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分離主義的治理困境與治理方向研究
本文關鍵詞:民族分離主義的治理困境與治理方向研究
【摘要】:作為世界民族主義發(fā)展的第三次浪潮,民族分離主義已經(jīng)成為國家治理乃至全球治理的難題。因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當前民族分離主義的類型是多樣的,發(fā)展階段也存在著不同,但其產(chǎn)生和發(fā)展原因卻是基本一致的,即涉事民族主觀上的“不滿”。同時,民族分離主義的發(fā)展對主權國家和國際局勢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當前民族分離主義的治理主要有社會與政治模式、民主法律模式、暴力模式等三種模式,且在一定階段中不同的模式之間可以復合應用。從目前來看,民族分離主義的治理至今還沒有一個完全成熟、有效地模式、方法,各有關國家都還在積極實踐、總結之中。但是這不能否認民族分離主義的可治理性,因為認同的可構建性、民族利益的順序性和民族精英的可塑造性為民族分離主義的治理提供了可能。事實上,民族分離主義之所以難以根治,最重要的原因是其治理面臨著諸多困境,有民族自決權、多民族國家理論等理論上的困境,有國家民族政策、外來干預等政策困境,也有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帶來的國際環(huán)境的困境。相應地,民族分離主義的治理就是要克服這些困境。作為一個國際化難題,民族分離主義的治理除了主權國家的治理外,還可以選擇國家合作治理和聯(lián)合國為代表的全球治理兩個方向。即使是現(xiàn)在聯(lián)合國的治理作用不顯、國家合作也存在不利因素,但是這并不妨礙這兩個方向成為民族分離主義治理的重要選擇。進而言之,未來民族分離主義治理的方向選擇可以是:繼續(xù)堅持以主權國家為治理主體,國家合作治理積極邁進,推動以聯(lián)合國為代表的全球治理力量發(fā)揮作用。當前,主權國家依然是國際社會的核心行為體,其使命和責任就是要對外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和對內(nèi)履行保護的責任。所以,面對民族分離主義發(fā)展所帶來的諸多不利影響,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一是積極推動國際社會中諸如聯(lián)合國等國際權威力量就民族分離主義的相關概念、舉措等統(tǒng)一認知和標準,共同合作打擊已經(jīng)異變?yōu)榭植乐髁x的民族分離主義勢力;二是以憲法愛國主義或法律建制為中心構建新時代的認同;三是多民族國家內(nèi)部的各民族之間要相互包容,戮力前行,攜手創(chuàng)建共同的和諧、美麗的家園。
【學位授予單位】:國際關系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D56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詩傳,葛漢文;對冷戰(zhàn)后民族分離主義運動的幾點思考[J];現(xiàn)代國際關系;2000年11期
2 楊曼蘇,張家棟;民族分離主義及其影響[J];國際觀察;2002年01期
3 王宏巖;淺析二十世紀末的民族分離主義[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4 王宏巖;20世紀末我國民族分離主義問題探析[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5 花永蘭;解開民族分離主義情結[J];領導之友;2005年01期
6 張友國;后冷戰(zhàn)時期民族分離主義暴力恐怖特征述論[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7 董士曇;;對民族分離主義特征的幾點思考[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06年01期
8 張建軍;;近二十年民族分離主義研究述評[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9 奕如寒;;當代民族分離主義探析[J];前沿;2011年03期
10 張永紅;;“民族分離主義”辨析[J];理論月刊;2011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一平;;印度尼西亞的民族分離主義運動[A];“東南亞民族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于海洋;族際沖突:從國際走向國內(nèi)[N];中國民族報;2014年
2 于福堅;全球化是當代民族主義研究的主題[N];中國民族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成付;從自決到自治:冷戰(zhàn)后世界民族分離主義[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2 張友國;后冷戰(zhàn)時期民族分離主義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3 夏光輝;當代中國民族主義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進勐;戰(zhàn)后東南亞民族分離主義運動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9年
2 余忠穩(wěn);冷戰(zhàn)后民族分離主義與美國的干涉[D];外交學院;2004年
3 張建軍;論冷戰(zhàn)后的民族分離主義[D];新疆大學;2004年
4 徐楠;西方民族分離主義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5 武永東;蘇格蘭民族分離主義運動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6 高夏林;印度那加民族分離主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7 楊晶;民族自決權若干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8 徐希才;民族分離主義的治理困境與治理方向研究[D];國際關系學院;2017年
9 梁軍;冷戰(zhàn)結束后民族分離主義研究[D];新疆大學;2008年
10 趙艷睿;冷戰(zhàn)后民族分離主義運動及其對世界政治的影響[D];河北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2700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270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