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素市場化改革的歷史考察(1979-2013)
發(fā)布時間:2023-02-13 18:27
改革開放40年來,中華民族實現(xiàn)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歷史性跨越。1978-2017年中國經濟實現(xiàn)了年均9.5%的高速增長,創(chuàng)造了人類歷史上的發(fā)展奇跡。然而,中國經濟在快速增長的過程中,也面臨著需求結構、產業(yè)結構和收入分配結構等多重結構失衡的風險和挑戰(zhàn)。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與結構失衡并存的現(xiàn)象被稱為“中國經濟增長之謎”。現(xiàn)有研究大多從我國要素市場化滯后于產品市場化的“不對稱市場化”典型事實出發(fā),通過實證分析要素價格扭曲的經濟效應來解釋“中國經濟增長之謎”,并提出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的政策建議,但較少考察我國要素市場化改革的歷史進程,從歷史視角追溯探尋我國要素市場化滯后深層原因的研究也不多見。基于此,在要素市場化改革2013年進入重點攻堅階段的背景下,本文根據(jù)我國要素市場化改革的階段性特征,將傳統(tǒng)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扭曲型要素價格體系及要素計劃配置體制作為分析起點,按經濟體制轉軌(1979-1991年)、市場經濟體制建立(1992-2001年)和市場經濟體制完善(2002-2013年)三個時期,將要素市場化改革相應分為探索、推進和深化三個階段,系統(tǒng)梳理1979-2013年要素市場化改革的...
【文章頁數(shù)】:12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研究的緣由和意義
二、相關概念界定
三、已有研究成果述評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與內容框架
第一章 歷史起點:扭曲型要素價格體系與要素計劃配置體制
第一節(jié) 扭曲型要素價格體系的形成
一、重工業(yè)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的選擇
二、扭曲型要素價格體系的形成
第二節(jié) 要素計劃配置體制的建立
一、實行高度集中的資金計劃配置制度
二、構建城鄉(xiāng)二元的勞動力資源配置體系
第三節(jié) 經濟發(fā)展績效低下的困境
第二章 理論桎梏與實踐探索:1979-1991年
第一節(jié) “要素不是商品”的理論桎梏
一、“要素不是商品”的正式提出
二、突破桎梏的理論探索
第二節(jié) 市場機制引入對要素計劃配置體制的沖擊
一、產品價格市場化
二、市場主體多元化
三、要素計劃配置體制受到沖擊和改革的必然性
第三節(jié) 要素市場化的初步探索與要素市場的初步發(fā)育
一、金融體制改革、金融市場發(fā)育與利率調整
二、就業(yè)壓力與勞動力市場發(fā)育
三、城市土地有償使用和土地市場萌芽
第四節(jié) 要素價格形成的基本特征及其影響
第三章 推進與約束:1992-2001年
第一節(jié) 要素市場基礎地位的確立
第二節(jié) 要素市場化改革的推進
一、金融市場:股票、債券市場發(fā)展與利率市場化啟動
二、勞動力市場:勞動力流動加快與工資形成機制市場化
三、土地市場:土地配置方式向市場化轉變
第三節(jié) 要素市場化改革的約束
一、傳統(tǒng)體制慣性的約束
二、國有企業(yè)預算軟約束的限制
第四節(jié) 要素市場化改革中的摩擦與沖突
一、要素價格雙軌制的體制摩擦
二、城鄉(xiāng)與區(qū)域差距擴大
三、要素支持與配置效率的沖突
第四章 深化與掣肘:2002-2013年
第一節(jié) 要素市場化改革的深化
一、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
二、全面建設勞動力市場體系
三、加快土地市場化改革
第二節(jié) 地方政府干預與要素市場化改革的掣肘
一、財政金融化與金融市場扭曲
二、“土地引資”和“土地財政”
三、低工資發(fā)展模式的依賴
第三節(jié) 要素市場扭曲的現(xiàn)實特征
第五章 現(xiàn)行要素價格扭曲:經濟高速增長和經濟結構失衡
第一節(jié) 現(xiàn)行要素價格扭曲的經濟增長效應
第二節(jié) 現(xiàn)行要素價格扭曲與經濟結構失衡的關聯(lián)
一、要素價格扭曲引起收入分配結構失衡
二、要素價格扭曲導致總需求結構失衡
三、要素價格扭曲造成產業(yè)結構失衡
第六章 結論與啟示
一、要素市場化總體滯后是中國市場體系的基本特征
二、要素市場化改革受多重因素制約與掣肘
三、要素市場化抑制內生于雙軌漸進式改革策略
四、要素價格扭曲是傳統(tǒng)發(fā)展方式的重要決定因素和鎖定機制
五、加快要素市場化改革是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的關鍵
參考文獻
在讀期間科研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742082
【文章頁數(shù)】:12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研究的緣由和意義
二、相關概念界定
三、已有研究成果述評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與內容框架
第一章 歷史起點:扭曲型要素價格體系與要素計劃配置體制
第一節(jié) 扭曲型要素價格體系的形成
一、重工業(yè)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的選擇
二、扭曲型要素價格體系的形成
第二節(jié) 要素計劃配置體制的建立
一、實行高度集中的資金計劃配置制度
二、構建城鄉(xiāng)二元的勞動力資源配置體系
第三節(jié) 經濟發(fā)展績效低下的困境
第二章 理論桎梏與實踐探索:1979-1991年
第一節(jié) “要素不是商品”的理論桎梏
一、“要素不是商品”的正式提出
二、突破桎梏的理論探索
第二節(jié) 市場機制引入對要素計劃配置體制的沖擊
一、產品價格市場化
二、市場主體多元化
三、要素計劃配置體制受到沖擊和改革的必然性
第三節(jié) 要素市場化的初步探索與要素市場的初步發(fā)育
一、金融體制改革、金融市場發(fā)育與利率調整
二、就業(yè)壓力與勞動力市場發(fā)育
三、城市土地有償使用和土地市場萌芽
第四節(jié) 要素價格形成的基本特征及其影響
第三章 推進與約束:1992-2001年
第一節(jié) 要素市場基礎地位的確立
第二節(jié) 要素市場化改革的推進
一、金融市場:股票、債券市場發(fā)展與利率市場化啟動
二、勞動力市場:勞動力流動加快與工資形成機制市場化
三、土地市場:土地配置方式向市場化轉變
第三節(jié) 要素市場化改革的約束
一、傳統(tǒng)體制慣性的約束
二、國有企業(yè)預算軟約束的限制
第四節(jié) 要素市場化改革中的摩擦與沖突
一、要素價格雙軌制的體制摩擦
二、城鄉(xiāng)與區(qū)域差距擴大
三、要素支持與配置效率的沖突
第四章 深化與掣肘:2002-2013年
第一節(jié) 要素市場化改革的深化
一、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
二、全面建設勞動力市場體系
三、加快土地市場化改革
第二節(jié) 地方政府干預與要素市場化改革的掣肘
一、財政金融化與金融市場扭曲
二、“土地引資”和“土地財政”
三、低工資發(fā)展模式的依賴
第三節(jié) 要素市場扭曲的現(xiàn)實特征
第五章 現(xiàn)行要素價格扭曲:經濟高速增長和經濟結構失衡
第一節(jié) 現(xiàn)行要素價格扭曲的經濟增長效應
第二節(jié) 現(xiàn)行要素價格扭曲與經濟結構失衡的關聯(lián)
一、要素價格扭曲引起收入分配結構失衡
二、要素價格扭曲導致總需求結構失衡
三、要素價格扭曲造成產業(yè)結構失衡
第六章 結論與啟示
一、要素市場化總體滯后是中國市場體系的基本特征
二、要素市場化改革受多重因素制約與掣肘
三、要素市場化抑制內生于雙軌漸進式改革策略
四、要素價格扭曲是傳統(tǒng)發(fā)展方式的重要決定因素和鎖定機制
五、加快要素市場化改革是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的關鍵
參考文獻
在讀期間科研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7420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jjglbs/374208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