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不同外源物質處理對馬藍生理特性以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8-01-28 08:31

  本文關鍵詞: 馬藍 外源物質 生理特性 有效成分 出處:《福建農林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馬藍是一種藥用功效豐富的中草藥,根莖葉均可入藥,是福建省的道地藥材。其有效成分吲哚類生物堿,是植物次生代謝的產物。而吲哚類生物堿的代謝途徑是莽草酸途徑。利用外源物質不僅可以促進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而且調節(jié)植物的代謝尤其是次生代謝。乙烯利作為一種逆境激素,IAA作為一種生長素,色氨酸作為IAA的合成前體,對吲哚合成有著重要的影響。試驗選取這三種外源物質,配制為不同濃度,對馬藍葉片進行噴施,探討出不同外源物質處理的差別以及最佳濃度,以期研究出有效提高有效成分的措施和方法。實驗結果如下:1.不同濃度乙烯利處理對馬藍生理特性的影響對馬藍葉片進行不同濃度乙烯利處理后,葉綠素a和葉綠素b含量,以及葉綠素a+b含量均表現(xiàn)出了顯著的抑制作用;且處理濃度與葉綠素含量之間呈負相關。250、500、750、1000mg/L處理下在第3d時葉綠素含量分別低于對照2.4%、13.6%、35%、36.6%。不同濃度乙烯利的處理,對馬藍可溶性糖的含量呈現(xiàn)出抑制-促進-抑制的作用,且250mg/L的濃度處理下,此規(guī)律最為顯著;對馬藍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響,低濃度處理呈現(xiàn)出先抑制后促進的作用,高濃度的處理呈現(xiàn)出先促進后抑制的作用。不同濃度的乙烯利處理均對馬藍葉片SOD的活性表現(xiàn)出了抑制的作用。低濃度的乙烯利處理(250mg/L-500mg/L)對POD活性的影響表現(xiàn)出先抑制后促進的作用,高濃度的乙烯利處理(750mg/L-1000mg/L)對POD活性的影響表現(xiàn)出先促進后抑制的作用,不同濃度處理下,CAT活性均呈現(xiàn)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處理6d后CAT活性維持了較高的水平。2.不同外源物質處理對吲哚合成路徑相關酶活性影響1000mg/L乙烯利處理對馬藍色氨酸合酶(TSB)活性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在500mg-750mg/L濃度乙烯利處理下,6d和9d后能夠有效提高色氨酸脫羧酶(TDC)的活性。1000mg/L乙烯利處理在6d與9d后的鄰氨基苯甲酸合成酶(AS)活性最高,分別是對照的1.48、1.25 倍。20mg/L IAA與200mg/L色氨酸的處理均在處理3d后對馬藍TSB活性有顯著的促進作用。200mg/L色氨酸處理3d后TDC活性最高,高于對照18%,而IAA對TDC活性具有抑制作用。IAA與色氨酸的處理下,馬藍AS活性均顯著下降。3.不同外源物質處理對馬藍有效成分含量的影響750mg/L濃度乙烯利處理9d后,靛藍含量達到最高值,高于對照34.7%;500mg/L濃度乙烯利處理6d后靛藍含量比對照高出25.7%,這兩種濃度乙烯利的處理下有利于馬藍靛藍含量的增加。500mg/L濃度乙烯利處理下的馬藍靛玉紅含量表現(xiàn)出了較高的水平,在第3d、第6d、第9d均高于對照,且隨著處理時間的延長,含量也隨之增加,分別是對照的1.47、2.56、3.11倍。色氨酸處理有利于促進馬藍靛藍含量的增加。200mg/L濃度處理比600mg/L處理效果更加顯著,200mg/L處理第3d、第6d、第9d靛藍濃度分別是對照的1.06、1.21、1.24倍。20mg/L IAA處理6d后,靛藍含量高于對照7%,靛玉紅含量在第3d、第6d以及第9d分別為對照的1.2、1.37、1.21倍。
[Abstract]: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ethephon on POD activity were studied .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ethephon on POD activity were studied .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農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S567.23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錢旭;于可濟;袁冠紳;楊航宇;潘秋紅;朱保慶;;植物中鄰氨基苯甲酸合成酶的研究進展[J];熱帶生物學報;2015年04期

2 黃偉;陳海燕;;板藍根有效成分抗病毒研究進展[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15年01期

3 宋毓雪;胡靜潔;陳慶富;黃凱豐;;噴施外源激素對苦蕎籽粒產量和黃酮含量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2014年05期

4 覃軍;陳奕龍;張丹雁;曹曼;;不同光照條件對南大青葉(馬藍葉)中靛玉紅含量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4年01期

5 蘇麗芳;林文俊;陳世品;陳明久;陳輝;劉玉寶;;外源IAA對油茶芽苗砧嵌合體愈合的效應[J];福建林業(yè)科技;2012年03期

6 寧書菊;張英嬌;林建勇;魏道智;;光強對福建馬藍光合特性的影響[J];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2012年07期

7 王家利;劉冬成;郭小麗;張愛民;;生長素合成途徑的研究進展[J];植物學報;2012年03期

8 楊成梓;劉小芬;范世明;;藥用植物馬藍的資源調查研究[J];中國現(xiàn)代中藥;2012年03期

9 高彬;曹翠玲;李濤;;乙烯對低磷脅迫下大豆根形態(tài)和生理特性的影響[J];大豆科學;2012年01期

10 李媛媛;;乙烯利處理對黃瓜農藝性狀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3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寧倩;IAA對水稻苗期生理特性和N、P養(yǎng)分吸收利用的影響[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年

2 龔小貴;不同濃度茉莉酸甲酯對馬藍生理與蛋白質的影響[D];福建農林大學;2011年

3 劉沖;海水脅迫下外源色氨酸對長春花生物堿代謝及細胞超微結構的影響[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9年

4 杜沛欣;馬藍(南板藍根)的生物學特性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

本文編號:147026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47026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887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