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入教:《孝經(jīng)》中孝道教化的教育哲學闡釋
發(fā)布時間:2021-05-17 03:57
孝道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中國傳統(tǒng)孝道教育更是歷經(jīng)千年的積淀。盡管時代變遷,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古典孝道教化仍然對個體成人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因此,我們有必要追根溯源,回到中國文化境域中去尋找關于傳統(tǒng)孝道思想的歷史淵源,重申孝道教育思想的教化功能。自漢代起直至清末,儒家經(jīng)典文本《孝經(jīng)》一直是中國古代孝道教育的重要教材。據(jù)此,本文以教育哲學的視角觀照儒家經(jīng)典文本——《孝經(jīng)》,闡釋文本中蘊含的教育義理,反思孝道教育實踐,批判繼承,與時俱進,對當下個體成人教育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性的轉換。本文首先通過梳理先秦孝道思想的理論演變,商、周時代敬天祭祖的祖宗神崇拜正是中國傳統(tǒng)孝道思想的神圣起源。直至春秋戰(zhàn)國時期孝道觀念開始引入現(xiàn)實的家庭內容,轉向“尊親事親”的家庭倫理崇拜?鬃永^承并發(fā)展了西周以來的孝道觀念,強調孝道教化的現(xiàn)實人倫道德意義,后世尊崇的儒家孝道理論在孔子這里初具雛形!缎⒔(jīng)》是對儒家孝道思想的理論總結,同樣也是對儒家孝道教育的理論總結。如果說《孝經(jīng)》的成書可以認定是先秦儒家集體創(chuàng)作的結果,其中孔子、曾子、孟子等人在《孝經(jīng)》的創(chuàng)作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孝經(jīng)》的創(chuàng)造性完成標志著先秦儒家將古典孝...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選題緣由
一、當代中國孝道出現(xiàn)的問題現(xiàn)象
二、孝道教化對個體成人的教育意義
第二節(jié) 研究意義
一、理論價值
二、現(xiàn)實意義
第三節(jié) 文獻綜述
一、關于儒家孝道觀
二、關于《孝經(jīng)》學發(fā)展的研究
三、關于孝道教育的研究
四、對已有的研究成果的總結及評價
第四節(jié) 概念界定
一、孝
二、個體成人
第五節(jié) 研究方法與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古典孝道思想的理論演變與《孝經(jīng)》的完成
第一節(jié) 古典孝道教化思想的演變
一、商、周孝之初義:敬天祭祖的祖宗神崇拜
二、春秋戰(zhàn)國孝之演化:從祖宗神崇拜轉向家庭道德倫理
三、儒家孝道觀念的繼承與發(fā)展:孔子、曾子、孟子
第二節(jié) 儒家孝道教化思想的理論總結與《孝經(jīng)》的完成
一、《孝經(jīng)》的成書與流傳
二、《孝經(jīng)》的性質、基本結構與主要內容
三、《孝經(jīng)》中孝道教育在中國古典教育中的地位
小結
第三章 《孝經(jīng)》中孝道教化的人倫之行
第一節(jié) 援情入孝行
一、生事愛敬
二、死事哀戚
第二節(jié) 人之孝行的理性發(fā)展
一、人之孝行的理性之辨:順親與諫親
二、人之孝行的理性延續(xù):繼孝承志
第三節(jié) 孝行之宗教公共性
一、明堂、郊祀之祭
二、三老、五更之禮
第四章 《孝經(jīng)》中孝道教化的教育義理
第一節(jié) “至順之道”:孝的自然基礎與至德以教
一、至順之道
二、本性立教
第二節(jié) “中庸之德”:孝道的德性基礎與思維方式
一、五等之孝:君子之道的素位之學
二、顯親揚名:世代生成的生存時間形態(tài)
第三節(jié) “道始于情”:孝道的情感生命與情理結構
一、“孝”的情感根基:情感生命的打開與通達他人
二、由情入理:情——禮——理——情
小結
第五章 古典孝道教化的歷史評價、當代價值與啟示
第一節(jié) 古典孝道教化的歷史價值
一、完善健全人格:教孝以成人
二、規(guī)范社會倫理:教孝以化民
第二節(jié) 古典孝道教化的歷史局限性
一、古典孝道教化的權威主義價值導向
二、古典孝道教化的形式化
第三節(jié) 古典孝道教化的當代價值與啟示
一、古典孝道教化的當代價值
二、古典孝道教化的當代啟示:個體成人之教育路徑
小結
結語
后記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為人之根,行仁之本——“四書通講”之孝悌之道[J]. 劉強. 名作欣賞. 2019(07)
[2]黃道周的《孝經(jīng)》改本與外傳析論[J]. 許卉. 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1)
[3]心性秩序的起點:論孝德敬畏的價值要義[J]. 羅春洪. 法制博覽. 2018(29)
[4]日本孝德教育內容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 賀才樂,張凱. 廣西教育學院學報. 2018(05)
[5]論黃道周對儒家傳統(tǒng)孝道觀的重建與拓展——以《孝經(jīng)集傳》為核心[J]. 許卉. 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5)
[6]孝與非孝:現(xiàn)代家庭孝道教育的兩難處境——從近代孝道之爭說起[J]. 王紅. 新疆社會科學. 2018(05)
[7]敦煌本《孝經(jīng)鄭注義疏》體例特點及其文獻學價值[J]. 呂玲娣. 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5)
[8]孝道教育在高校大學生德行養(yǎng)成教育中的實踐[J]. 衡振華. 教育現(xiàn)代化. 2018(38)
[9]青少年孝文化教育的倫理價值[J]. 余明遠,余京洋. 中學政治教學參考. 2018(12)
[10]當代大學生孝道教育缺失和對策研究[J]. 張慶國. 文化學刊. 2018(04)
博士論文
[1]近代以來中國人孝觀念的嬗變[D]. 何日取.南京大學 2013
[2]黃道周哲學思想研究[D]. 許卉.河北大學 2013
[3]唐代孝文化研究[D]. 季慶陽.陜西師范大學 2011
[4]試論曾子學派的“孝”[D]. 鄒輝杰.復旦大學 2011
[5]中國孝德教育的歷史與變革[D]. 盧明霞.東北師范大學 2010
[6]《孝經(jīng)注疏》研究[D]. 陳一風.華中師范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當代大學生的孝道教育研究[D]. 劉小云.山東師范大學 2018
[2]孔子的“孝”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 王瑞雪.東北師范大學 2018
[3]孝倫理的雙重維度及其當代構建研究[D]. 金澤奧.東北師范大學 2018
[4]傳統(tǒng)孝文化的當代傳承與創(chuàng)新研究[D]. 馬丹.齊齊哈爾大學 2017
[5]黃道周孝道思想研究[D]. 姚小芳.山西大學 2017
[6]《孝經(jīng)》孝道思想研究[D]. 劉炳宇.河北大學 2017
[7]中美兩國孝道倫理教育比較研究[D]. 孫慧娟.太原科技大學 2017
[8]傳統(tǒng)儒家孝德教育研究[D]. 岳慶玲.湖南師范大學 2016
[9]兩戴《禮記》孝道思想研究[D]. 唐祉星.蘭州大學 2016
[10]唐玄宗御注《孝經(jīng)》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 屈英哲.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2016
本文編號:3191023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選題緣由
一、當代中國孝道出現(xiàn)的問題現(xiàn)象
二、孝道教化對個體成人的教育意義
第二節(jié) 研究意義
一、理論價值
二、現(xiàn)實意義
第三節(jié) 文獻綜述
一、關于儒家孝道觀
二、關于《孝經(jīng)》學發(fā)展的研究
三、關于孝道教育的研究
四、對已有的研究成果的總結及評價
第四節(jié) 概念界定
一、孝
二、個體成人
第五節(jié) 研究方法與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古典孝道思想的理論演變與《孝經(jīng)》的完成
第一節(jié) 古典孝道教化思想的演變
一、商、周孝之初義:敬天祭祖的祖宗神崇拜
二、春秋戰(zhàn)國孝之演化:從祖宗神崇拜轉向家庭道德倫理
三、儒家孝道觀念的繼承與發(fā)展:孔子、曾子、孟子
第二節(jié) 儒家孝道教化思想的理論總結與《孝經(jīng)》的完成
一、《孝經(jīng)》的成書與流傳
二、《孝經(jīng)》的性質、基本結構與主要內容
三、《孝經(jīng)》中孝道教育在中國古典教育中的地位
小結
第三章 《孝經(jīng)》中孝道教化的人倫之行
第一節(jié) 援情入孝行
一、生事愛敬
二、死事哀戚
第二節(jié) 人之孝行的理性發(fā)展
一、人之孝行的理性之辨:順親與諫親
二、人之孝行的理性延續(xù):繼孝承志
第三節(jié) 孝行之宗教公共性
一、明堂、郊祀之祭
二、三老、五更之禮
第四章 《孝經(jīng)》中孝道教化的教育義理
第一節(jié) “至順之道”:孝的自然基礎與至德以教
一、至順之道
二、本性立教
第二節(jié) “中庸之德”:孝道的德性基礎與思維方式
一、五等之孝:君子之道的素位之學
二、顯親揚名:世代生成的生存時間形態(tài)
第三節(jié) “道始于情”:孝道的情感生命與情理結構
一、“孝”的情感根基:情感生命的打開與通達他人
二、由情入理:情——禮——理——情
小結
第五章 古典孝道教化的歷史評價、當代價值與啟示
第一節(jié) 古典孝道教化的歷史價值
一、完善健全人格:教孝以成人
二、規(guī)范社會倫理:教孝以化民
第二節(jié) 古典孝道教化的歷史局限性
一、古典孝道教化的權威主義價值導向
二、古典孝道教化的形式化
第三節(jié) 古典孝道教化的當代價值與啟示
一、古典孝道教化的當代價值
二、古典孝道教化的當代啟示:個體成人之教育路徑
小結
結語
后記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為人之根,行仁之本——“四書通講”之孝悌之道[J]. 劉強. 名作欣賞. 2019(07)
[2]黃道周的《孝經(jīng)》改本與外傳析論[J]. 許卉. 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1)
[3]心性秩序的起點:論孝德敬畏的價值要義[J]. 羅春洪. 法制博覽. 2018(29)
[4]日本孝德教育內容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 賀才樂,張凱. 廣西教育學院學報. 2018(05)
[5]論黃道周對儒家傳統(tǒng)孝道觀的重建與拓展——以《孝經(jīng)集傳》為核心[J]. 許卉. 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5)
[6]孝與非孝:現(xiàn)代家庭孝道教育的兩難處境——從近代孝道之爭說起[J]. 王紅. 新疆社會科學. 2018(05)
[7]敦煌本《孝經(jīng)鄭注義疏》體例特點及其文獻學價值[J]. 呂玲娣. 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5)
[8]孝道教育在高校大學生德行養(yǎng)成教育中的實踐[J]. 衡振華. 教育現(xiàn)代化. 2018(38)
[9]青少年孝文化教育的倫理價值[J]. 余明遠,余京洋. 中學政治教學參考. 2018(12)
[10]當代大學生孝道教育缺失和對策研究[J]. 張慶國. 文化學刊. 2018(04)
博士論文
[1]近代以來中國人孝觀念的嬗變[D]. 何日取.南京大學 2013
[2]黃道周哲學思想研究[D]. 許卉.河北大學 2013
[3]唐代孝文化研究[D]. 季慶陽.陜西師范大學 2011
[4]試論曾子學派的“孝”[D]. 鄒輝杰.復旦大學 2011
[5]中國孝德教育的歷史與變革[D]. 盧明霞.東北師范大學 2010
[6]《孝經(jīng)注疏》研究[D]. 陳一風.華中師范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當代大學生的孝道教育研究[D]. 劉小云.山東師范大學 2018
[2]孔子的“孝”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 王瑞雪.東北師范大學 2018
[3]孝倫理的雙重維度及其當代構建研究[D]. 金澤奧.東北師范大學 2018
[4]傳統(tǒng)孝文化的當代傳承與創(chuàng)新研究[D]. 馬丹.齊齊哈爾大學 2017
[5]黃道周孝道思想研究[D]. 姚小芳.山西大學 2017
[6]《孝經(jīng)》孝道思想研究[D]. 劉炳宇.河北大學 2017
[7]中美兩國孝道倫理教育比較研究[D]. 孫慧娟.太原科技大學 2017
[8]傳統(tǒng)儒家孝德教育研究[D]. 岳慶玲.湖南師范大學 2016
[9]兩戴《禮記》孝道思想研究[D]. 唐祉星.蘭州大學 2016
[10]唐玄宗御注《孝經(jīng)》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 屈英哲.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2016
本文編號:31910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1910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