蕓薹生鏈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AbSte12基因的鑒定及功能研究
本文關鍵詞:蕓薹生鏈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AbSte12基因的鑒定及功能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蕓薹生鏈格孢 轉錄因子 AbSte12 調控基因
【摘要】:蕓薹生鏈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對環(huán)境與寄主有很強的適應性,廣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常引起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此外,蕓薹生鏈格孢也是世界上許多地區(qū)的氣源性致病源,已經成為日益公認的導致哮喘、致命性哮喘惡化的危險因素。早期研究顯示,FUS3/KSS1-MAPK信號途徑在蕓薹生鏈格孢致病過程中起到重要的調控作用,但對于其下游轉錄因子STE12的功能、作用機理及調控基因尚不清楚。本研究主要以蕓薹生鏈格孢菌(A.brassicicola)為對象,通過構建AbSte12基因缺失突變體(ΔAbSte12)、AbSte12基因互補體(C),與野生菌(Wild-type,WT)對比研究,進而深入了解轉錄因子STE12的生物學功能,分析其下游靶標基因,探索其調控機制。主要結果如下:1.AbSte12基因的生物信息學分析。以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te12(NP_011952.1)和大麥網斑病菌(Pyrenophora teres f.teres)的一個同源基因(XP_003303640.1)為查詢,在已構建的蕓薹生鏈格孢基因組數(shù)據(jù)庫中進行本地比對,找到A.brassicicola中Ste12的同源基因,命名為AbSte12。設計特異性引物從蕓薹生鏈格孢菌中成功擴增AbSte12基因DNA及cDNA,該基因全長2364bp,含有3個內含子,cDNA 2091bp,編碼696個氨基酸。DNAMAN分析顯示Ab Ste12與不同Ste12-like基因氨基酸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通過SMART預測網站對A.brassicicola Ste12氨基酸序列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該基因與其他多數(shù)Ste12-like基因編碼的氨基酸序列N末端都具有典型的Ste-homolog結構域,C末端包含兩個C2H2的鋅指結構域,而后者在釀酒酵母中不存在。利用MEGA6.0分析不同Ste12-like基因系統(tǒng)進化關系,顯示A.brassicicola AbSte12與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Ste12、菌核雪腐病菌(Sclerotinia borealis)Ste12親緣關系最近。2.ΔAbSte12突變體的構建。構建AbSte12打靶載體A+M+B,獲取A.brassicicola原生質體并通過PEG介導進行轉化,在含有潮霉素的培養(yǎng)基上篩選出轉化子,設計特異性引物通過普通PCR驗證篩選,得到ΔAbSte12突變體。此外,通過Southern雜交技術驗證為潮霉素磷酸轉移酶基因單拷貝插入ΔAbSte12突變體。3.AbSte12基因的功能研究。在菌落表型、分生孢子的形成、致病力以及菌絲穿透能力等方面對比分析ΔAbSte12突變體與野生菌的差異。結果發(fā)現(xiàn)ΔAbSte12突變體在PDA培養(yǎng)基上生長速度減緩且不能產生成熟分生孢子。采用離體葉片接種法接種油菜葉片,ΔAbSte12突變體不能侵染葉片組織,致病力喪失。此外,利用覆有滅菌玻璃紙的PDA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ΔAbSte12突變體及野生菌,發(fā)現(xiàn)ΔAbSte12突變體不能穿透玻璃紙再次生長。構建互補體后,其生物學性狀等均恢復到野生菌水平。由此可以推測,在蕓薹生鏈格孢菌中,AbSte12基因參與調控菌絲營養(yǎng)體生長、分生孢子的形成、穿透力以及致病性。4.AbSte12基因下游部分調控基因的鑒定。利用Real time PCR技術對ΔAbSte12突變體及野生菌cDNA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初步證實轉錄因子Ab Ste12的部分下游調控基因為AbBud8、Ab Bem1、AbPck1、Ab Chs7、AbSho1、AbPrm2。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S432.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葉文武;李愛寧;王曉莉;王源超;;大豆疫霉MAPK基因的鑒定與轉錄分析[J];植物病理學報;2016年03期
2 張運峰;張淑紅;范永山;董金皋;;Ste12基因對玉米大斑病菌滲透脅迫的調控作用[J];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6年02期
3 陳瑩;柳李旺;謝學文;孟霖;劉博;王曉武;李寶聚;武劍;;白菜黑斑病抗性鑒定及QTL定位[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3年24期
4 張長志;李坡;谷守芹;鞏校東;楊陽;范鈺;田蘭;張曉玉;韓建民;董金皋;;玉米大斑病菌轉錄因子StSte12的表達特性分析及其調控基因的篩選[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3年08期
5 魏薇;李凡;陳海如;;利用重疊延伸PCR技術擴增長片段DNA[J];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S1期
6 王風敏;張魯剛;劉靜;張華敏;惠麥俠;張明科;;春夏大白菜黑斑病病原鑒定和抗性鑒定方法比較[J];植物保護學報;2007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丁磊;水稻紋枯病菌蛋白質互作網絡模型的建立及致病轉錄因子STE12的克隆與功能驗證[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4年
2 徐后娟;長柄鏈格孢(Alternaria longipes)蛋白激酶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魏青綠;蝗綠僵菌STE轉錄因子MaSte12基因的功能研究[D];重慶大學;2016年
2 劉甜甜;蕓薹生鏈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AbSte5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5年
3 祝春曉;蕓薹生鏈格孢AbPbs2基因功能及下游MAPK錨定作用位點的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5年
4 金程凡;油菜上鏈格孢菌的分離、鑒定、致病力比較及藥劑篩選[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4年
5 吳敏;玉米大斑病菌MAPK級聯(lián)途徑中StSTE12基因的克隆與功能分析[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2年
6 周端詠;香蕉枯萎病菌Fostel2基因的功能研究[D];海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2920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292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