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膝關節(jié)內側副韌帶重建方法生物力學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08 14:19
目的:評估對比三種不同的韌帶重建方式治療膝關節(jié)內側副韌帶(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complex,MCL)復合體III級損傷的膝關節(jié)動力學及穩(wěn)定性,為臨床膝關節(jié)內側副韌帶損傷治療提供生物力學依據。方法:12具正常人體膝關節(jié)新鮮尸體標本,平均隨機分為4組。正常MCL組行前交叉韌帶(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離斷后單束重建ACL,保留完整的MCL;另外3組制造III級內側副韌帶損傷模型:離斷ACL、內側副韌帶淺層(superficial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sMCL)及后斜韌帶(posterior oblique ligament,POL)。在ACL單束重建之后,3組分別行sMCL單束重建、sMCL及POL解剖位雙束重建、sMCL及POL改良三角矢量重建。生物力學評價指標包括:脛骨前方移位距離(anterior tibial translation ATT)、脛骨內旋角(internal rotation,IR)、膝關節(jié)外翻角(valgus rotation,VAL)、內旋及外翻力矩作用下M...
【文章來源】:廣州醫(yī)科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三種不同方式重建MCL示意圖
廣州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1脛骨5Nm內旋、7Nm外翻扭矩,在膝關節(jié)完全伸直位及屈膝15°、30°分別測量脛骨最大的內旋角度及外翻角度(圖2),并測量5Nm內旋、7Nm外翻力矩作用下MCL及ACL受力情況。最后,使用C臂機在脛骨7Nm外翻扭矩作用下的最大外翻角度進行膝關節(jié)X線透視(圖2B),圖片導入ImageJ軟件,測量膝關節(jié)內側關節(jié)間隙開角(medialjointopeninggap,MJOG)(圖3)圖1三種不同方式重建MCL示意圖。A1~C1分別為sMCL單束重建(singlebundleMCLreconstruction,SBMCLr)、解剖位sMCL及POL雙束重建(doublebundleMCLreconstruction,DBMCLr)、sMCL及POL改良三角矢量重建(modifiedtriangularMCLreconstruction,MTMCLr)的手術方式模擬圖,A2~C2分別是上述三種方式對應的術中實物圖。圖2MCL重建后膝關節(jié)生物力學測試。生物材料動態(tài)力學試驗機分別測量脛骨前方移位距離(ATT)、脛骨內旋角(internalrotation,IR)、膝關節(jié)外翻角(valgusrotation,VAL)、內旋及外翻力矩作用下MCL及ACL受力情況。
廣州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2圖3膝關節(jié)內側關節(jié)間隙開角測量。A:使用C臂在膝關節(jié)最大外翻角度進行膝關節(jié)X線透視;B:ImageJ軟件測量膝關節(jié)內側關節(jié)間隙開角。1.6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數(shù)據處理,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x)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組間比較,使用Tukey法進行組間均數(shù)的兩兩比較,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本文編號:3576707
【文章來源】:廣州醫(yī)科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三種不同方式重建MCL示意圖
廣州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1脛骨5Nm內旋、7Nm外翻扭矩,在膝關節(jié)完全伸直位及屈膝15°、30°分別測量脛骨最大的內旋角度及外翻角度(圖2),并測量5Nm內旋、7Nm外翻力矩作用下MCL及ACL受力情況。最后,使用C臂機在脛骨7Nm外翻扭矩作用下的最大外翻角度進行膝關節(jié)X線透視(圖2B),圖片導入ImageJ軟件,測量膝關節(jié)內側關節(jié)間隙開角(medialjointopeninggap,MJOG)(圖3)圖1三種不同方式重建MCL示意圖。A1~C1分別為sMCL單束重建(singlebundleMCLreconstruction,SBMCLr)、解剖位sMCL及POL雙束重建(doublebundleMCLreconstruction,DBMCLr)、sMCL及POL改良三角矢量重建(modifiedtriangularMCLreconstruction,MTMCLr)的手術方式模擬圖,A2~C2分別是上述三種方式對應的術中實物圖。圖2MCL重建后膝關節(jié)生物力學測試。生物材料動態(tài)力學試驗機分別測量脛骨前方移位距離(ATT)、脛骨內旋角(internalrotation,IR)、膝關節(jié)外翻角(valgusrotation,VAL)、內旋及外翻力矩作用下MCL及ACL受力情況。
廣州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2圖3膝關節(jié)內側關節(jié)間隙開角測量。A:使用C臂在膝關節(jié)最大外翻角度進行膝關節(jié)X線透視;B:ImageJ軟件測量膝關節(jié)內側關節(jié)間隙開角。1.6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數(shù)據處理,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x)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組間比較,使用Tukey法進行組間均數(shù)的兩兩比較,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本文編號:35767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35767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