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針刀療法在頸椎病康復中的療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07 04:53
目的:超微針刀療法是一種以小針刀療法為基礎派生而來的治療手段,通過與傳統針灸療法對比,探討超微針刀療法在頸椎病康復中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上海市松江區(qū)九亭鎮(zhèn)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門診治療中符合病例選擇標準的60例頸椎病患者。將受試者隨機分為超微針刀組(治療組)和常規(guī)針灸組(對照組),每組30例。治療組采用超微針刀療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針灸療法,兩組均結合常規(guī)物理治療,每周2次,持續(xù)1月。治療前、治療后以及結束治療后三月分別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VAS)、頸部功能障礙指數(NDI)、日本骨科學會(JOA)頸椎病療效評定標準量表以及Northwick Park頸痛量表(NPQ)進行評定,全部數據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分析,顯著度均設為0.05水平。結果:1.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及治療前兩組間的VAS、NDI、JOA和NPQ評分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2.兩組治療前、后的VAS、NDI和NPQ評分,均有降低,差異有高度的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治療前、后的JOA評分均有明顯增加,差異有高度...
【文章來源】:上海體育學院上海市
【文章頁數】: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2.文獻綜述
2.1 頸椎病的診斷和一般療法
2.1.1 頸椎病的診斷
2.1.2 頸椎病的一般療法
2.2 超微針刀療法的特點與作用機制
2.2.1 超微針刀療法特點
2.2.2 超微針刀的作用機制
2.3 肌筋膜鏈理論與超微針刀療法
2.4 超微針刀在治療頸椎病中的應用
2.4.1 超微針刀療法治療頸椎病
2.4.2 超微針刀結合其他治療手段治療頸椎病
2.5 小結
3.研究對象
3.1 診斷標準
3.2 納入標準
3.3 排除標準
3.4 病例剔除標準
4.研究方法
4.1 文獻研究
4.2 臨床研究
4.2.1 入組情況
4.2.2 實驗前準備
4.2.3 實驗器材
4.2.4 治療方法
4.2.5 療效評價方法
4.2.6 實驗操作流程
4.2.7 不良反應記錄與處理
4.2.8 質量控制
4.2.9 統計學方法
4.2.10 實驗流程圖
5.研究結果
5.1 兩組間受試者一般資料對比
5.2 兩組間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VAS)對比
5.3 兩組組間頸部功能障礙指數(NDI)評分對比
5.4 兩組間日本骨科學會(JOA)頸椎病療效評定標準量表評分對比
5.5 兩組間Northwick Park頸痛量表(NPQ)評分對比
5.6 兩組間臨床療效對比
5.7 兩組間VAS、NDI、NPQ、JOA治療后和三月后隨訪評分對比
5.8 安全性分析
6.討論
6.1 超微針刀治療的有效性分析
6.1.1 頸椎病患者一般資料分析
6.1.2 VAS評分分析
6.1.3 NDI評分分析
6.1.4 JOA評分分析
6.1.5 NPQ評分分析
6.1.6 臨床療效分析
6.1.7 治療后和三月后的VAS、NDI、NPQ、JOA評分比較分析
6.2 研究意義的探討
6.2.1 中醫(yī)對頸椎病的認識
6.2.2 西醫(yī)對頸椎病的認識
6.2.3 超微針刀療法治療頸椎病
6.3 研究的局限性與展望
7.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針灸治療頸椎病的遠期療效[J]. 盧瑩,劉良生,張如祥,楊丹.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20(02)
[2]評分量表在脊柱疾病評價中的應用進展[J]. 戚麟,王馨,陳瑞奇,黎志宏. 實用骨科雜志. 2019(12)
[3]中醫(yī)治療頸椎病臨床研究[J]. 張宗寶,單祥祥.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9(24)
[4]龍氏正骨手法結合小針刀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 馬文慧,周鈺,牛相來,景福權. 西部中醫(yī)藥. 2018(03)
[5]中醫(yī)針刺與松解術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研究[J]. 李亞軍,李盛華,吳錦秋,周明旺,宋淵. 西部中醫(yī)藥. 2018(03)
[6]肌筋膜鏈與經筋比較研究[J]. 方燕平,黃于婷,楊嵐菲,廖軍. 亞太傳統醫(yī)藥. 2018(02)
[7]McKenzie療法結合瑜伽體式訓練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J]. 林玲,何冰心,鐘益萍,楊加亮,孔冬梅. 中醫(yī)正骨. 2018(01)
[8]定點旋轉位小針刀治療頸椎病神經根激惹癥狀的臨床研究[J]. 陳培芳,夏德鵬,杜培學,丁立鈞,劉安利,辛冬梅. 中國中醫(yī)急癥. 2018(01)
[9]經筋理論指導小針刀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療效觀察[J]. 張悅,岳群,郭文輝. 針灸臨床雜志. 2017(11)
[10]《傷寒論》視角下頸椎病診治思路探微[J]. 鄭泉鑫,皮安平,于寶新,王京亮,許宜棟,胡零三. 中醫(yī)正骨. 2017(10)
碩士論文
[1]自鎖式椎間融合器治療頸椎病的療效觀察[D]. 田立.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388884
【文章來源】:上海體育學院上海市
【文章頁數】: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2.文獻綜述
2.1 頸椎病的診斷和一般療法
2.1.1 頸椎病的診斷
2.1.2 頸椎病的一般療法
2.2 超微針刀療法的特點與作用機制
2.2.1 超微針刀療法特點
2.2.2 超微針刀的作用機制
2.3 肌筋膜鏈理論與超微針刀療法
2.4 超微針刀在治療頸椎病中的應用
2.4.1 超微針刀療法治療頸椎病
2.4.2 超微針刀結合其他治療手段治療頸椎病
2.5 小結
3.研究對象
3.1 診斷標準
3.2 納入標準
3.3 排除標準
3.4 病例剔除標準
4.研究方法
4.1 文獻研究
4.2 臨床研究
4.2.1 入組情況
4.2.2 實驗前準備
4.2.3 實驗器材
4.2.4 治療方法
4.2.5 療效評價方法
4.2.6 實驗操作流程
4.2.7 不良反應記錄與處理
4.2.8 質量控制
4.2.9 統計學方法
4.2.10 實驗流程圖
5.研究結果
5.1 兩組間受試者一般資料對比
5.2 兩組間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VAS)對比
5.3 兩組組間頸部功能障礙指數(NDI)評分對比
5.4 兩組間日本骨科學會(JOA)頸椎病療效評定標準量表評分對比
5.5 兩組間Northwick Park頸痛量表(NPQ)評分對比
5.6 兩組間臨床療效對比
5.7 兩組間VAS、NDI、NPQ、JOA治療后和三月后隨訪評分對比
5.8 安全性分析
6.討論
6.1 超微針刀治療的有效性分析
6.1.1 頸椎病患者一般資料分析
6.1.2 VAS評分分析
6.1.3 NDI評分分析
6.1.4 JOA評分分析
6.1.5 NPQ評分分析
6.1.6 臨床療效分析
6.1.7 治療后和三月后的VAS、NDI、NPQ、JOA評分比較分析
6.2 研究意義的探討
6.2.1 中醫(yī)對頸椎病的認識
6.2.2 西醫(yī)對頸椎病的認識
6.2.3 超微針刀療法治療頸椎病
6.3 研究的局限性與展望
7.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針灸治療頸椎病的遠期療效[J]. 盧瑩,劉良生,張如祥,楊丹.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20(02)
[2]評分量表在脊柱疾病評價中的應用進展[J]. 戚麟,王馨,陳瑞奇,黎志宏. 實用骨科雜志. 2019(12)
[3]中醫(yī)治療頸椎病臨床研究[J]. 張宗寶,單祥祥.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9(24)
[4]龍氏正骨手法結合小針刀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 馬文慧,周鈺,牛相來,景福權. 西部中醫(yī)藥. 2018(03)
[5]中醫(yī)針刺與松解術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研究[J]. 李亞軍,李盛華,吳錦秋,周明旺,宋淵. 西部中醫(yī)藥. 2018(03)
[6]肌筋膜鏈與經筋比較研究[J]. 方燕平,黃于婷,楊嵐菲,廖軍. 亞太傳統醫(yī)藥. 2018(02)
[7]McKenzie療法結合瑜伽體式訓練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J]. 林玲,何冰心,鐘益萍,楊加亮,孔冬梅. 中醫(yī)正骨. 2018(01)
[8]定點旋轉位小針刀治療頸椎病神經根激惹癥狀的臨床研究[J]. 陳培芳,夏德鵬,杜培學,丁立鈞,劉安利,辛冬梅. 中國中醫(yī)急癥. 2018(01)
[9]經筋理論指導小針刀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療效觀察[J]. 張悅,岳群,郭文輝. 針灸臨床雜志. 2017(11)
[10]《傷寒論》視角下頸椎病診治思路探微[J]. 鄭泉鑫,皮安平,于寶新,王京亮,許宜棟,胡零三. 中醫(yī)正骨. 2017(10)
碩士論文
[1]自鎖式椎間融合器治療頸椎病的療效觀察[D]. 田立.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3888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33888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