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凈化對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及其亞群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4-02-15 01:37
目的:1.比較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患者與健康人的一般情況并分析外周血淋巴細胞、細胞因子的差異;2.明確免疫凈化治療對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細胞因子、血沉、補體、抗ds-DNA抗體、血常規(guī)、24小時尿蛋白、SLEDAI評分的影響及其安全性的評估;方法:1.該研究共納入研究對象197名,其中包括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住院診治的SLE患者104例,以及我院同期與SLE患者年齡、性別匹配的健康體檢中心的健康人93例;104例SLE患者的SLEDAI評分均>9分;2.收集的104例SLE患者被隨機分為免疫凈化組和非凈化組,每組各52例。非凈化組患者給予口服醋酸潑尼松(50-60mg/日)、緩解病情藥物(羥氯喹、嗎替麥考酚酸酯、來氟米特等),免疫凈化組在非凈化組治療基礎上,增加免疫凈化治療,具體方式為:DFPP EC-30W+DFPP EC-20W+DFPP EC-30W或者DFPP EC-30W+DFPP EC-20W+IA PH-350方案,隔日進行1次,每人共治療3次;3.93名健康人及104名SLE患者治療第0周、1周、12周、24周、36周的外周血淋巴細胞的數(shù)量...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縮寫詞中英文對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及其亞群數(shù)目的變化
1 對象及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SLE患者與健康人的一般情況比較
2.2 SLE患者與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細胞數(shù)的比較
3 討論
4 結論
第二部分 免疫凈化對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數(shù)的影響及臨床療效評估
1 研究對象及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3 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
2.1 免疫凈化組與非凈化組治療前后外周血淋巴細胞數(shù)及Th1/Th2、Th17/Treg細胞比值的變化
2.2 免疫凈化組與非凈化組治療前后細胞因子的變化
2.3 免疫凈化組與非凈化組治療前后臨床指標的變化
2.4 免疫凈化組患者在免疫凈化前后的不良反應
3 討論
4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3898970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縮寫詞中英文對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及其亞群數(shù)目的變化
1 對象及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SLE患者與健康人的一般情況比較
2.2 SLE患者與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細胞數(shù)的比較
3 討論
4 結論
第二部分 免疫凈化對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數(shù)的影響及臨床療效評估
1 研究對象及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3 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
2.1 免疫凈化組與非凈化組治療前后外周血淋巴細胞數(shù)及Th1/Th2、Th17/Treg細胞比值的變化
2.2 免疫凈化組與非凈化組治療前后細胞因子的變化
2.3 免疫凈化組與非凈化組治療前后臨床指標的變化
2.4 免疫凈化組患者在免疫凈化前后的不良反應
3 討論
4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38989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38989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