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化顆粒質量標準提升與指紋圖譜研究
本文關鍵詞:新生化顆粒質量標準提升與指紋圖譜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新生化顆粒 質量標準提升 指紋圖譜 工藝優(yōu)化
【摘要】:新生化顆粒以古方生化湯為基礎,添加益母草與紅花,經提取、濃縮后,加入紅糖作為輔料,制粒而成。新生化顆粒具有活血養(yǎng)血,祛瘀生新,消炎止痛之功,目前,臨床上常用于治療產后、藥流后或上節(jié)育環(huán)后惡露不行,少腹疼痛等癥。新生化顆粒因其出色的療效,受到越來越多患者的追捧,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然而,現(xiàn)新生化顆粒的質量控制標準為國家藥品標準(WB3-B-1056-91-2015),該標準控制項較少,給新生化顆粒質量控制留下許多漏洞,新生化顆粒生產過程的規(guī)范性,藥物的有效性、均一性得不到保障。為此,本文以新生化顆粒為研究對象,提升其質量標準,并通過建立指紋圖譜與藥材對比進行溯源性研究,最后,結合膜分離技術對新生化顆粒生產工藝提升進行探索。主要工作如下:(1)新生化顆粒質量標準提升研究:采用水溶正丁醇萃取兩次的方式,檢測制劑中正丁醇提取物物的量,通過對比不同廠家樣品的結果,將正丁醇萃取物的量定為不少于2.5%;將新生化顆粒溶于水,超聲、靜置、放冷,底部不得有不溶物;將新生化顆粒溶于水,采用732鈉型陽離子樹脂進行處理后,點于硅膠G薄層板上,并與對照藥材、對照品、陰性制劑比較,對應位置斑點清晰,陰性制劑無干擾,以此建立新生化顆粒益母草薄層鑒別方法;對新生化顆粒進行甲醇提取,提取液以液相分析,與桃仁、紅花及對照品、陰性制劑進行對比,建立新生化顆粒桃仁、紅花HPLC鑒別方法;采用HPLC-ELSD進行鹽酸水蘇堿含量測定,線性良好,具有較好的重復性、穩(wěn)定性,通過對所收集樣品測定比較,初步確定鹽酸水蘇堿每袋含量不少于3mg。(2)新生化顆粒指紋圖譜及溯源研究:新生化顆粒甲醇提取,以甲醇-酸水系統(tǒng)為流動相進行液相分析,共選出24個峰,并進行方法學考察,結果發(fā)現(xiàn)該指紋圖譜方法具有較好的重復性、穩(wěn)定性。采用中藥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對不同批次及不同廠家的樣品圖譜進行相似度分析,結果表明,江蘇仁壽藥業(yè)不同批次樣品相似度高,均為0.8以上,說明新生化顆粒的生產工藝是基本穩(wěn)定的,但不同廠家樣品的指紋圖譜相似度存在一定差異,這說明工藝控制上存在問題,對生產過程的控制極為重要。采用HPLC-DAD對制劑樣品與藥材樣品進行檢測后,將24個共有峰進行藥材歸屬,并結合HPLC-MS進行成分的確認,共找出制劑與藥材中同時存在的21個成分。(3)新生化顆粒工藝提升研究:將復方提取液納濾和減壓濃縮兩種不同方式進行濃縮,結果發(fā)現(xiàn)采用納濾法濃縮,濃縮液中各成分的轉移率較普通減壓濃縮的轉移率高,羥基紅花黃色素A轉移率差值高達30%。除雜探索研究中,將納濾濃縮液以超濾處理,減壓濃縮液以醇沉處理,結果發(fā)現(xiàn),采用膜分離技術所制備的樣品含量較傳統(tǒng)方法的含量高約10%-40%,同時,固含物的量比傳統(tǒng)方法低約15%。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286.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我國中藥將實行指紋圖譜檢測[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2年03期
2 汪建平,張長弓,候以付;試論中藥材規(guī)范化種植與中藥材指紋圖譜[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3年10期
3 李宗孝,原春蘭,聶菲;中藥振蕩指紋圖譜[J];中國基礎科學;2004年02期
4 李艷慧;竇紅霞;劉玉婕;;指紋圖譜應用概況[J];黑龍江醫(yī)藥;2005年05期
5 吳華;;淺談蒙藥指紋圖譜研究的意義及思路[J];北方藥學;2006年01期
6 劉小瑜;呂圭源;俞景華;;指紋圖譜在中藥研究中的應用概況[J];天津藥學;2006年01期
7 孫彩華;;指紋圖譜在中藥研究領域的應用[J];中國藥業(yè);2006年17期
8 周晉;賀福元;羅杰英;;中藥(復方)指紋圖譜研究進展[J];中醫(yī)藥導報;2007年01期
9 曹國霞;;應用指紋圖譜 提升產品質量[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08年12期
10 高德民;;5個生姜品種的蛋白電泳指紋圖譜研究[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果德安;張金蘭;李烈;崔明;富戈;劉榮霞;王巧;;丹參等幾種中藥指紋圖譜與代謝指紋圖譜研究[A];中國中醫(yī)藥研究促進會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全國中藥關鍵技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3年
2 閔江;劉雄艷;黃坤旺;;枸杞子指紋圖譜研究[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藥炮制分會2008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高曉燕;;唐古特大黃指紋圖譜的建立[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藥分析分會第五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4 王春麗;梁宗鎖;李殿榮;王灝;趙志新;;丹參主要居群DNA指紋圖譜的建立[A];2007年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八屆中藥鑒定學術研討會、2007年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中藥專業(yè)委員會全國中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孫慶雷;林云良;祝賀;王曉;程傳格;劉建華;;核磁共振指紋圖譜控制中藥黃芩質量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波譜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8年
6 王彬輝;江琴舒;章文紅;張曉芬;王金明;王石健;;中藥菊花指紋圖譜的研究進展[A];2011年浙江省醫(yī)學會臨床藥學分會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7 林文津;魏道智;;馬藍的紅外指紋圖譜鑒別研究[A];中藥與天然藥高峰論壇暨第十二屆全國中藥和天然藥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8 包貝華;趙顯;張麗;丁安偉;;雞冠花指紋圖譜研究[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藥分析分會第五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9 魏萍;尹蓉莉;;指紋圖譜在中藥質量中的應用與局限性[A];中藥藥效提高與中藥飲片質量控制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張桂芳;關杰敏;林吉;劉軍民;徐鴻華;;涼粉草RAPD指紋圖譜的構建及遺傳相似性研究[A];2010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方劍春;指紋圖譜 中藥現(xiàn)代化曙光初現(xiàn)[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2 王英;指紋圖譜 破解中醫(yī)困擾[N];蘇州日報;2005年
3 王域城;中藥產業(yè)革命發(fā)軔[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3年
4 本報記者 許琦敏;中藥有了“指紋圖譜”[N];文匯報;2013年
5 王圣忠;指紋圖譜:為腫瘤藥品構筑放心閘[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6年
6 記者 解悅;我市專家為江蘇中藥制作指紋圖譜[N];南京日報;2009年
7 ;指紋圖譜可以控制中藥療效[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8 本報記者 黃芳;“指紋圖譜”掃除出口障礙[N];廣東科技報;2004年
9 王曉強 石任兵;中藥指紋圖譜建立方法[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10 記者 白京麗;指紋圖譜研究走出象牙塔[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谷瑞敏;指紋圖譜等同系數(shù)的理論、方法及應用[D];天津大學;2008年
2 宋艷梅;瓜蔞多元多息指紋圖譜的鑒別研究及其品質相關數(shù)學模型的構建[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3 劉火安;葛根等中藥材高效液相色譜指紋圖譜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6年
4 范驍輝;藥物及代謝組分析信息學基礎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5 黃超;滇丹參指紋圖譜及其對細胞損傷保護作用和紫丹活血口崩片工藝的研究[D];湖北中醫(yī)學院;2007年
6 蘇薇薇;沙田柚指紋圖譜特征與其藥效學關系的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5年
7 李峰;山東道地藥材金銀花的多元多息指紋圖譜鑒別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4年
8 史先敏;中國栽培靈芝三萜成分的高效液相指紋圖譜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8年
9 吳琳華;仙鶴草指紋圖譜的建立及其抗腫瘤作用機制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4年
10 何建雄;銀翹柴桂湯HPLC指紋圖譜及其體外抑制流感病毒作用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軻易;魔芋甘露聚糖肽中氨基酸指紋圖譜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5年
2 雷蓉;金蓮花的質量標準及UPLC指紋圖譜和模式識別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朱亞艷;馬尾松二代育種親本選擇及指紋圖譜的構建[D];貴州大學;2015年
4 王颯;新疆多傘阿魏體外胃癌活性部位指紋圖譜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連曉娟;穿心蓮超微粉的質量標準及穩(wěn)定性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3年
6 李慧;棗種質SSR指紋圖譜構建及遺傳多樣性分析[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4年
7 楊紹群;朝藥關蒼術質量評價及指紋圖譜研究[D];延邊大學;2012年
8 程元柳;基于核苷類指標性成分的冬蟲夏草質量控制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9 王銀花;豆芽三種激素(GA_3、6-BA、2,,4-D)的HPLC方法建立及指紋圖譜構建[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4年
10 李彪;基于指紋圖譜的白酒類別定性研究[D];武漢輕工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2562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1256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