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典詩詞作品音樂化背誦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1 19:55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中詩歌的比例大幅上升,初中3個學年,古詩文總篇數(shù)占到了全部課文的51.7%,平均每個年級40篇左右�!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的第二部分內(nèi)容“課程目標與內(nèi)容”中提出:背誦優(yōu)秀詩文80篇(段)。從這些數(shù)據(jù)與文獻當中,可知國家更加重視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而詩歌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它是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財富,如何繼承與弘揚這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牢固樹立文化自信,成為了當下的一個重要議題。筆者認為,《課標》設置的課程目標與內(nèi)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古典詩詞作品因其深厚的人文性,本身具有獨特的課程資源優(yōu)勢。在加強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培植民族文化自信的過程中,它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美學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但是,一定數(shù)量的背誦篇目和當下要求減輕課業(yè)負擔的輿論,二者構成了一對矛盾。為了合理地解決這一矛盾,筆者積極地探索背誦的方法,以更好地發(fā)揮古典詩詞作品的課程價值和育人功效,讓古典詩詞作品伴隨學生的成長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優(yōu)質(zhì)的教育資源,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幫助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從而改變過去古詩詞背誦作為學生...
【文章來源】:河南科技學院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緣起與意義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現(xiàn)狀和文獻綜述
四、研究的內(nèi)容
五、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古典詩詞作品音樂化背誦的理論基礎
1.1 心理學基礎
1.2 文學史依據(jù)
第二章 古典詩詞作品音樂化背誦的實踐
2.1 分組對照試驗(控制變量法)
2.2 實驗過程記錄
2.3 實驗過程心理學分析
第三章 古典詩詞作品音樂化背誦的措施
3.1 用流行曲調(diào)唱古典詩詞作品
3.2 為教材中的古典詩詞作品建立曲庫
第四章 古典詩詞作品音樂化背誦的發(fā)展方向
4.1 古典詩詞作品音樂化背誦可以作為語文教師的個性教學法
4.2 古典詩詞作品音樂化背誦或?qū)⒅饾u普及
4.3 從低端形態(tài)的詩歌畫智能一體過渡到VR詩詞場景體驗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談音樂心理學對身心發(fā)展的干預[J]. 肖晶. 藝術評鑒. 2018(05)
[2]論古典詩詞的音樂化意義[J]. 曹辛華. 學術研究. 2016(05)
[3]小學生古詩詞背誦的有效方法[J]. 張靜嫻. 科教導刊(中旬刊). 2016(02)
[4]《詩經(jīng)》與音樂、舞蹈的關系[J]. 趙純偉. 鞍山師范學院學報. 1991(01)
[5]中文的聲調(diào)、語調(diào)、吟唱、吟誦、朗誦、按聲調(diào)譜曲的作品和不按聲調(diào)譜曲的作品[J]. 趙元任. 中國音樂. 1987(02)
碩士論文
[1]初中古詩文背誦“真興趣”培養(yǎng)初探[D]. 陳薇薇.湖南師范大學 2014
[2]初中語文積累策略研究[D]. 王海英.東北師范大學 2013
[3]初中古詩文課堂教學研究[D]. 王紅俠.河南大學 2013
[4]中學生詩詞吟唱教學的研究[D]. 陸玉梅.上海師范大學 2013
[5]初中語文背誦教學策略研究[D]. 宋艷萍.重慶師范大學 2011
[6]初中古詩詞教學的現(xiàn)狀與對策[D]. 劉素芳.蘇州大學 2008
[7]論傳統(tǒng)的吟誦方法在古詩詞教學中的運用[D]. 吳蔚.湖南師范大學 2008
[8]初中古詩詞情境教學探究[D]. 王正立.河北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951897
【文章來源】:河南科技學院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緣起與意義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現(xiàn)狀和文獻綜述
四、研究的內(nèi)容
五、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古典詩詞作品音樂化背誦的理論基礎
1.1 心理學基礎
1.2 文學史依據(jù)
第二章 古典詩詞作品音樂化背誦的實踐
2.1 分組對照試驗(控制變量法)
2.2 實驗過程記錄
2.3 實驗過程心理學分析
第三章 古典詩詞作品音樂化背誦的措施
3.1 用流行曲調(diào)唱古典詩詞作品
3.2 為教材中的古典詩詞作品建立曲庫
第四章 古典詩詞作品音樂化背誦的發(fā)展方向
4.1 古典詩詞作品音樂化背誦可以作為語文教師的個性教學法
4.2 古典詩詞作品音樂化背誦或?qū)⒅饾u普及
4.3 從低端形態(tài)的詩歌畫智能一體過渡到VR詩詞場景體驗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談音樂心理學對身心發(fā)展的干預[J]. 肖晶. 藝術評鑒. 2018(05)
[2]論古典詩詞的音樂化意義[J]. 曹辛華. 學術研究. 2016(05)
[3]小學生古詩詞背誦的有效方法[J]. 張靜嫻. 科教導刊(中旬刊). 2016(02)
[4]《詩經(jīng)》與音樂、舞蹈的關系[J]. 趙純偉. 鞍山師范學院學報. 1991(01)
[5]中文的聲調(diào)、語調(diào)、吟唱、吟誦、朗誦、按聲調(diào)譜曲的作品和不按聲調(diào)譜曲的作品[J]. 趙元任. 中國音樂. 1987(02)
碩士論文
[1]初中古詩文背誦“真興趣”培養(yǎng)初探[D]. 陳薇薇.湖南師范大學 2014
[2]初中語文積累策略研究[D]. 王海英.東北師范大學 2013
[3]初中古詩文課堂教學研究[D]. 王紅俠.河南大學 2013
[4]中學生詩詞吟唱教學的研究[D]. 陸玉梅.上海師范大學 2013
[5]初中語文背誦教學策略研究[D]. 宋艷萍.重慶師范大學 2011
[6]初中古詩詞教學的現(xiàn)狀與對策[D]. 劉素芳.蘇州大學 2008
[7]論傳統(tǒng)的吟誦方法在古詩詞教學中的運用[D]. 吳蔚.湖南師范大學 2008
[8]初中古詩詞情境教學探究[D]. 王正立.河北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9518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95189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