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白紋伊蚊內共生菌Wolbachia的檢測及其生理功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19 13:05
白紋伊蚊Aedes albopictus屬于昆蟲綱Insecta蚊科Culicidae伊蚊屬Aedes,俗稱麻蚊、花蚊、陰蚊,又名“亞洲虎蚊”。白紋伊蚊適應性強、擴散能力強,在全球范圍內廣泛存在,是世界性的重要病媒生物,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白紋伊蚊雌蟲滋擾人群,叮人并吸食人血用于繁殖后代,且可在叮咬的過程中傳播登革熱、寨卡病毒病、基孔肯亞熱、黃熱病、裂谷熱等疾病的病原,嚴重危害人類公共健康。近年來,我國登革熱的發(fā)生越來越頻繁,發(fā)生區(qū)域逐漸北移,成為日益嚴重的急性傳染病。廣東省的登革熱發(fā)生尤為嚴重,近來每年均有暴發(fā)。目前,國內外對防治白紋伊蚊新技術的研究越來越多,其中利用內共生菌進行防治是近年重要的研究方向。本論文以廣東省白紋伊蚊為研究對象,通過三種方法監(jiān)測了其在全省21個地市的分布、季節(jié)消長等情況,采用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調查了各地白紋伊蚊感染內共生菌Wolbachia的情況及其分化關系,并研究了內共生菌Wolbachia對白紋伊蚊生物學特性和抗藥性的影響。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廣東省2007-2017年白紋伊蚊種群密度調查研究采用布雷圖指數法、誘蚊誘卵器指數法和誘蚊燈法三種監(jiān)測方...
【文章來源】:華南農業(yè)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9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不同監(jiān)測方法在不同年份監(jiān)測白紋伊蚊密度結果
20圖 2.2 2007-2017 年不同環(huán)境中白紋伊蚊密度監(jiān)測結果分析Figure 2.2 Results analysis of density surveillance of Aedes albopictus in diffeenvironment from 2007 to 2017
22圖 2.3 2007-2017 年不同季節(jié)中白紋伊蚊密度監(jiān)測結果分析igure 2.3 Results analysis of density surveillance of Aedes albopictus in diffseasons from 2007 to 2017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地理種群白紋伊蚊感染Wolbachia的檢測和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J]. 張瑞玲,姚廣琴,潘曉倩,趙愛華,馬德珍,張忠. 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 2017(01)
[2]登革熱媒介控制研究進展[J]. 景欽隆,王鳴. 疾病監(jiān)測. 2016(10)
[3]廣東省潮州市白紋伊蚊對常用殺蟲劑的抗藥性[J]. 王義冠,師燦南,林國松,劉起勇,劉少群,杜光文,宋鐵,蔡鐘賢,孟鳳霞. 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 2016(03)
[4]寨卡病毒媒介伊蚊控制策略和措施展望[J]. 劉起勇. 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 2016(02)
[5]浙江省中東部白紋伊蚊共生菌沃爾巴克氏體的調查研究[J]. 郭頌,凌鋒,王金娜,吳瑜燕,侯娟,龔震宇. 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 2015(06)
[6]Wolbachia在重要蚊媒病防治研究中的進展[J]. 張崇星,石桂紅,劉波. 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 2015(09)
[7]利福平與高溫對Cardinium的滅活效果及其對煙粉虱寄主發(fā)育與繁殖的影響[J]. 任素麗,尹祥杰,郭秋,任順祥,邱寶利. 環(huán)境昆蟲學報. 2015(03)
[8]2006—2013年中國19省白紋伊蚊監(jiān)測數據分析[J]. 吳海霞,劉起勇,劉小波,魯亮,郭玉紅,岳玉娟. 疾病監(jiān)測. 2015(04)
[9]蚊媒傳染病傳入我國風險及防控策略[J]. 史書路,于長友,王雪嵋,孫寶杰. 口岸衛(wèi)生控制. 2015(01)
[10]廣東省蚊蟲密度消長及種群構成分析[J]. 蔡松武,段金花,劉文華,鄒欽. 中華衛(wèi)生殺蟲藥械. 2014(04)
博士論文
[1]白紋伊蚊種群監(jiān)測與控制新技術研究[D]. 張令要.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8
[2]白紋伊蚊對登革病毒細胞內免疫的研究[D]. 葛春喜.中山大學 2002
碩士論文
[1]白紋伊蚊的吸血習性及新型捕蚊器BG-Sentinel trap的捕蚊效果研究[D]. 帥淑芬.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632951
【文章來源】:華南農業(yè)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9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不同監(jiān)測方法在不同年份監(jiān)測白紋伊蚊密度結果
20圖 2.2 2007-2017 年不同環(huán)境中白紋伊蚊密度監(jiān)測結果分析Figure 2.2 Results analysis of density surveillance of Aedes albopictus in diffeenvironment from 2007 to 2017
22圖 2.3 2007-2017 年不同季節(jié)中白紋伊蚊密度監(jiān)測結果分析igure 2.3 Results analysis of density surveillance of Aedes albopictus in diffseasons from 2007 to 2017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地理種群白紋伊蚊感染Wolbachia的檢測和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J]. 張瑞玲,姚廣琴,潘曉倩,趙愛華,馬德珍,張忠. 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 2017(01)
[2]登革熱媒介控制研究進展[J]. 景欽隆,王鳴. 疾病監(jiān)測. 2016(10)
[3]廣東省潮州市白紋伊蚊對常用殺蟲劑的抗藥性[J]. 王義冠,師燦南,林國松,劉起勇,劉少群,杜光文,宋鐵,蔡鐘賢,孟鳳霞. 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 2016(03)
[4]寨卡病毒媒介伊蚊控制策略和措施展望[J]. 劉起勇. 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 2016(02)
[5]浙江省中東部白紋伊蚊共生菌沃爾巴克氏體的調查研究[J]. 郭頌,凌鋒,王金娜,吳瑜燕,侯娟,龔震宇. 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 2015(06)
[6]Wolbachia在重要蚊媒病防治研究中的進展[J]. 張崇星,石桂紅,劉波. 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 2015(09)
[7]利福平與高溫對Cardinium的滅活效果及其對煙粉虱寄主發(fā)育與繁殖的影響[J]. 任素麗,尹祥杰,郭秋,任順祥,邱寶利. 環(huán)境昆蟲學報. 2015(03)
[8]2006—2013年中國19省白紋伊蚊監(jiān)測數據分析[J]. 吳海霞,劉起勇,劉小波,魯亮,郭玉紅,岳玉娟. 疾病監(jiān)測. 2015(04)
[9]蚊媒傳染病傳入我國風險及防控策略[J]. 史書路,于長友,王雪嵋,孫寶杰. 口岸衛(wèi)生控制. 2015(01)
[10]廣東省蚊蟲密度消長及種群構成分析[J]. 蔡松武,段金花,劉文華,鄒欽. 中華衛(wèi)生殺蟲藥械. 2014(04)
博士論文
[1]白紋伊蚊種群監(jiān)測與控制新技術研究[D]. 張令要.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8
[2]白紋伊蚊對登革病毒細胞內免疫的研究[D]. 葛春喜.中山大學 2002
碩士論文
[1]白紋伊蚊的吸血習性及新型捕蚊器BG-Sentinel trap的捕蚊效果研究[D]. 帥淑芬.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6329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nykjbs/36329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