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謝組學技術研究去脂軟肝方防治大鼠NAFLD的作用機制
發(fā)布時間:2023-05-26 23:13
【目的】研究NAFLD大鼠與正常大鼠肝臟代謝物的差異,以及去脂軟肝方作用后肝臟代謝物的變化情況,并進一步探討去脂軟肝方防治NAFLD的作用機制!痉椒ā繉96只SPF級SD雄性大鼠,隨機分為正常組、模型組、辛伐他汀組(1.8mg/kg)、去脂軟肝方低、中、高劑量組(去低組,6.93mg/kg;去中組,13.86mg/kg;去高組,27.72mg/kg),每組16只。除正常組外,其余組均喂食高脂飼料,實驗進行12周。從實驗第1天開始灌胃,分別于第8、12周末對大鼠進行取材,檢測血液中TG、TC、LDL-C、HDL-C、AST、ALT、TBIL的變化情況。HE及油紅O染色,觀察肝臟組織脂肪變程度。12周末制備正常組、模型組、去高組肝臟樣本,用超高效液相色譜-四級桿飛行時間串聯(lián)質(zhì)譜聯(lián)用技術(UHPLC-Q-TOF-MS)檢測三組大鼠肝臟代謝物,聯(lián)合無監(jiān)督主成分分析(PCA),有監(jiān)督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別分析(OPLS-DA)等模式識別方法來處理檢測得到的數(shù)據(jù),用Xcalibur軟件與Metlin檢索鑒定差異性代謝產(chǎn)物。用MetaboAnalyst 3.0分析代謝通路!窘Y果】1.實驗采用高脂飼料...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縮略表
第一部分 前言
第二部分 實驗部分
1 實驗材料
1.1 實驗動物
1.2 實驗藥物
1.3 動物飼料
1.4 實驗試劑
1.5 實驗儀器
2 實驗方法
2.1 實驗流程
2.2 動物分組
2.3 造模方法
2.4 藥物制備及給藥方式
2.5 留取標本
2.6 指標檢測
2.7 統(tǒng)計分析
第三部分 結果與分析
1 大鼠的一般情況
2 大鼠體重、肝指數(shù)觀察
3 大鼠肝臟病理形態(tài)學觀察
4 大鼠生化指標觀察
4.1 各組大鼠血脂觀察
4.2 各組大鼠肝功能指標觀察
5 樣本檢測的穩(wěn)定性
6 各組的總離子流圖
7 數(shù)據(jù)模式判別分析
8 肝臟組織差異代謝物的篩選和鑒定
9 代謝通路的分析
第四部分 討論
1 NAFLD大鼠模型復制及評價
2 藥物干預后病理指標分析
3 藥物干預后生化指標的改善
4 肝臟樣本差異代謝物及通路分析
4.1 脂質(zhì)代謝
4.2 糖代謝
4.3 氨基酸代謝
4.4 維生素代謝
第五部分 結論
第六部分 展望
參考文獻
文獻綜述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進展及代謝組學的應用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參與的科研課題
本文編號:3823447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縮略表
第一部分 前言
第二部分 實驗部分
1 實驗材料
1.1 實驗動物
1.2 實驗藥物
1.3 動物飼料
1.4 實驗試劑
1.5 實驗儀器
2 實驗方法
2.1 實驗流程
2.2 動物分組
2.3 造模方法
2.4 藥物制備及給藥方式
2.5 留取標本
2.6 指標檢測
2.7 統(tǒng)計分析
第三部分 結果與分析
1 大鼠的一般情況
2 大鼠體重、肝指數(shù)觀察
3 大鼠肝臟病理形態(tài)學觀察
4 大鼠生化指標觀察
4.1 各組大鼠血脂觀察
4.2 各組大鼠肝功能指標觀察
5 樣本檢測的穩(wěn)定性
6 各組的總離子流圖
7 數(shù)據(jù)模式判別分析
8 肝臟組織差異代謝物的篩選和鑒定
9 代謝通路的分析
第四部分 討論
1 NAFLD大鼠模型復制及評價
2 藥物干預后病理指標分析
3 藥物干預后生化指標的改善
4 肝臟樣本差異代謝物及通路分析
4.1 脂質(zhì)代謝
4.2 糖代謝
4.3 氨基酸代謝
4.4 維生素代謝
第五部分 結論
第六部分 展望
參考文獻
文獻綜述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進展及代謝組學的應用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參與的科研課題
本文編號:38234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38234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