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與中紅側溝繭蜂求偶和寄主定位相關的蟲體揮發(fā)性成分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16 08:52
  中紅側溝繭蜂Microplitis mediator(Haliday)是一種獨棲性寄生蜂,隸屬于膜翅目Hymenoptera、繭蜂科Braconidae、小腹繭蜂亞科Microgastrinous、側溝繭蜂屬Microplitis,是鱗翅目害蟲,棉鈴蟲Helicoverpa armigera、粘蟲 Mythimna separata、甘藍夜蛾Mamestra brassicae等的天敵昆蟲。隨著中紅側溝繭蜂化學通訊機制的研究,與中紅側溝繭蜂生理行為相關的信息化合物被不斷鑒定出來。信息化合物在寄主定位、寄主識別、求偶、交配等生理行為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是中紅側溝繭蜂進行種內和種間識別的主要手段。性信息素在寄生蜂兩性識別和求偶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可引起一系列的求偶行為。目前的研究表明,中紅側溝繭蜂利用受蟲害植物的揮發(fā)物尋找交配地點,而性信息素尚未被發(fā)現(xiàn)。寄主昆蟲的體表揮發(fā)物被認為在中紅側溝繭蜂寄主定位過程中起引誘作用,粘蟲作為中紅側溝繭蜂的寄主昆蟲,其所含的化學信息物質尚未被鑒定。利用氣相色譜-觸角電位聯(lián)用儀(GC-EAD)、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GC-MS)、觸角電位儀(EAG)以及“Y”... 

【文章來源】:河北農業(yè)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與中紅側溝繭蜂求偶和寄主定位相關的蟲體揮發(fā)性成分的研究


圖3中紅側溝繭蜂雌蜂對丨齡(A)、2齡(B)、3齡(C)、4齡(I))和5齡(丨i)粘蟲幼蟲體表提取物的??GC-丨Ml)反應??l;ig.?3?GC-K?AD?responses?ofthe?antennae?of?female?M.mediator?to?the?extract?o?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管氏腫腿蜂的交配行為[J]. 羅麗林,李莉.  昆蟲學報. 2018(05)
[2]釋放中紅側溝繭蜂對玉米、辣椒田棉鈴蟲的防治效果[J]. 劉文旭,馬愛紅,路子云,冉紅凡,李建成.  應用昆蟲學報. 2018 (01)
[3]煙蚜繭蜂的交配行為研究[J]. 柏天琦,楊碩媛,谷星慧,計思貴,張宏瑞,張立猛.  南方農業(yè)學報. 2017(09)
[4]短梳角野螟寄生蜂-螟蛉絨繭蜂的生物學特性[J]. 李小敏,劉君昂,歐陽博文,董文統(tǒng),何苑皞,周國英.  植物保護. 2016(06)
[5]斜紋夜蛾側溝繭蜂研究現(xiàn)狀及生防應用[J]. 趙怡霈,朱華珺,黃國華.  長江蔬菜. 2015(22)
[6]茶尺蠖絨繭蜂的趨色性及對茶梢信息物質的趨性[J]. 李金珠,韓善捷,韓寶瑜.  貴州農業(yè)科學. 2015(10)
[7]與中紅側溝繭蜂生境與寄主定位相關的玉米及棉鈴蟲幼蟲體表揮發(fā)性成分的提取與鑒定[J]. 石慶型,羅慶懷,趙龍,周正湘,何廣全,韋衛(wèi).  昆蟲學報. 2015(03)
[8]紅火蟻告警信息素的GC-EAD分析[J]. 劉先福,陳立,李俊凱.  生物安全學報. 2014(02)
[9]昆蟲觸角電位(EAG)及其與氣譜聯(lián)用(GC-EAD)技術[J]. 黃翠虹,李靜靜,周琳,閆鳳鳴.  應用昆蟲學報. 2014(02)
[10]中紅側溝繭蜂嗅覺受體MmedOr2基因的克隆及組織表達譜[J]. 馬龍,王山寧,路子云,劉澤文,張永軍,郭予元.  中國生物防治學報. 2014(01)

博士論文
[1]斜紋夜蛾側溝繭蜂應用生態(tài)學研究[D]. 嚴珍.海南大學 2016
[2]中紅側溝繭蜂生物學特性及在新疆棉田釋放對棉鈴蟲的控制效果研究[D]. 李建成.中國農業(yè)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松褐天牛腫腿蜂的寄主定位機制[D]. 周長祥.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6
[2]蚧蟲蟲體揮發(fā)物對天敵瓢蟲的引誘效應[D]. 李偉.山西大學 2016
[3]胸窗螢雌性的閃爍信號和性信息素在求偶中的作用研究[D]. 劉全.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3
[4]黑刺粉虱細蜂對黑刺粉虱蟲體及其與茶樹揮發(fā)物的行為和觸角電生理反應[D]. 趙曉英.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0
[5]白蠟吉丁嚙小蜂生物學特性及寄主定位研究[D]. 高宇.東北林業(yè)大學 2009
[6]棉鈴蟲齒唇姬蜂生物學研究[D]. 苑士濤.河北農業(yè)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08577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08577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d5f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