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右胸骨旁第二肋間橫切口微創(chuàng)主動脈瓣置換術的臨床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2 22:57
目的:探究右胸骨旁第二肋間橫切口微創(chuàng)主動脈瓣置換術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顧性分析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同一術者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間實施的111例單純主動脈瓣置換術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jù)手術方式將其分為49例右胸骨旁第二肋間橫切口微創(chuàng)主動脈瓣置換術組(微創(chuàng)組)和62例正中開胸主動脈瓣置換術組(正中組),比較兩組間術前、術中及術后資料。應用SPSS21.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比較兩組的一般資料、術前左室射血分數(shù)、術前左室舒張末徑、手術時長、體外循環(huán)時長、升主動脈阻斷時長、心臟外科監(jiān)護室住院時長、呼吸機輔助時長、24小時引流量、術后住院天數(shù)、術后左室射血分數(shù)、術后左室舒張末徑;卡方檢驗分析比較術后24小時輸血率、二次開胸率,術后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及死亡率。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兩組患者均手術順利,微創(chuàng)組無中轉開胸病例,術后無死亡患者,全部康復出院。微創(chuàng)組與正中組相比,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前左室射血分數(shù)分別為61.16±9.07%和61.86±8.45%(P=0.679),術前左室舒張末徑...
【文章來源】:南昌大學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微創(chuàng)組與正中組術中資料對比
第3章結果10表3:術后臨床資料對比項目微創(chuàng)組(n=49)正中組(n=62)P值CSICU住院時長(d)1.77±0.312.04±0.630.004*呼吸機輔助時長(h)15.45±5.7518.51±6.710.012*24小時引流量(ml)109.86±125.98508.84±311.70<0.001*24小時輸血率(%)11(22.4%)29(46.8%)0.008*術后住院天數(shù)(d)8.69±2.7510.77±2.94<0.001*術后左室射血分數(shù)(%)56.63±8.0358.71±7.890.174術后左室舒張末徑(mm)44.45±6.4545.08±5.810.589二次開胸止血(%)1(2.0%)1(1.6%)1.000術后氣胸(%)2(4.1%)0(0.0%)0.193術后胸腔積液(%)2(4.1%)3(4.8%)1.000術后房顫(%)5(10.2%)19(30.6%)0.009*術后腎功能不全(%)0(0.0%)1(1.6%)1.000術后切口愈合不良(%)0(0.0%)2(3.2%)0.502術后死亡(%)0(0.0%)0(0.0%)-*表示兩組間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圖2微創(chuàng)組與正中組術后24小時引流量(A)、術后呼吸機輔助時間(B)、CSICU住院天數(shù)(C)及術后住院天數(shù)(D)對比,差異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微創(chuàng)組(A)與正中組(B)術后房顫發(fā)生概率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微創(chuàng)切口與胸骨正中切口主動脈瓣置換術中傾向性評分匹配的對比研究[J]. 張永會,張林,李梁鋼,任瞳,龔志云,王瑤,趙元程,曲帥,姜勝利.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2019(12)
[2]右胸前外側小切口微創(chuàng)主動脈瓣置換的傾向評分匹配研究[J]. 朱家全,鮑春榮,張俊文,姜兆磊,張韞佼,丁芳寶,梅舉.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2018 (04)
[3]微創(chuàng)右胸切口與常規(guī)胸骨正中切口主動脈瓣置換術的對比研究[J]. 姜兆磊,梅舉,丁芳寶,張韞佼,劉浩,張俊文,沈賽娥,尹航.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14(06)
[4]微創(chuàng)主動脈瓣置換術101例臨床分析[J]. 沈金強,魏來,夏利民,楊成,羅紅,胡克儉,王春生. 中華外科雜志. 2013 (03)
本文編號:3226456
【文章來源】:南昌大學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微創(chuàng)組與正中組術中資料對比
第3章結果10表3:術后臨床資料對比項目微創(chuàng)組(n=49)正中組(n=62)P值CSICU住院時長(d)1.77±0.312.04±0.630.004*呼吸機輔助時長(h)15.45±5.7518.51±6.710.012*24小時引流量(ml)109.86±125.98508.84±311.70<0.001*24小時輸血率(%)11(22.4%)29(46.8%)0.008*術后住院天數(shù)(d)8.69±2.7510.77±2.94<0.001*術后左室射血分數(shù)(%)56.63±8.0358.71±7.890.174術后左室舒張末徑(mm)44.45±6.4545.08±5.810.589二次開胸止血(%)1(2.0%)1(1.6%)1.000術后氣胸(%)2(4.1%)0(0.0%)0.193術后胸腔積液(%)2(4.1%)3(4.8%)1.000術后房顫(%)5(10.2%)19(30.6%)0.009*術后腎功能不全(%)0(0.0%)1(1.6%)1.000術后切口愈合不良(%)0(0.0%)2(3.2%)0.502術后死亡(%)0(0.0%)0(0.0%)-*表示兩組間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圖2微創(chuàng)組與正中組術后24小時引流量(A)、術后呼吸機輔助時間(B)、CSICU住院天數(shù)(C)及術后住院天數(shù)(D)對比,差異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微創(chuàng)組(A)與正中組(B)術后房顫發(fā)生概率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微創(chuàng)切口與胸骨正中切口主動脈瓣置換術中傾向性評分匹配的對比研究[J]. 張永會,張林,李梁鋼,任瞳,龔志云,王瑤,趙元程,曲帥,姜勝利.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2019(12)
[2]右胸前外側小切口微創(chuàng)主動脈瓣置換的傾向評分匹配研究[J]. 朱家全,鮑春榮,張俊文,姜兆磊,張韞佼,丁芳寶,梅舉.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2018 (04)
[3]微創(chuàng)右胸切口與常規(guī)胸骨正中切口主動脈瓣置換術的對比研究[J]. 姜兆磊,梅舉,丁芳寶,張韞佼,劉浩,張俊文,沈賽娥,尹航.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14(06)
[4]微創(chuàng)主動脈瓣置換術101例臨床分析[J]. 沈金強,魏來,夏利民,楊成,羅紅,胡克儉,王春生. 中華外科雜志. 2013 (03)
本文編號:32264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32264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