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外源糖漿甄別技術及應用探析
本文關鍵詞:蜂蜜外源糖漿甄別技術及應用探析
更多相關文章: 蜂蜜鑒別 EA-IRMS LC-IRMS δ~(13)C
【摘要】:目前市場上蜂蜜摻假現(xiàn)象十分嚴重。本文使用了元素分析-同位素質(zhì)譜法、薄層色譜法、液相色譜示差折光法以及液相色譜-同位素質(zhì)譜法分別對62個蜂蜜樣品進行真實性鑒別,以達到更加準確的蜂蜜真實性鑒別結果。(1)使用元素分析-同位素質(zhì)譜法(EA-IRMS)檢測蜂蜜樣品時,有12個蜂蜜樣品判定為摻假蜂蜜樣品,占總體蜂蜜樣品的19.35%。目前的EA-IRMS方法無法進行商品蜜的C3摻假鑒定,因為蜂蜜中絕大成分為糖類,而C3植物糖的同位素和蜂蜜總糖的同位素非常接近,如果摻入C3植物糖,蜂蜜中同位素變化基本不大。(2)使用薄層色譜法檢測蜂蜜樣品時,有16個蜂蜜樣品呈陽性,為摻假蜂蜜,占總體蜂蜜的25.8%。本實驗方法主要是針對摻有淀粉糖漿類的蜂蜜樣品,是利用了蜂蜜中糖的成分與由淀粉轉(zhuǎn)化的異果化糖中的糖成分不同的原理,可以把這類糖分離出來,在顯色板上顯色。但薄層色譜法在實驗的實際操作中,步驟繁瑣,花費的實驗時間長,且結果靠顏色判斷,有時顏色接近時靠肉眼確實難以判斷,容易出現(xiàn)誤差。(3)使用液相色譜示差折光法檢測蜂蜜時,檢測出了4種蜂蜜樣品存在摻假,占總體蜂蜜樣品的6.45%。此方法為國標法,雖然操作方便,步驟簡單,但檢出率太低,在目前蜂蜜摻假的嚴峻形式下,已經(jīng)難以起到有效的檢測作用。(4)利用液相色譜-同位素質(zhì)譜法(LC-IRMS)來檢測蜂蜜樣品時,結果發(fā)現(xiàn)30份存在摻假摻雜,占蜂蜜總數(shù)的51.61%。該方法實現(xiàn)了蜂蜜中各種糖組分如果糖(Fru)、葡萄糖(Glu)、二糖和三糖等δ~(13)C的分離與分析,可進行添加了C3糖漿的摻假鑒定,大大提高了蜂蜜摻假的檢測能力。實驗結果表明新近發(fā)展的液相色譜-同位素質(zhì)譜法(LC-IRMS)對蜂蜜摻假的檢出率遠高于其他3種,目前市場上摻假摻雜主要以添加碳-3植物源轉(zhuǎn)化產(chǎn)物和淀粉糖漿為主,應加強對這類摻假的監(jiān)控管理。綜合上述4種檢測蜂蜜方法的結果,發(fā)現(xiàn)在總體62種蜂蜜樣品中共有38種蜂蜜樣品存在摻雜摻假,占總體蜂蜜的61.29%,說明現(xiàn)在蜂蜜市場摻假現(xiàn)象十分嚴重。聯(lián)合多種蜂蜜的檢測方法,結合多組分多指標來綜合分析鑒定蜂蜜的真實性是將來鑒定蜂蜜真實性的發(fā)展方向。
【學位授予單位】:湖北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S896.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郭波莉;魏益民;潘家榮;;同位素溯源技術在食品安全中的應用[J];核農(nóng)學報;2006年02期
2 邢光熹;;同位素自然豐度變異及其在環(huán)境污染研究中的應用[J];原子能農(nóng)業(yè)譯叢;1981年02期
3 李鑫;陳小珍;劉柱;蔣鑫;張東雷;;同位素比率質(zhì)譜技術對蜂蜜摻假的鑒別[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13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耘;唐茂;劉琪;曹曉斌;;多元素同位素基團方法的理論基礎初探[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2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輝永慶;龍素群;林濤;;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zhì)譜測量同位素的技術進展[A];第二屆全國核技術及應用研究學術研討會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張宏福;湯艷杰;趙新苗;楊岳衡;;非傳統(tǒng)同位素體系在地幔地球化學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其前景[A];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學術論文匯編(第五卷)[C];2008年
4 D.Juchelka;A.Hilkert;M.Krummen;;Isotope Ratio Monitoring-LC/MS (IRM-LC/ MS):New Applications[A];2005年全國無機質(zhì)譜、同位素質(zhì)譜和質(zhì)譜儀器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5年
5 李潮峰;林楊挺;郭敬輝;李秋立;李向輝;李獻華;;熱電離質(zhì)譜法超高精度測定~(142)Nd/~(144)Nd同位素比[A];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屆(2010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11年
6 吳福元;李獻華;鄭永飛;高山;;Lu-Hf同位素體系及其巖石學應用[A];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學術論文匯編(第二卷)[C];2008年
7 周國慶;朱鳳蓉;李梅;俞江;張佳媚;萬可友;董宏波;;鈾干擾下超微量钚同位素比的ICP-MS測定[A];第七屆全國核化學與放射化學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蘇小四;林學鈺;廖資生;王金生;;黃河水的同位素研究[A];中國科協(xié)2001年學術年會分會場特邀報告匯編[C];2001年
9 陳道公;倪濤;謝烈文;;大別地體變質(zhì)巖石中鋯石Lu-Hf同位素基本特征[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1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楊岳衡;張宏福;謝烈文;劉穎;祁昌實;涂湘林;;華北克拉通中、新生代典型火山巖的巖石成因:Hf同位素新證據(jù)[A];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論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日科學家稱月球上存在地球早期物質(zhì)[N];光明日報;2005年
2 曹麗君;早期地球物質(zhì)月球上“安了家”?[N];新華每日電訊;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杜晨;鎘同位素分析及其古海洋環(huán)境指示意義[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15年
2 陳天宇;中北太平洋深水放射成因釹—鉛—鉿同位素物源與演化[D];南京大學;2015年
3 宋世明;廣東大降坪和大寶山硫化物礦床多元同位素與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示蹤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4 郭波莉;牛肉產(chǎn)地同位素與礦物元素指紋溯源技術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07年
5 高曉峰;東北地區(qū)中生代火成巖Sr-Nd-Pb同位素填圖及其對區(qū)域構造演化的制約[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07年
6 李杰;Re-Os同位素的MC-ICPMS分析測試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峨眉山二疊紀苦橄巖研究中的應用[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07年
7 王福剛;同位素技術在黃河下游懸河段(河南段)水循環(huán)特征研究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06年
8 許博超;天然鐳同位素富集和測定方法及對河口混合過程的示蹤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楊雪;Os同位素標準物質(zhì)的研制[D];青島科技大學;2016年
2 姜曉華;r-Ⅱ星鋇元素的奇同位素比例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年
3 陳亞威;蜂蜜外源糖漿甄別技術及應用探析[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7年
4 王瑩瑩;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zhì)譜準確測量鋅、硒同位素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3053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305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