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新聞專業(yè)大學生的校園生活(1921-1937)
發(fā)布時間:2020-12-14 09:18
20世紀20-30年代,隨著中國報界的職業(yè)化進程,中國高等新聞教育逐漸步入正軌。在各大院校中,新聞學子開始嶄露頭角。本文在新聞職業(yè)化的視野下,通過考察新聞專業(yè)學生的校園學習和生活,以研究民國新聞教育的情況及新聞思想的發(fā)展脈絡,兼及當時的學生運動和社會思潮。在20世紀20年代新聞專業(yè)主義發(fā)展和30年代“國難”背景下,新聞學子在校園內(nèi)接受“通才”教育,廣泛地涉獵其他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的基礎知識。同時,在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的理念下,一方面,成為新聞批評者,結(jié)合自身的理論學習和實習見聞,在各種刊物上發(fā)表對于國內(nèi)報紙改良的意見。另一方面,注重實踐,在校內(nèi),編輯出版實習報刊,剪報、校對、采訪、寫作、編輯、排版以及廣告、發(fā)行,甚至售賣均由學生擔任。在校外,或作為社會報刊的實習記者、特聘記者,或采寫校園新聞向報社雜志投稿。新聞學子在校園內(nèi)的著裝、言談和生活方式受記者職業(yè)文化影響,男生往往著筆挺的西裝,而女生則傾向于干練簡潔的穿搭。學生們熱衷體育活動,積極鍛煉身體,常參加各類比賽和運動會,主要也源于新聞界對外勤記者的身體要求,以及報紙對體育新聞的重視。新聞學子大多有上進心且自律,校園生活大部分時間在圖書館...
【文章來源】: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復旦大學新聞學系全體同學攝影(1929年秋季)239
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96圖1:復旦大學新聞學系全體同學攝影(1929年秋季)239圖2:復旦大學新聞學系全體攝影(1934年秋)240239本系全體同學攝影(十八年秋季)[J].復旦大學新聞學系紀念刊,1930,(紀念刊),26.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復旦大學新聞學系的孕育、創(chuàng)建與早期建設(1924—1931)[J]. 梁德學,馬凌. 新聞大學. 2019(10)
[2]領風氣之先,開多源以用,探新徑——復旦大學的傳播學研究[J]. 黃旦,李曉榮. 新聞大學. 2019(10)
[3]復旦新聞與中國新聞史學科建設[J]. 黃瑚. 新聞大學. 2019(10)
[4]民國時期公共關系的布道者與踐行者:梁士純生平考述[J]. 王曉樂,趙波.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19(07)
[5]百年回望:論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發(fā)展歷程及其特點[J]. 鄧紹根,李興博. 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9(06)
[6]新聞專電:傳播技術與職業(yè)技能——以民國早期為視界[J]. 田中初,沈勇.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19(05)
[7]民國新聞記者明星制度的形成與影響——以1920-30年代上海新聞記者“四大金剛”為中心的討論[J]. 路鵬程. 國際新聞界. 2019(04)
[8]專業(yè)自主性、回應社會與中西平衡:燕京大學新聞教育的面向——基于160篇燕大新聞系畢業(yè)論文的視角[J]. 胡百精,王雪駒.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18(12)
[9]新聞傳播學科化歷程:媒介史角度[J]. 黃旦.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18(10)
[10]馬星野的“三民主義新聞思想”略論[J]. 王繼先.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18(09)
本文編號:2916192
【文章來源】: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復旦大學新聞學系全體同學攝影(1929年秋季)239
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96圖1:復旦大學新聞學系全體同學攝影(1929年秋季)239圖2:復旦大學新聞學系全體攝影(1934年秋)240239本系全體同學攝影(十八年秋季)[J].復旦大學新聞學系紀念刊,1930,(紀念刊),26.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復旦大學新聞學系的孕育、創(chuàng)建與早期建設(1924—1931)[J]. 梁德學,馬凌. 新聞大學. 2019(10)
[2]領風氣之先,開多源以用,探新徑——復旦大學的傳播學研究[J]. 黃旦,李曉榮. 新聞大學. 2019(10)
[3]復旦新聞與中國新聞史學科建設[J]. 黃瑚. 新聞大學. 2019(10)
[4]民國時期公共關系的布道者與踐行者:梁士純生平考述[J]. 王曉樂,趙波.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19(07)
[5]百年回望:論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發(fā)展歷程及其特點[J]. 鄧紹根,李興博. 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9(06)
[6]新聞專電:傳播技術與職業(yè)技能——以民國早期為視界[J]. 田中初,沈勇.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19(05)
[7]民國新聞記者明星制度的形成與影響——以1920-30年代上海新聞記者“四大金剛”為中心的討論[J]. 路鵬程. 國際新聞界. 2019(04)
[8]專業(yè)自主性、回應社會與中西平衡:燕京大學新聞教育的面向——基于160篇燕大新聞系畢業(yè)論文的視角[J]. 胡百精,王雪駒.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18(12)
[9]新聞傳播學科化歷程:媒介史角度[J]. 黃旦.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18(10)
[10]馬星野的“三民主義新聞思想”略論[J]. 王繼先.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18(09)
本文編號:29161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xixikjs/29161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