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政府的危機管理模式研究
本文關鍵詞:我國政府的危機管理模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隨著以經(jīng)濟全球化為特征的社會交往的領域和頻率逐漸擴大,西方某些學者認為世界正處于一個前所未有的危機頻發(fā)時期。而突發(fā)性的危機事件以其破壞性大、傳播速度快、涉及范圍廣、難以預料和控制等特點對世界各國政府的公共管理形成了巨大的挑戰(zhàn),是當今世界各國所面臨的普遍問題。而對于中國來講,目前正處于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改革開放的力度加大,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腳步加快,在此過程中,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可避免的因各種矛盾和問題而引發(fā)各種不同程度的危機。政府作為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公共產(chǎn)品和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加強危機管理是各級政府所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政府危機管理能力作為危機管理的一個關鍵要素,是現(xiàn)代化政府所必備的能力之一,也是衡量政府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因此如何提高政府危機管理的能力,構(gòu)建一個有效地預防和控制危機的危機管理模式對各級政府來說是一個緊迫的現(xiàn)實問題。相應地對有效的危機管理模式的研究也就成為學術界的一個重大課題。 本文共分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對象、研究背景,概括了國內(nèi)外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闡述了研究所依據(jù)的基本理論和研究的思路、方法。 第二部分是政府危機管理相關的基本理論。界定了政府危機管理的幾個概念,包括危機、危機管理和政府危機管理。闡述了政府危機管理的原則、特征等。 第三部分列舉了一些國外政府的先進的危機管理模式及對我國的有用啟示。 第四部分分析我國現(xiàn)階段的危機環(huán)境和危機形成的誘因,分析我國政府危機管理現(xiàn)狀,再以SARS危機為案例分析我國政府危機管理所存在的弊端并闡述可能的原因。 第五部分闡述怎樣構(gòu)建和完善我國政府的危機管理模式及提升我國政府的危機管理能力。 結(jié)束語部分概括了本文所要表明的觀點。
【關鍵詞】:危機 危機管理 政府危機管理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D62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引言8-13
- 1.1 問題提出的背景8-9
- 1.2 國內(nèi)外相關領域研究動態(tài)9-10
- 1.3 研究所依據(jù)的基本理論分析框架10
- 1.3.1 依據(jù)的基本理論10
- 1.3.2 分析框架10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10-11
-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10-11
- 1.4.2 研究方法11
- 1.5 本文可能的創(chuàng)新點及不足之處11-13
- 2 政府危機管理的相關基本理論13-19
- 2.1 危機管理理論概述13-16
- 2.1.1 危機管理的界定13
- 2.1.2 危機管理過程分析框架13-15
- 2.1.3 危機管理機制15-16
- 2.2 政府危機管理理論概述16-19
- 2.2.1 政府危機管理的界定16-17
- 2.2.2 政府危機管理的特征17
- 2.2.3 政府危機管理的原則17-19
- 3 國外政府危機管理模式分析及對我國的啟示19-27
- 3.1 美國、日本、俄羅斯政府危機管理模式比較19-24
- 3.2 國外政府危機管理的成功經(jīng)驗及對我國的啟示24-27
- 3.2.1 建立綜合性的危機管理協(xié)調(diào)部門24
- 3.2.2 完善政府危機管理的法律體系24-25
- 3.2.3 疏導社會心理、動員全社會的支持25
- 3.2.4 保證信息的傳播與公開25
- 3.2.5 溝通協(xié)作渠道暢通25-26
- 3.2.6 危機管理中廣泛應用高新科技26
- 3.2.7 加強應對危機的國際合作26-27
- 4 我國政府危機管理模式現(xiàn)狀分析27-34
- 4.1 現(xiàn)階段我國所處的潛在的危機環(huán)境及危機形態(tài)的特點27-28
- 4.2 現(xiàn)階段我國公共危機的誘因28-31
- 4.2.1 經(jīng)濟方面的誘因28-29
- 4.2.2 政治體制方面的誘因29-30
- 4.2.3 立法和司法過程的缺陷30
- 4.2.4 傳統(tǒng)道德文化體系的失穩(wěn)30-31
- 4.3 從SARS案例分析我國現(xiàn)行危機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31-34
- 4.3.1 政府官員危機意識淡薄31
- 4.3.2 危機處理法律不健全31
- 4.3.3 現(xiàn)行行政管理體制的弊端31-32
- 4.3.4 公共服務與社會目標不足32
- 4.3.5 政府公共財政方面暴露的缺陷32-33
- 4.3.6 缺乏信息公開機制和處理機制33
- 4.3.7 官員問責制不完善33
- 4.3.8 社會力量和民間組織的作用微弱33-34
- 5 我國政府危機管理模式的完善34-47
- 5.1 構(gòu)建政府危機管理的預警機制35-37
- 5.1.1 樹立強烈的危機意識35-36
- 5.1.2 設立警報級別36-37
- 5.1.3 完善政府預警的預案規(guī)劃37
- 5.1.4 不斷加強政府預警的績效評估37
- 5.2 健全危機管理的制度建設37-39
- 5.2.1 建立公共危機管理責任追究制度38
- 5.2.2 建立公共危機管理物資保障制度38-39
- 5.2.3 健全公共應急法律制度39
- 5.3 建立完善的危機管理行政體系39-41
- 5.3.1 建立決策指揮系統(tǒng)40
- 5.3.2 完善執(zhí)行控制系統(tǒng)40
- 5.3.3 建立協(xié)調(diào)調(diào)度系統(tǒng)40-41
- 5.3.4 完善支援和保障系統(tǒng)41
- 5.4 完善危機管理的信息系統(tǒng)41-43
- 5.4.1 完善各級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41-42
- 5.4.2 完善政府與公眾之間的信息溝通42-43
- 5.5 充足政府的危機管理財力43-44
- 5.5.1 轉(zhuǎn)變政府職能,建立公共服務型政府43
- 5.5.2 改革財政體制,強化政府的公共財政能力43-44
- 5.6 尋求危機管理的多方合作44-45
- 5.6.1 充分利用民間力量,,鼓勵非政府組織介入危機管理44
- 5.6.2 尋求危機管理的國際援助和國際合作44-45
- 5.7 加強政府危機管理的反饋機制45-47
- 5.7.1 預防危機重新爆發(fā)45
- 5.7.2 盡快恢復社會秩序45-46
- 5.7.3 危機處理的評估及反思46
- 5.7.4 加強對公共危機管理的研究46-47
- 結(jié)論47-48
- 參考文獻48-51
- 致謝51-5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玉華;;重塑政府危機管理理念[J];中共伊犁州委黨校學報;2007年01期
2 仇桂且;俞振洲;;試論我國政府危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新學術;2008年06期
3 韋朋余;;政府危機管理中公民有序參與的路徑選擇[J];理論與改革;2006年04期
4 韋朋余;;政府危機管理中公民的有序參與[J];黨政論壇;2008年04期
5 莊莉紅;直面非典——中國政府危機管理的思考[J];公關世界;2003年10期
6 許敏;論政府危機管理流程的科學化[J];特區(qū)經(jīng)濟;2005年07期
7 鄭則文;廖曉明;;健全公共信息管理系統(tǒng),提升政府危機管理能力[J];重慶行政;2005年05期
8 劉文光;試論政府危機管理[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9 李偉成;楊照東;;政府危機控制管理體系的構(gòu)建[J];交通企業(yè)管理;2006年04期
10 林爽;;我國政府危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7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玉龍;;現(xiàn)階段我國政府危機管理的緊迫性[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5年年會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設與構(gòu)建和諧社會”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劉得格;時勘;孫海法;龔會;;企業(yè)高層管理者應對危機事件的抗逆力模型探索[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3 聶振偉;;生命的禮贊是心理輔導專業(yè)人員的集結(jié)號角——512危機事件后“回家”計劃的實施與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zhì)教育論文集[C];2009年
4 張晶;王永杰;;提高政府危機管理水平 增強構(gòu)建和諧社會能力[A];政府改革與行政能力建設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王曉玉;吳紀元;晁鋼令;;產(chǎn)品傷害危機及其處理過程對消費者考慮集的影響——基于中國消費者的實證分析[A];中國市場學會2006年年會暨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6年
6 侯蓉英;劉永;;安全新聞報道的“危機再現(xiàn)”研究[A];第一屆全國安全科學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孫多勇;;突發(fā)事件下民眾風險感知與行為決策研究述評[A];湖南省第六屆公共管理論壇會議資料[C];2007年
8 沈玉華;;科學博客圈在危機傳播中的信息傳播特色分析——以“甲型H1N1流感”事件為例[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4)[C];2009年
9 張艷;;突發(fā)性危機事件中的公眾參與[A];第19屆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研究論文集[C];2009年
10 何水;;從政府危機管理走向危機協(xié)同治理[A];“構(gòu)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志宏;非典緊催政府危機管理[N];陜西日報;2003年
2 加非;危機管理法則[N];中國花卉報;2006年
3 蔣旭東;思想危機更可怕[N];中國財經(jīng)報;2006年
4 林景新;SK-Ⅱ危機:寶潔的自我艱難救贖[N];中國工業(yè)報;2006年
5 21世紀商業(yè)評論主編 吳伯凡;裸露年代里的企業(yè)公民[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8年
6 振坤;該用怎樣的“危機公關”[N];解放日報;2005年
7 郭定平;如何讓危機變成契機[N];文匯報;2003年
8 魏然;企業(yè)危機管理能力亟待提高 [N];中華工商時報;2003年
9 首席記者 丁剛;服務50多萬人次 挽救數(shù)千“瀕!奔彝N];北京社會報;2007年
10 狐寶寶;危機 不要回避[N];中國企業(yè)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佳蔓;我國政府危機管理中的政治動員機制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王國慶;中揚子北緣二疊紀晚期海平面變化對生物危機事件的影響[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04年
3 魏玖長;危機事件社會影響的分析與評估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4 楊亮;當代中國政府危機管理的哲學思考[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5 孫多勇;突發(fā)性社會公共危機事件下個體與群體行為決策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年
6 楊炯;警務危機與媒體關系之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7 王潔潔;國際關系及重大事件對出入境旅游的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陳煒;公共危機傳播的媒介景象:從政治問責性到公眾問責性[D];復旦大學;2008年
9 武乾;建筑企業(yè)危機管理團隊溝通問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10 夏瑞霞;企業(yè)信譽危機管理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文山;政府危機管理[D];吉林大學;2008年
2 張洪洪;政府危機管理能力的評估研究[D];新疆大學;2013年
3 王寶軍;政府危機管理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4 楊曉強;我國政府的危機管理模式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5 秦芳;政府危機管理中新聞傳播作用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0年
6 張佩佩;中國政府危機管理中的公眾參與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7 廉潔;政府危機管理下媒體的角色定位[D];燕山大學;2010年
8 呂亞男;轉(zhuǎn)型期我國政府危機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9 劉小婷;SNS平臺下政府危機管理機制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10 王玉麗;中美危機事件報道比較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我國政府的危機管理模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08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80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