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治理中政府與社會組織間關系建構
發(fā)布時間:2017-08-26 08:28
本文關鍵詞:社會治理中政府與社會組織間關系建構
【摘要】:社會的有效治理不僅可以降低社會風險、緩解社會矛盾還可以加速我國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發(fā)展進程。轉型期我國社會矛盾和風險呈現(xiàn)出新的特點,加強有效的社會治理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途徑,處理好社會治理中各個主體之間的關系是進行有效社會治理的前提條件。政府與社會組織間關系隨著改革的深入和國情的變化亟待調整、優(yōu)化,以找出一種適合現(xiàn)階段國情的政府與社會組織間良性的互動關系。 本文把政府與社會組織間關系置于社會治理總格局中進行研究,以達到放大政府與社會組織間關系至細枝末節(jié)的效果。文章首先介紹政府與社會組織這兩大主體在社會治理中各自的地位,然后從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的角度來強調政府與社會組織間關系在社會治理中的重要性。接下來總結各個理論模式框架下的政府與社會組織間關系的特點和經(jīng)驗,得出最優(yōu)的政府與社會組織間關系的理論模式選擇標準,那就是我國現(xiàn)階段的基本國情。最后分析了社會治理中我國政府與社會組織間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深入了解基本國情,然后針對存在的具體問題找出具體的應對措施和方法,尋找出最符合我國國情的政府與社會組織間良性互動關系。 探討社會治理中政府與社會組織間關系,有利于政府與社會組織之間的組織上的相互獨立,職能上的相互補充,彼此間相互監(jiān)督,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良性互動關系的建立,對于強化社會治理,促進社會公平、穩(wěn)定,和諧關系的確立,克服政府合法性危機,減緩政府壓力,滿足社會多元化需求,促進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提高社會公共事務的治理水平,滿足社會公眾利益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社會組織 社會治理 良性互動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D630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緒論8-13
- 第一章 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要求政府與社會組織間關系創(chuàng)新13-20
- 一、社會治理格局中的政府與社會組織13-15
- (一) 社會治理中的政府13-14
- (二) 社會治理中的社會組織14
- (三) 社會組織的治理地位的再認識14-15
- 二、政府與社會組織間關系建構的創(chuàng)新在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中的地位15-20
- (一) 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中各主體間關系15-16
- (二) 政府與社會組織間關系創(chuàng)新的主要含義16-17
- (三) 政府與社會組織間關系優(yōu)化是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的必要條件17-20
- 第二章 政府與社會組織間關系各種理論模式及其實踐的反思20-32
- 一、行政集權體制中的政府與社會組織關系20-22
- (一) 行政集權體制20-21
- (二) 行政集權體制中的社會組織21
- (三) 行政集權體制下政府與社會組織21-22
- 二、新公共管理改革中的政府與社會組織關系22-26
- (一) 新公共管理與“組織再造”理論22-23
- (二) 新公共管理改革對社會組織的影響23-24
- (三) 新公共管理改革中的政府與社會組織24-26
- 三、“治理與善治”理論中的政府與社會組織間的合作26-28
- (一) 治理與善治26-27
- (二) 治理理論下的社會治理27
- (三) 善治理論下的政府與社會組織間的互動27-28
- 四、新公共服務理論中政府對社會組織的服務28-31
- (一) 新公共服務理論28-29
- (二) 新公共服務下的公民參與29-30
- (三) 新公共服務理論下政府的角色扮演30-31
- 五、一個基本結論:理論與實踐模式的選擇標準31-32
- 第三章 我國社會治理中政府與社會組織關系的現(xiàn)狀分析32-41
- 一、社會治理中政府與社會組織的職能界定尚未清晰32-34
- (一) 政府與社會組織間職能模糊的成因32-33
- (二) 政府與社會組織間職能模糊的體現(xiàn)33-34
- 二、社會治理中的權力過度集中于政府的問題尚未根本解決34-36
- (一) 傳統(tǒng)社會管理中的政府過度集權34-35
- (二) 我國政府對社會組織的控制與管理35-36
- 三、社會治理中政府與社會組織的資源配置不對稱36-38
- (一) 舊體制的資源配置不均36-37
- (二) 資源的配置影響社會組織的發(fā)展37-38
- 四、社會治理中政府的行政手段仍然是主要的調控方式38-39
- (一) 社會治理中政府的行政手段38
- (二) 社會治理中社會組織的行為模式38-39
- 五、行政過度集權的體制改革仍然有待深入39-41
- (一) 我國對于讓權放權的改革39
- (二) 政府對于社會組織的疑慮39-41
- 第四章 探索社會治理中政府與社會組織間關系的優(yōu)化41-49
- 一、解放思想,轉變社會治理觀念41-42
- (一) 傳統(tǒng)的“父愛式”政府41
- (二) 從思想上克服全能政府41-42
- 二、明晰政府和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職能內涵和職能邊界42-44
- (一) 政府社會治理職能轉變42-43
- (二) 政府與社會組織的職能互動43-44
- 三、合理配置社會治理中政府和社會組織的權力關系44-45
- (一) 政府應扮演的權力角色44-45
- (二) 社會組織權力的法律保障45
- 四、建立社會治理中政府和社會組織間對稱的資源配置關系45-47
- (一) 利益的博弈與調試45-46
- (二) 尋求合理的資源配置方式46-47
- 五、創(chuàng)新社會協(xié)同方式,改變社會治理中對行政手段調控方式的過度依賴47-49
- (一) 從各行其是到協(xié)同配合47-48
- (二) 改革行政手段,充分發(fā)揮社會組織的功能48-49
- 結語49-50
- 參考文獻50-53
- 攻讀學位期間主要研究成果53-54
- 致謝5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正賓;;服務型政府:政府更好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方向[J];才智;2009年03期
2 趙沃若;;試論新公共服務視角下政府與公民的互動關系[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11期
3 師澤生;李猛;;中國的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走向[J];理論參考;2011年03期
4 曾長秋;薄明華;;電子化政府: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政府再造[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年02期
5 郭小聰,文明超;合作中的競爭: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的新型關系[J];公共管理學報;2004年01期
6 夏國永;;國外政府與社會組織合作治理的經(jīng)驗借鑒與啟示[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2年06期
7 黃立,
本文編號:7406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7406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