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中國東部候鳥禽流感病毒分離與鑒定
發(fā)布時間:2017-09-10 03:48
本文關鍵詞:2014年度中國東部候鳥禽流感病毒分離與鑒定
更多相關文章: 禽流感病毒 野生鳥類 致病性 傳播性 紅細胞
【摘要】:禽流感病毒屬于正粘病毒科,是單股、負鏈、分節(jié)段RNA病毒。野生鳥類是禽流感病毒的自然貯存宿主,因此候鳥遷徙為禽流感病毒的傳播、感染以及變異重組提供有利條件。開展候鳥禽流感病毒監(jiān)測不僅可以更好的闡明禽流感病毒在其自然宿主中的流行病學情況還能為人類流感暴發(fā)預警工作提供重要參考。本研究先后從我國吉林省、遼寧省、河北省、上海、浙江省等中國東部地區(qū)采集多種候鳥拭子、糞便、組織等樣品8760份,共分離到禽流感病毒29株,包括H4N6、H5N1、H5N6、H5N8、H9N2、H9N7、H13N6、H13N8等亞型,并對這些野鳥源的禽流感病毒分離株相關生物學特性進行了分析。H5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分離株序列分析表明H5N1亞型禽流感病毒為2.3.2.1譜系,H5N6、H5N8亞型禽流感病毒均為近幾年來新變異的2.3.4.4譜系;H13亞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為歐亞譜系和北美譜系重組毒。小鼠致病性實驗表明,H5N1(I192)禽流感病毒不僅能引起小鼠體重明顯下降甚至部分小鼠死亡,能夠小鼠肺臟中進行有效復制,而H4N6、H9N7、H13N8等亞型對小鼠體重無明顯影響也不能在小鼠肺臟中進行有效復制。豚鼠間傳播能力評估實驗表明僅H5N1亞型禽流感病毒能夠在豚鼠間進行低效傳播以外,H9N7、H13N8等亞型均不能在豚鼠間傳播。家禽感染實驗表明,表明我國次發(fā)現(xiàn)的H13N6亞型禽流感病毒不能在雞體內(nèi)進行有效復制和傳播。以上結(jié)果表明H5亞型不僅對哺乳動物具有高致病性,而且還可在哺乳動物模型間水平傳播,可能給人類健康構(gòu)成嚴重威脅;H13亞型禽流感病毒尚未獲得從,
本文編號:8245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8245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