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酯類殺螨劑對意大利蜜蜂腦神經細胞影響的生化及分子機制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菊酯類殺螨劑對意大利蜜蜂腦神經細胞影響的生化及分子機制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意大利蜜蜂 殺蟲劑 風險評價 鈣離子通道 mRNA表達
【摘要】:蜜蜂是一種重要的經濟昆蟲,在農業(yè)中通過幫助植物傳花授粉,從而大大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但隨著設施農業(yè)的發(fā)展,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中殺蟲劑等的大量施用對蜜蜂造成的毒害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為更好的保護蜜蜂為農作物及自然界植物授粉,有必要研究環(huán)境有害物質對蜜蜂的毒性作用機理并建立一套更為靈敏準確的毒性風險評價技術。本項研究從幾種主要殺蟲劑在亞致死劑量下對蜜蜂生物學的影響入手,研究了其對蜂群繁殖的影響。同時以溴氰菊酯(DM)為素材研究了對意大利蜜蜂工蜂腦神經細胞內游離鈣離子濃度([Ca2+]i)的影響規(guī)律以及對鈣通道的作用進行了研究,通過實驗得到了如下結果:1、亞致死劑量下,聯(lián)苯菊酯、溴氰菊酯及氟氨氰菊酯均極限著地降低了蜂王產卵量;聯(lián)苯菊酯與溴氰菊酯極顯著地降低了意大利蜜蜂封蓋率和發(fā)育成功率并可極顯著的延長工蜂由卵發(fā)育至成蜂的歷期。上述研究結果表明這三種殺蟲劑在亞致死劑量下仍會顯著影響蜜蜂蜂群的正常繁殖。2、建立了針對蜜蜂腦神經細胞體外培養(yǎng)及鈣離子濃度測量技術的一套較完整的方法。該項測量技術的建立將有助于形成一套以細胞[Ca2+]i變化為衡量指標的細胞水平的環(huán)境有毒物質對蜜蜂風險的更為迅速而準確的評價系統(tǒng),從而改變目前常用的利用蜜蜂生物學方法進行毒性評價的手段。3、實驗明確了DM對蜜蜂腦神經細胞[Ca2+]i的影響規(guī)律:(1)即使極低濃度的DM仍會迅速并極顯著地影響細胞內[Ca2+]i;(2)伴隨著時間推移,不同濃度DM處理組間出現顯著差異:當DM濃度0.25 mg/L時,即使后期去除DM的影響,[Ca2+]i仍維持在高位,說明由于DM濃度過高已造成細胞Ca2+的過載而死亡;當DM濃度0.25 mg/L時,去除DM的影響,[Ca2+]i能夠逐漸恢復,說明細胞仍處于存活狀態(tài),具有一定的恢復功能;(3)將DM濃度降低至0.03 mg/L,神經細胞恢復后與正常細胞的[Ca2+]i的值相比仍存在極顯著差異,這說明低濃度的DM雖不能造成細胞的中毒致死,但仍對細胞造成了損害并進而可能對蜜蜂神經及機體的正常生理活動造成影響。4、通過實驗明確了DM刺激造成蜜蜂神經細胞[Ca2+]i升高的主要靶位是位于細胞膜上的電壓依賴型T-型鈣離子通道蛋白,DM將特異性的開啟T-型鈣離子通道,使得胞外Ca2+大量進入胞內,從而造成胞內[Ca2+]i的迅速升高。5、通過亞致死劑量下DM飼喂意大利蜜蜂工蜂不同時間后腦神經細胞T-型鈣離子通道蛋白α-1H亞基mRNA表達差異的研究表明,亞致死劑量的溴氰菊酯會顯著降低蜜蜂腦神經細胞T_型鈣離子通道a-1H亞基基因的表達。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895.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冬生;孫亮先;黃志祥;張巧利;;電穿孔導入法在意大利蜜蜂卵基因轉移上的應用[J];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2 趙亞周;安建東;周志勇;董捷;邢艷紅;秦建軍;;意大利蜜蜂和小峰熊蜂在溫室桃園的傳粉行為及其影響因素[J];昆蟲學報;2011年01期
3 徐定澤;;意大利蜜蜂“死蛹病”的發(fā)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探討[J];溫州農業(yè)科技;2003年01期
4 程茂盛;琚大偉;殷玲;吉挺;余林生;劉在芳;劉蘇燕;;意大利蜜蜂陳年巢脾水提和醇提液抗菌活性的比較[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5期
5 馮倩倩;楊維仁;胥保華;李成成;;維生素E對意大利蜜蜂產漿性能及抗氧化性的影響[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6期
6 楊俊;周瑋;周婷;王強;代平禮;吳艷艷;;意大利蜜蜂腦神經細胞鈣離子濃度測定方法的研究[J];應用昆蟲學報;2012年05期
7 戴光增;;意大利蜜蜂在固原地區(qū)不同越冬方法的試驗[J];中國養(yǎng)蜂;1983年06期
8 余林生,孟祥金;意大利蜜蜂胚后發(fā)育的觀察與研究[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9 葉巧真 ,張景強 ,盧愛平;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飛翔肌發(fā)育過程中線粒體的形態(tài)與發(fā)生[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1995年02期
10 童富淡,鮑秀良,陳盛祿;意大利蜜蜂蘋果酸脫氫酶Ⅱ同工酶基因型研究[J];浙江農業(yè)學報;199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蘭婷;楊維仁;胥保華;;意大利蜜蜂生長發(fā)育適宜亞麻酸供給水平的研究[A];中國養(yǎng)蜂學會蜜蜂飼養(yǎng)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17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2 代平禮;周婷;王強;劉鋒;王星;;四種農藥對意大利蜜蜂的毒力測定[A];中國養(yǎng)蜂學會蜜蜂產品、蜜蜂保護、蜜源與授粉專業(yè)委員會第七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代平禮;王強;孫繼虎;劉鋒;吳艷艷;周婷;;亞致死濃度聯(lián)苯菊酯和溴氰菊酯對意大利蜜蜂生殖與發(fā)育的影響[A];第四屆中國畜牧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9年
4 石元元;曾志將;吳小波;顏偉玉;王子龍;;人工注射Dnmt3 siRNA對意大利蜜蜂雌蜂的發(fā)育影響[A];第五屆中國畜牧科技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王安平;廖婷;盧宜娟;楊文超;吳珍紅;繆曉青;;意大利蜜蜂蜂王幼蟲與工蜂幼蟲呼吸代謝的研究[A];中國養(yǎng)蜂學會生物學專業(yè)委員會2007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金湯東;周冰峰;羅建能;王建橋;;建立蜂群人工排風系統(tǒng)的研究報告[A];2006年全國蜂產品市場信息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7 王穎;楊維仁;胥保華;;不同日齡意大利蜜蜂工蜂對茶花粉和油菜粉蛋白質消化率的影響[A];中國養(yǎng)蜂學會蜜蜂飼養(yǎng)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17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8 周冰峰;朱翔杰;李月;陳文鋒;張星;周宇;陳焰煌;;封蓋期發(fā)育溫度對意大利蜜蜂后翅翅脈變異的影響[A];中國養(yǎng)蜂學會生物學專業(yè)委員會2007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王青;賴康;藍華輝;徐新建;朱翔杰;周冰峰;;40℃對意大利蜜蜂工蜂封蓋子翅脈發(fā)育的影響[A];中國養(yǎng)蜂學會蜜蜂飼養(yǎng)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17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10 房宇;李建科;;意大利蜜蜂(A.m.ligustica)雄蜂卵期發(fā)育蛋白質組分析[A];中國養(yǎng)蜂學會蜜蜂飼養(yǎng)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三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本報記者 萬素蕓;讓家變成藝術的港灣[N];中華建筑報;2011年
2 李治;“百花蜂蜜”的故事[N];首都建設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王園園;轉cry2A和cry1C基因水稻對意大利蜜蜂的生態(tài)安全性[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5年
2 王強;菊酯類殺螨劑對意大利蜜蜂腦神經細胞影響的生化及分子機制的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6年
3 李建科;意大利蜜蜂產漿量性狀的微衛(wèi)星DNA和數量遺傳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4 歐陽霞輝;擬黑多刺蟻和意大利蜜蜂雌激素相關受體基因的克隆與表達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5 吳杰;小峰熊蜂的生物學及傳粉生態(tài)學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6 鄭愛娟;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工蜂蛹期頭部發(fā)育蛋白質組分析[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賈慧茹;亞致死劑量吡蟲啉對意大利蜜蜂中腸菌群的影響[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5年
2 王圣偉;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蟲和成蜂飼糧中亞油酸適宜添加水平的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5年
3 李成成;代用花粉蛋白水平對意大利蜜蜂各發(fā)育階段生長發(fā)育狀況的影響[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2年
4 吉挺;意大利蜜蜂四品系遺傳資源比較研究[D];揚州大學;2003年
5 趙亞周;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遺傳多態(tài)性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0年
6 田巖;轉Bt基因植物花粉對意大利蜜蜂影響的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06年
7 唐曉偉;西方蜜蜂細胞色素P450單加氧酶特性初步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1年
8 李迎軍;意大利蜜蜂春繁期代用花粉中適宜鈣磷水平的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2年
9 吳在富;意大利蜜蜂幼蟲期和成蜂期飼糧K~+適宜水平的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3年
10 張鴿;鋅對意大利蜜蜂生理機能的影響[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2591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nykjbs/1259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