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城區(qū)6-17歲學齡兒童超重、肥胖現狀及其對早期靶器官損害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濟南市城區(qū)6-17歲學齡兒童超重、肥胖現狀及其對早期靶器官損害的影響 出處:《山東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研究背景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居民營養(yǎng)水平及生活方式的轉變,兒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已成為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無論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兒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均呈顯著上升趨勢。全國學生體質調研數據顯示,我國7-18歲學齡兒童超重和肥胖率呈逐年增加趨勢,從1985年的1.2%增加到2010年的14.6%。研究表明,兒童期超重和肥胖會引起近期靶器官損害,如左心室肥厚、頸動脈內中膜增厚和動脈硬化等。同時,超重和肥胖存在著從兒童期到成人期的"軌跡現象",且兒童青少年肥胖會增加成年期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和腦卒中等)的發(fā)生風險。據調查,兒童期體質指數(BMI)每增加1kg/m2,成年期頸動脈內中膜厚度增厚的風險即增加58%。因此,早期識別超重和肥胖高危兒童,實現防治窗口"下移",才能從根源上降低成人心血管病風險。本研究利用濟南市城區(qū)7840名6-17歲兒童青少年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四種BMI篩查標準(中國標準、美國CDC標準、國際肥胖工作組IOTF標準和WHO標準)來描述其超重和肥胖的分布特征,同時探討超重、肥胖對近期靶器官損害的影響,為制定高危兒童青少年早期靶器官損害篩查及干預策略提供科學依據。研究目的1.基于四種BMI篩查標準(中國標準、美國CDC標準、IOTF標準和WHO標準),描述濟南市城區(qū)7840名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征。2.探討超重和肥胖對兒童青少年近期靶器官損害的影響。對象和方法1.研究對象基于2012-2014年開展實施的"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項目—"兒童心血管疾病的預警、診治技術研究"的濟南調查點數據,采用方便整群抽樣的方法,在濟南市城區(qū)選取4所(2所小學、1所初中、1所高中)中等水平非寄宿公立普通中小學校作為采樣點。要求參與對象具有濟南市戶籍或者在濟南居住一年以上。本研究最終獲得有效樣本共7840人,其中男生4082人,女生3758人。并選取經非同日三時點篩查之后為高血壓的兒童青少年作為靶器官損害評估的研究對象,共333人,其中男生238人,女生95人。2.研究方法對受試對象進行身體測量、生化指標檢測和早期靶器官損害評估指標檢測。身體測量包括身高和體重,均進行兩次測量取其平均值。基于BMI的四種篩查標準判定超重和肥胖。生化指標檢測包括尿液生化檢測和血液生化檢測。靶器官損害評估指標檢測包括心臟檢查、血管檢查和肝臟檢查。3.統(tǒng)計分析數據采用SPSS16.0進行整理與統(tǒng)計學分析。分類資料采用n(%)表示。連續(xù)性資料用均值±標準差(x±s)描述。連續(xù)性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控制協(xié)變量的連續(xù)性資料組間比較采用協(xié)方差分析;采用Kappa檢驗探討四種超重肥胖篩查標準之間的一致性;采用趨勢卡方檢驗分析靶器官評估指標及生化指標異常檢出率隨BMI變化的趨勢;控制性別、年齡、血壓和心率等協(xié)變量后,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超重和肥胖對近期靶器官損害的影響,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結果1.四種BMI標準判定濟南市城區(qū)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檢出率及吻合性比較四種BMI標準判定濟南市城區(qū)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檢出率均處于較高水平。四種標準判定的超重檢出率差異不大(中國標準:21.0%;美國CDC標準:17.2%;IOTF標準:21.0%;WHO標準:22.1%)。肥胖檢出率表現為中國標準高于IOTF標準(19.9%vs.12.4%);美國CDC標準檢出率為17.4%、WHO標準檢出率為18.6%,略高于IOTF標準。男生超重和肥胖檢出率均高于女生。除中國標準與IOTF標準在女生9-11歲年齡組、WHO標準與IOTF標準在男生9-11歲年齡組的Kappa系數值小于0.6外,四種標準兩兩之間判定的濟南市城區(qū)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在各年齡組和性別之間的Kappa系數值均大于0.6,表明四種標準總體的吻合性較高。2.超重和肥胖對兒童青少年近期靶器官損害的影響調整性別和年齡后的協(xié)方差分析顯示,左心室質量(LVM)、左心室質量指數(LVMI)、相對室壁厚度(RWTm)、頸動脈內中膜厚度(cIMT)、谷丙轉氨酶(ALT)、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_C)均隨BMI狀態(tài)變化而呈升高趨勢,高密度脂蛋白(HDL_C)呈下降趨勢,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超重和肥胖兒童LVMI升高的風險增加,OR值分別為4.52(95%CI:1.17-17.46)和 9.35(95%CI:2.73-32.07)。與非肥胖組相比,總體、男生和 6-11歲年齡組肥胖RWTm升高的風險增加,OR值分別為3.39(95%CI:1.34-8.57)、5.91(95%CI:1.32-26.48)和 6.58(95%CI:1.45-29.82)?傮w、男生和 12-17 歲年齡組肥胖的脂肪肝風險均增加,OR值分別為7.54(95%CI:2.21-25.69)、6.15(95%CI:1.78-21.25)和 8.25(95%CI:1.85-36.79)。研究結論1.基于中國標準、美國CDC標準、IOTF標準和WHO的四種BMI篩查標準判定的濟南市城區(qū)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檢出率均處于較高水平。提示濟南市城區(qū)兒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處于普遍流行狀態(tài)。2.超重/肥胖與兒童青少年近期LVM、LVMI、RWTm和cIMT密切相關;與非肥胖組相比,肥胖兒童LVMI升高、RWTm升高、cIMT增厚和脂肪肝的風險均顯著增加。
[Abstract]: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ldren aged 6 - 17 years was increased by 58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ldren aged 7 - 18 years in China increased by 58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had a tendency to increase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 such a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 .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ldren aged 6 - 17 years in Jinan . Compared with non - obese group , the risk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 95 % CI : 1.34 - 8.57 ) , 5.91 ( 95 % CI : 1.32 - 26.48 ) and 6.58 ( 95 % CI : 1.45 - 29.82 ) , respectively . The risk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creased with BMI . The OR value was 7.54 ( 95 % CI : 2.21 - 25.69 ) , 6.15 ( 95 % CI : 1.78 - 21.25 ) and 8.25 ( 95 % CI : 1.85 - 36.79 ) . Conclusion 1 .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adolescents aged 6 - 17 in Jinan , based on Chinese standards , American CDC standard , IOTF standard and WHO criteria , is at a higher level . It is suggested tha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Jinan are generally prevalent . 2 . Overweight / obes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hort - term LVMI , RWTm and cIMT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 Compared with non - obese group , LVMI of obese children is increased , RWTm is increased , cIMT thickening and fatty liver risk a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723.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力豐;羅兵;王義成;劉宏強;袁桂莉;;超聲對青年肥胖型高血壓患者頸動脈內中膜厚度的相關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療設備;2016年10期
2 閆銀坤;侯冬青;劉軍廷;趙小元;程紅;楊平;單鑫影;米杰;;兒童期超重肥胖對成年期動脈粥樣硬化及動脈僵硬的長期影響[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16年01期
3 劉戈力;姜麗紅;;肥胖兒童早期心血管損害的評估和干預[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4年08期
4 侯冬青;趙小元;段佳麗;孫穎;閆銀坤;蘇忠劍;黃貴民;程紅;劉琴;孟玲慧;陳芳芳;張美仙;楊平;單馨影;米杰;;不同肥胖程度兒童罹患心血管代謝異常風險的橫斷面調查[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14年02期
5 馬春朋;劉蘭祥;楊蕾;劉曉麗;王銳;尹福在;陸強;;中青年男性體脂分布與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的相關研究[J];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2013年06期
6 康如彤;鐘燕;蔣耀輝;劉康香;游誠;;肥胖兒童非酒精性脂肪肝影響因素分析[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3年03期
7 陸維;王燕萍;;體質指數對血壓、血糖、血脂的影響[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年23期
8 劉建鳳;白偉;賈麗娟;于欣;邊芳;;超重肥胖兒童血清淀粉樣蛋白A與頸總動脈內中膜厚度相關性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0年07期
9 李時蓮;張美和;宋文琪;靳劍云;趙秋虹;余煥玲;;肥胖兒童血脂、載脂蛋白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8年19期
10 周永健;李瑜元;馬金香;石勝利;聶玉強;;性別、肥胖與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關系調查[J];廣東醫(yī)學;2008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周歆;侯冬青;趙小元;程紅;劉軍廷;楊平;米杰;;北京市超重與肥胖兒童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檢出情況及其相關危險因素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七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孫瓊;兒童體重增加與代謝紊亂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關系[D];中南大學;2009年
2 張響華;岳陽市區(qū)7歲和11歲兒童代謝異常狀況及其與頸動脈內中膜厚度的關系[D];中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3580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1358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