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于高速串行通信的部分響應均衡技術的設計與實現
本文關鍵詞:應用于高速串行通信的部分響應均衡技術的設計與實現
更多相關文章: 部分響應 雙二進制 均衡器 有限脈沖響應濾波器
【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對通信系統(tǒng)的帶寬要求日益增加,作為減少碼間干擾的主要措施,均衡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中,部分響應均衡技術因其可以有效實現更高速率串行通信,而越來越成為國內外的研究的熱點。本文基于CMOS 0.18μm工藝設計實現了應用于1OGb/s高速串行通信中的部分響應均衡器。該均衡器采用兩路過采樣結構并結合信道固有的頻率衰減特性,在接收端得到了雙二進制信號,從而減小了高速串行通信中的帶寬需求。為了進一步增強部分響應均衡器的性能,采用了高頻峰化技術以及負載電阻和源極電容校準技術,以應對由于工藝角變化帶來的延時偏差的影響。包括焊盤在內的芯片面積為0.835×0.715mm2,在1.8V電源電壓下的功耗為224mW。后仿結果表明,本文設計的均衡器能夠有效工作在1OGb/s速率下,并且獲得超過70%的眼圖張開度。本文設計的均衡器已經流片并進行了測試。為了實現整個通信鏈路的設計,本文還研究了雙二進制均衡的預編碼以及解碼器結構,并完成了高速比較器的電路設計。在當前通信系統(tǒng)帶寬不斷增加的趨勢下,本文研究的部分響應均衡器可以有效減輕信道帶寬需求,從而大幅提高信號傳輸速率,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學位授予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N91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聶永萍;胡昌恩;;寬帶多入多出系統(tǒng)的迭代均衡技術[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6期
2 黃海元 ,方正;美國的均衡技術倡議和常規(guī)防御倡議[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1988年04期
3 肖長期;;無線通信信道均衡技術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年14期
4 李毅;;無線通信信道均衡技術的研究[J];信息通信;2014年06期
5 李翠華;;均衡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年20期
6 朱健春;;LDPC碼在均衡技術中的應用[J];懷化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06年08期
7 聶永萍,胡昌恩,何先剛;MIMO信道的均衡技術研究[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3期
8 賴萬玖;;預加重和均衡技術在高速背板設計中的應用[J];電子產品世界;2008年11期
9 白賓鋒,魏克軍,沈越泓;采用均衡技術的OFDM系統(tǒng)性能分析[J];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2期
10 何仁劍;林云;李欽崗;吳勇軍;;MIMO系統(tǒng)均衡技術研究綜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馬俊;;直接數字化X攝影中組織均衡技術的實際應用[A];2009中華醫(y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第十七次全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2 彭海民;;基于電光濾波的LiNbO_3在動態(tài)增益均衡技術中的應用[A];武漢市第二屆學術年會、通信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郭向偉;電動汽車電池荷電狀態(tài)估計及均衡技術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2 唐先鋒;高速光纖通信中的幾種均衡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茂才;室內可見光通信系統(tǒng)均衡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路良友;Turbo均衡技術研究[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郭明;時域延時寬帶波束形成與通道均衡技術研究與實現[D];南京理工大學;2017年
4 鄭超;應用于高速串行通信的部分響應均衡技術的設計與實現[D];東南大學;2017年
5 張琳;分層調制系統(tǒng)中的迭代均衡技術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6 丁博;不同載波體制下均衡技術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鐘蕓;Turbo均衡技術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4年
8 潘玉竹;高速背板互連均衡技術的研究[D];南昌大學;2009年
9 魏啟蒙;無線通信中的Turbo碼及Turbo均衡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10 陸峗峗;LDPC碼及其反饋迭代均衡技術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3004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xixikjs/1300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