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氧化鋁胚胎暴露致成年斑馬魚的學習和記憶能力進行性損傷
【學位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20
【中圖分類】:R114
【部分圖文】:
山西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81.4.3納米氧化鋁暴露本項研究由1個對照組和5個暴露組組成。將6hpf的對照組置于斑馬魚胚胎培養(yǎng)基中,每日更換胚胎培養(yǎng)液一次。各實驗組暴露于不同濃度(0、6.25、12.5、25.0、50.0、100mg/L)的納米氧化鋁懸濁液中,每天更換新的納米氧化鋁懸濁液一次。實驗在28.5℃恒溫孵育箱中進行,光/暗循環(huán)14/10小時。每12h檢查各組胚胎發(fā)育情況,及時取出卵凝結的胚胎和死亡幼體。120hpf停止暴露納米氧化鋁。每個暴露劑量組和對照組分別選取70顆魚卵進行培養(yǎng),6月齡時,排除生長過程中一些不可控因素導致的個別斑馬魚的死亡影響,每組剩余約60條成魚,這些成年魚被用于檢測斑馬魚學習記憶能力損傷及其機制。在斑馬魚成魚6、9和12月齡時檢測各種實驗指標,包括:腦鋁含量(Alcontentinbrain)、自發(fā)運動(locomotoractivity)、探索運動(exploratoryactivity)、學習記憶能力(learningandmemory)、神經遞質(neurotransmitters)、氧化應激(oxidativestress)、神經細胞計數(shù)(neuralcellscount)、超微結構(ultrastructuralstructure)、基因表達(geneexpression)。所有的行為測試都在上午9:00到下午5:00之間進行[45],詳細實驗設計如圖1所示。圖1納米氧化鋁暴露斑馬魚胚胎后對成年斑馬魚各種指標檢測的實驗設計圖Figure1DiagramoftheexperimentaldesignusedtotestadultzebrafishaftertreatedzebrafishembryoswithAl2O3-NPs.
山西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1間,每條斑馬魚都被單獨放置在T迷宮中測試。斑馬魚的行為由攝像機記錄,并由EthovisionXT10軟件分析。實驗測試包括3個階段:(1)斑馬魚對T迷宮進行為期4天的適應階段(habituation),以適應新環(huán)境。在適應階段,所有斑馬魚都被放入T迷宮中,但數(shù)量每天逐漸減少(16、8、4和1),直到每條魚被單獨放入T迷宮中并自由游動。(2)為期4天的訓練試驗(trainingtest)。訓練試驗旨在通過食物刺激,訓練斑馬魚出現(xiàn)在食物獎勵區(qū),并給予食物獎勵,培養(yǎng)斑馬魚的聯(lián)想學習記憶能力[51]。在訓練試驗過程中,將每條魚放在T迷宮的起始區(qū)域,30秒后釋放,讓斑馬魚在T迷宮中探索4分鐘。潛伏期定義為斑馬魚從起始區(qū)域游到EC區(qū)所需的時間。在訓練期間,如果斑馬魚在4分鐘的測試時間內沒有出現(xiàn)在EC區(qū),它將被引導到EC區(qū),并允許它在其中停留1分鐘。訓練測試從每天早上9:00開始[45],連續(xù)4天每天1次。(3)在最后一次訓練試驗的第2天進行記憶能力測試試驗,以評估記憶能力。在此階段,所有斑馬魚被單獨放入同一個T型迷宮中游動4分鐘,但不以食物作為獎勵。分析了斑馬魚在EC區(qū)的累計停留時間。具體實驗流程(如圖2)圖2T迷宮實驗箱及T迷宮實驗流程圖Figure2.T-mazeapparatusexperimenttankandflowchartofT-mazetest.
2.1 氧化鋁納米顆粒的表征 將納米氧化鋁懸濁液超聲 30 min 混勻,然后用透射電子顯微鏡檢測。通過圖像分析軟件分析納米氧化鋁顆粒懸濁液的透射電鏡結果,懸濁液中的納米氧化鋁顆粒顯示呈圓形,并沒有明顯的聚集,平均粒徑為(20.90±9.51)nm ,如圖3。采用納米粒度儀對納米氧化鋁懸濁液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納米氧化鋁的平均水合粒徑為(86.89±10.87)nm,平均 Zeta 電位為(49.43±2.21)mv。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擬南芥;;魚只有7秒記憶嗎[J];初中生學習(高);2012年05期
2 王定一;;在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記憶能力的思考[J];成才之路;2015年06期
3 馬麗娟;;淺談高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記憶能力的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7年14期
4 詹成文;;提高學生記憶能力的兩點嘗試和體會[J];歷史教學問題;1986年03期
5 柏漢生;化學教學中學生記憶能力的培養(yǎng)[J];化學教學;1995年02期
6 馬士文;怎樣在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能力[J];歷史教學問題;1995年03期
7 王親團;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記憶能力的初步嘗試[J];中學生物教學;1995年04期
8 錢守本;結合內容實際 培養(yǎng)學生記憶能力[J];思想政治課教學;1997年09期
9 施滿容;談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能力[J];生物學教學;2000年06期
10 張宇;劉玉林;;氯胺酮對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J];西南軍醫(yī);2016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璐陽;鏈脲佐菌素誘導妊娠期糖尿病大鼠海馬PTPRT基因甲基化修飾調控子代學習記憶能力機制的初步探究[D];浙江大學;2019年
2 關素珍;孕期慢性應激對子代學習記憶能力影響及其干預的實驗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4年
3 金文杰;米諾環(huán)素對70%肝切除小鼠術后遠期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及機制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于斌;工作記憶能力與自我控制的關系及其機制研究[D];南開大學;2014年
5 梁寧川;基于胺類化合物與納米氧化鋁復合的新型抗熱老化絕緣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重慶大學;2018年
6 陳淑莉;早期針刺對缺血缺氧后幼鼠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06年
7 張震;降肝脂乳桿菌LGG和BL23來源胞外多糖應用風險的機制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9年
8 薩如拉;結合基因組和轉錄組學解析斑馬演化模式[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18年
9 趙婷;Karsch-Neugebauer綜合征斑馬魚模型的建立和行為學觀察[D];復旦大學;2014年
10 張茹;刺五加改善睡眠剝奪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機制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金;納米氧化鋁胚胎暴露致成年斑馬魚的學習和記憶能力進行性損傷[D];山西醫(yī)科大學;2020年
2 張海涯;出生前后PM2.5暴露對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9年
3 鄧彩云;健志片的制備及其改善學習記憶能力的功效實驗研究[D];廣東藥科大學;2018年
4 高爽;旋律記憶能力與聽寫技法探微[D];中國音樂學院;2017年
5 王浩權;運動調節(jié)學習記憶:內源性大麻素系統(tǒng)的作用[D];陜西師范大學;2018年
6 邱靜;狀態(tài)焦慮和工作記憶能力對個體抑制分心信息的影響[D];貴州師范大學;2018年
7 劉寧;二苯乙烯苷對阿爾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學習記憶能力及腦組織中APP異常裂解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D];右江民族醫(yī)學院;2017年
8 呂虹;不同頻率電針對學習記憶能力偏低大鼠的治療作用和機理探討[D];浙江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9 李春杰;鋁對斑馬魚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及其相關機制初步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10 鄔忠豪;自閉癥譜系障礙者關聯(lián)記憶能力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8892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2889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