究論文集[C];2004年
4 林燕;陳玉民;;探索網(wǎng)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A];海南省“人才發(fā)展與榮辱觀建設”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李志軍;;寬容——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新理念[A];社會進步與人文素養(yǎng)——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06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6年
6 段文靈;;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在邏輯關(guān)系辯證[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07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7年
7 余俊;;試論思想政治教育系統(tǒng)管理的內(nèi)容和原則[A];輝煌的歷程——紀念建國50周年學術(shù)研究文集[C];1999年
8 楊遠旺;;論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國家軟實力中的作用[A];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問題研究——重慶市研究生馬克思主義論壇論文集[C];2010年
9 國巧梅;;論思想政治教育的群體功能[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李龍強;;論思想政治教育的轉(zhuǎn)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階段性成果集(華北卷)[C];201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省文史研究館館長 盧美松;福建精神表現(xiàn)的是文化自信[N];福建日報;2011年
2 本報特派北京記者 肖歡歡;中國人要有文化自信[N];廣州日報;2012年
3 記者 種筱娜 付洪軍;增強責任擔當 堅定文化自信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N];珠海特區(qū)報;2014年
4 劉正銘;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點[N];廣西日報;2005年
5 解放軍報記者 董強 本社記者 曹智;全軍和武警部隊大力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報;2000年
6 李毅;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N];人民日報;2007年
7 樂清市委黨校 謝安民;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雙重內(nèi)涵[N];溫州日報;2007年
8 教育部政策研究與法制建設司 范緒鋒;追問思想政治教育“元”問題[N];中國教育報;2008年
9 東北師范大學教授 王立仁;如何評價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N];中國教育報;2008年
10 徐志宏;探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nèi)涵[N];光明日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祖國華;思想政治教育審美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理論探要[D];上海大學;2010年
3 王新剛;思想政治教育物質(zhì)環(huán)境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陳華洲;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5 邵獻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jīng)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段建斌;人的存在與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體維度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隋寧;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結(jié)構(gòu)”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孫慶民;思想政治教育與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10 張宏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環(huán)境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國英;解構(gòu)大眾文化視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D];山西大學;2008年
2 劉保;論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領域的拓展[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07年
3 鄭建松;試論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作用[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4 王志萍;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5 李明;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學術(shù)性[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6 黃國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gòu)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7 馬雯;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性及其實現(xiàn)[D];長安大學;2009年
8 郭春華;建國初期中國共產(chǎn)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述評(1949-1957)[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9 叢琳;國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及對中國的啟示[D];沈陽航空工業(yè)學院;2010年
10 曾民;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轉(zhuǎn)型同構(gòu)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0年
,本文編號:14649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izhenglunwen/1464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