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用品更新換代下的以舊換新策略研究
本文選題:耐用品 切入點:更新換代 出處:《南京大學》2016年博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隨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耐用品已成為國民經濟生產中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與人們的生活聯系得也更加緊密和頻繁。諸如手機、電腦和汽車等耐用品為我們的溝通、工作和出行等帶來了很多便利,甚至成為了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茖W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促使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日益加快,尤其是在當前競爭加劇、復雜多變的多元化市場中,企業(yè)需要不斷地研發(fā)出性能更好、功能更強的新產品才能獲取更強的競爭優(yōu)勢并贏得更大的生存空間。許多著名企業(yè),如聯想、華為和蘋果等都把在市場中不斷推出新產品作為重要的競爭舉措,這樣做不僅能實現企業(yè)自身的持續(xù)性發(fā)展,而且能讓顧客從升級后的新產品中獲得更大價值。然而,作為社會經濟中普遍存在并且價值較高的一類產品,耐用品具有壽命較長、在長期內能夠重復使用的特點,這意味著顧客的新產品購買周期會相對較長,并且對已經購買了產品的顧客而言,更新換代的代價通常較大,從而弱化了他們對產品進行升級的積極性。為此,耐用品企業(yè)采取了許多措施來鼓勵和刺激顧客對產品進行更新換代,以舊換新策略便是其中之一。在以舊換新策略下,耐用品企業(yè)承諾會以一定的價格回購顧客手中的舊產品并給予他們現金、積分卡或者折扣券,顧客在購買更新換代后的產品時即可獲得相應的價格折扣。以舊換新策略看似能夠簡單、有效地促使顧客對產品進行升級,然而,企業(yè)在實施以舊換新策略的過程中會面臨一系列重要的問題:從企業(yè)自身的角度來看,它采取以舊換新策略的目的是鼓勵顧客升級產品,但該策略能否為企業(yè)帶來更多的收益?換言之,企業(yè)要不要為顧客提供以舊換新策略?若提供,以舊換新價格或者舊產品回購價格應當是多少?各期的新產品零售價格又該如何設定才能滿足利潤的最大化?從顧客的角度來看,在耐用品更新換代下他們購買新產品時是否會有強烈的意愿參加以舊換新策略,該策略能否使顧客受益?持有舊產品的顧客要不要對產品進行更新換代,尤其是在他們能夠將舊產品賣到舊貨市場的情況下?從社會環(huán)境的角度來看,以舊換新策略會對其造成怎樣的影響,有利還是有害?以舊換新策略實施的目的是鼓勵和刺激顧客購買更多的新產品,而企業(yè)在新產品的生產和制造等環(huán)節(jié)將不可避免地對社會環(huán)境造成不利影響,這是否意味著以舊換新是一種環(huán)境“非友好型”策略?本文將在分析耐用品更新換代下的以舊換新策略給企業(yè)、顧客和社會環(huán)境所造成的影響的基礎上,詳細回答上述問題。本文綜合運用博弈論、優(yōu)化理論、管理學、經濟學、決策科學和營銷科學等多學科理論和方法,構建不同情形下耐用品壟斷制造商提供和不提供以舊換新策略的決策模型。運用逆向法優(yōu)化求解得到均衡結果,然后進行比較靜態(tài)分析并做出敏感性分析,探討以舊換新策略對制造商、顧客和社會環(huán)境這三個主體帶來的具體影響。為耐用品企業(yè)的以舊換新和定價等決策提供參考;為顧客的產品購買和更新等策略選擇提供建議;從理論分析的角度揭示以舊換新策略對社會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本文采用遞進式結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研究了舊產品價格內生下的以舊換新策略對制造商、顧客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紤]了一個兩期動態(tài)模型,其中,耐用品壟斷制造商在第一期推出新產品,第二期推出更新換代的新產品;策略型顧客根據每期的產品購買和更新等決策最大化兩期總效用。構建了有無以舊換新策略下的決策模型并比較了它們的均衡結果,給出了制造商的以舊換新策略實施條件,并從舊產品殘值、舊產品價格敏感度和產品更新程度等視角做了敏感性分析。主要結論如下:舊產品殘值、預付款和舊產品價格敏感度等對制造商是否采取以舊換新策略具有重要的影響。舊產品殘值越高,新產品總需求、制造商總收益和消費者剩余越高。舊產品價格敏感度越大,制造商總收益越低,新產品總需求和消費者剩余在中等水平的舊產品價格敏感度下才會處于低水平。此外,制造商為最大化總收益會將產品更新程度設定在中等水平,但此時新產品總需求和消費者剩余都將處于較低水平,說明制造商總收益的增加是建立在顧客的損失基礎之上。研究了舊貨市場價格不確定下的以舊換新策略對制造商、顧客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趦善谀P涂蚣,考慮了耐用品壟斷制造商在第一期推出新產品,在第二期推出更新換代的新產品;策略型顧客根據每期的產品購買和更新等決策追求兩期總效用的最大化。此外,第二期的舊貨市場價格具有不確定性,顧客在第一期購買新產品時不知道舊貨市場價格狀況,僅了解其價格概率分布。分別構建了制造商提供和不提供以舊換新策略的決策模型,之后將它們的均衡結果做了對比分析,并探討了靜態(tài)定價和動態(tài)定價兩種情形下以舊換新策略的影響。結果表明,無論制造商采用何種定價決策,以舊換新策略能夠提高制造商期望總收益并在大多數情況下改善消費者剩余從而使顧客受益,但這是建立在社會環(huán)境遭受損失的基礎之上,因為以舊換新策略的實施將導致新產品總需求的增加。此外,還做了敏感性分析,詳細討論了以舊換新策略下舊產品殘值和產品更新程度等因素對制造商、顧客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研究了新產品更新價值和舊貨市場價格雙重不確定下的以舊換新策略對制造商、顧客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趦善趧討B(tài)博弈框架,首先構建了以舊換新策略的決策模型,其中,耐用品壟斷制造商第一期銷售新產品并推出以舊換新策略,第二期銷售更新換代的新產品,但產品更新價值具有不確定性;策略型顧客通過最大化自己的期望總效用做出每期的產品購買和更新決策,并且他們在第一期購買新產品時無法確切了解舊貨市場價格。分析了每期顧客的選擇并對他們進行了分類,在此基礎上,刻畫了產品需求函數并給出了制造商期望總收益和消費者剩余表達式。之后,構建了無以舊換新策略的基準模型,并將該模型結果與以舊換新策略模型下的做了比較分析。研究表明,制造商是否推出以舊換新策略受新產品期望更新價值及變異系數、舊貨市場價格和舊產品殘值的影響。與無以舊換新策略相比較,制造商提供以舊換新策略時能夠擴大新產品總需求、提高制造商期望總收益并改善消費者剩余。對制造商而言,較低的新產品期望更新價值及變異系數、較高的舊貨市場低價格概率均能提高它的期望總收益;對社會環(huán)境而言,以舊換新策略會對其造成不利影響,尤其是在新產品期望更新價值及變異系數、舊貨市場低價格概率均較低的情況下這種影響更為顯著;對顧客而言,他們更希望新產品期望更新價值處于充分低或充分高的水平,此外,較低的新產品更新價值變異系數和(或)舊貨市場低價格概率也能夠顯著改善消費者剩余,使顧客從以舊換新策略中獲得更多好處。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224;F713.2;F27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敏;;服裝促銷奇招:以舊換新打折賣[J];生意通;2005年12期
2 趙旭東;;彩電以舊換新防貓膩[J];農家參謀;2007年11期
3 于璇;;以舊換新:空調市場的未來動力[J];電器;2009年07期
4 ;中崎以舊換新,剖解“使用雞肋”[J];信息與電腦;2009年09期
5 ;云南省扎實推進汽車以舊換新工作[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09年09期
6 黃裕;;四地以舊換新情況調查 汽車以舊換新政策逐漸顯效[J];商用汽車新聞;2010年11期
7 肖俊濤;;論我國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的完善[J];湖北社會科學;2010年06期
8 尤煥華;;麗水 克服困難 做好以舊換新工作[J];現代家電;2010年20期
9 ;北京今年將試點家具以舊換新每類家具將出試點方案[J];現代裝飾(理論);2011年11期
10 張旬;;“以舊換新”話促銷[J];銷售與市場;199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財政部、商務部、中宣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環(huán)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關于印發(fā)《汽車以舊換新實施辦法》的通知[A];中國生產資料流通發(fā)展報告(2009-2010)[C];2010年
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fā)發(fā)展改革委等部門促進擴大內需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的通知[A];中國生產資料流通發(fā)展報告(2009-2010)[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麗華;倫飛推出電腦“以舊換新”活動[N];中國企業(yè)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裴立英;首飾以舊換新 便利卻不便宜[N];中國消費者報;2004年
3 本報記者 王春寶;汽車以舊換新乏人氣[N];消費日報;2009年
4 沈欣;汽車以舊換新“叫好不叫座”[N];中國消費者報;2009年
5 記者 高延林;我市啟動汽車以舊換新工作[N];延安日報;2009年
6 通訊員 白文進 薛威 記者 門心潔;本市正式啟動汽車以舊換新[N];天津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李巖;我市汽車“以舊換新”有點冷[N];保定日報;2009年
8 記者 李根榮 通訊員 翁新挺;我市設立汽車“以舊換新”服務窗口[N];金華日報;2009年
9 本報實習記者 金麗媛;以舊換新 預熱明年車市[N];中國商報;2009年
10 記者 馮春鳴 通訊員 張進 周涌華;汽車“以舊換新”昨起按新標準辦理[N];寧波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牛文舉;耐用品更新換代下的以舊換新策略研究[D];南京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鴻媛;基于不同渠道結構的企業(yè)自主以舊換新策略選擇與影響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韓曉霜;面向以舊換新Coupon的升級產品生產及定價策略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6年
3 李夢;基于以舊換新的閉環(huán)供應鏈定價策略研究[D];東南大學;2016年
4 宋利貞;基于心理賬戶理論和創(chuàng)新擴散理論的消費者以舊換新行為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年
5 許興儀;V公司以舊換新業(yè)務模式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3年
6 馬曉蘭;激勵消費者參與家電“以舊換新”的系統動力學研究[D];青島大學;2011年
7 段理慧;基于客戶細分的耐用品以舊換新再制造定價策略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年
8 蔣春;基于以舊換新契約的耐用品供應鏈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2年
9 黃艷;基于“以舊換新”的供應鏈庫存優(yōu)化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1年
10 李春;蘇寧電器西安大區(qū)以舊換新項目優(yōu)化研究[D];西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6323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jjglbs/1632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