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抗性蛋白(CpLEA5,AgRPS3aE)的基因克隆及生物功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18 14:40
極端環(huán)境下生存的生物,經過長期的適應及進化,其必然具有獨特的抗性物質及代謝途徑。臘梅能在低于冰點的低溫條件下開花,預示著臘梅花中必含有使其適于在低溫下生存的物質。LEA蛋白的超量表達可能與臘梅的低溫抗性有關。利用本實驗室已經構建好的臘梅花c DNA文庫,成功克隆出了1個LEA基因。Cp LEA5(Gene bank登錄號:KT727031)。隨后將這個基因在原核和真核生物轉化體系中表達,測定了表達出來的蛋白的抗凍活性。本實驗通過低溫對大腸桿菌陽性克隆菌株和野生型菌株進行處理,研究它們的生物活性以及細胞膜通透性。通過低溫脅迫,陽性克隆菌株存活率比空載菌株高約20%。通過電導率測定,陽性克隆菌株細胞膜損傷程度僅為空載菌株的55%,陽性克隆菌株細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壞的程度比空載菌株小,說明Cp LEA5基因能提高表達宿主菌的抗低溫能力。我們還構建了植物表達載體p TEV7::Cp LEA5,利用農桿菌介導轉化技術對擬南芥進行遺傳轉化,并進行擬南芥陽性植株的篩選,得到預期的轉Cp LEA5基因擬南芥并對其進行抗凍生物功能鑒定。在極端環(huán)境生長的微生物也具有抗性蛋白,使其在極短的環(huán)境下生長繁育.以本...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2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獻綜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
1.2 植物晚期胚胎豐富蛋白質(LEA proteins)概述
1.2.1 LEA蛋白質的分類
1.2.2 LEA蛋白質的結構
1.2.3 LEA蛋白的亞細胞定位
1.2.4 LEA蛋白編碼基因的表達調控
1.2.5 LEA蛋白的功能
1.2.6 有關臘梅的研究
1.3 核糖體蛋白(Ribosome Protein)概述
1.3.1 核糖體的結構與組成
1.3.2 核糖體蛋白的核糖體外功能
1.3.3 核糖體蛋白質與腫瘤、先天性疾病的關系
1.3.4 核糖體蛋白質與植物抗逆境脅迫的關系
第2章 研究內容
2.1 臘梅晚期胚胎發(fā)生豐富蛋白CpLEA5的基因克隆及生物功能驗證
2.1.1 實驗材料與試劑
2.1.2 實驗方法
2.2 嗜鹽曲霉核糖體蛋白AgS3aE的基因克隆及生物功能驗證
2.2.1 試劑與材料
2.2.2 實驗方法
第3章 實驗結果
3.1 CpLEA5基因的克隆
3.2 CpLEA5基因及蛋白的生物信息學分析
3.3 CpLEA5基因的原核表達及其所表達蛋白抗凍活性測定
3.3.1 CpLEA5基因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及蛋白表達
3.3.2 低溫脅迫后大腸桿菌細胞存活率的測定
3.3.3 低溫脅迫后大腸桿菌細胞膜通透性測定
3.4 CpLEA5基因在酵母中抗逆功能分析
3.4.1 酵母表達載體pRUL129-CpLEA5的構建
3.4.2 不同逆境脅迫下酵母轉化子的抗性分析
3.5 F233CpLEA5基因在植物中抗逆功能分析
3.5.1 轉CpLEA5基因擬南芥植株的DNA鑒定
3.5.2 轉CpLEA5基因的擬南芥植株的RT-PCR檢測
3.5.3 轉CpLEA5基因的擬南芥Western blotting鑒定
3.5.4 轉Cp LEA5基因擬南芥的生物功能分析
3.6 Ag RPS3aE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學分析
3.7 Ag RPS3aE基因在稻瘟菌遺傳轉化中的應用研究
3.8 Ag RPS3aE在提高植物抗鹽性中的應用研究
第4章 討論
結論
附: 蘿卜硫素制劑制備方法優(yōu)化
第1章 文獻綜述
1.1 植物次生代謝與逆境脅迫
1.2 植物次生代謝產物的藥用價值
1.3 硫代葡萄糖苷向異硫氰酸酯的轉化
1.4 烹飪對硫代葡萄糖苷及異硫氰酸酯造成的損失
1.5 蘿卜硫素的化學預防活性
1.6 蘿卜硫素的吸收和代謝
第2章 實驗方法
2.1 實驗試劑與儀器
2.2 試驗方法
第3章 實驗結果
3.1 三種不同的青菜花芽制劑中蘿卜硫素(SF)和蘿卜硫苷的含量
3.2 小鼠口服青菜花制劑后蘿卜硫素、蘿卜硫素-谷胱甘肽、蘿卜硫苷的藥代動力學模型
3.3 蘿卜硫素和蘿卜硫素-谷胱甘肽(SF-GSH)在組織中的分布
第4章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及攻讀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蠟梅胚胎晚期豐富蛋白基因CpLEA的克隆及表達分析[J]. 馬婧,孫文婷,王晶,眭順照,李名揚. 園藝學報. 2014(08)
[2]基因組學在作物抗逆性研究中的新進展[J]. 賈琪,吳名耀,梁康逕,孫新立,林文雄. 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 2014(04)
[3]核糖體的結構與功能研究[J]. 楊品紅,王志陶,王志勇.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1(06)
[4]大慶黑魚泡水源浮游植物初步調查及魚產力估計[J]. 袁改霞,肖榮欣,王輝,梁彥濤,尤鳳麗,張虹,馮偉,卞立紅. 中國農學通報. 2010(07)
[5]作物分子生態(tài)學研究與展望[J]. 陳婷,林文雄,熊君,沈荔花,王經源,林瑞余,李兆偉,李振方. 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 2008(04)
[6]極端微生物研究進展[J]. 趙春杰,呂耀龍,馬玉玲. 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1)
[7]植物抗逆機制與基因工程研究進展[J]. 高銀. 內蒙古農業(yè)科技. 2007(05)
[8]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sulforaphane as a cancer chemopreventive phytochemical[J]. Yuesheng ZHANG~2,Li TANGDepartment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Roswell Park Cancer Institute,Buffalo,New York 14263,USA.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2007(09)
[9]植物次生代謝及其與環(huán)境的關系[J]. 閻秀峰,王洋,李一蒙. 生態(tài)學報. 2007(06)
[10]鹽脅迫下植物基因的表達與基因工程研究進展[J]. 張改娜,何濤,王學仁,賈敬芬. 武漢植物學研究. 2005(02)
本文編號:3088493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2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獻綜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
1.2 植物晚期胚胎豐富蛋白質(LEA proteins)概述
1.2.1 LEA蛋白質的分類
1.2.2 LEA蛋白質的結構
1.2.3 LEA蛋白的亞細胞定位
1.2.4 LEA蛋白編碼基因的表達調控
1.2.5 LEA蛋白的功能
1.2.6 有關臘梅的研究
1.3 核糖體蛋白(Ribosome Protein)概述
1.3.1 核糖體的結構與組成
1.3.2 核糖體蛋白的核糖體外功能
1.3.3 核糖體蛋白質與腫瘤、先天性疾病的關系
1.3.4 核糖體蛋白質與植物抗逆境脅迫的關系
第2章 研究內容
2.1 臘梅晚期胚胎發(fā)生豐富蛋白CpLEA5的基因克隆及生物功能驗證
2.1.1 實驗材料與試劑
2.1.2 實驗方法
2.2 嗜鹽曲霉核糖體蛋白AgS3aE的基因克隆及生物功能驗證
2.2.1 試劑與材料
2.2.2 實驗方法
第3章 實驗結果
3.1 CpLEA5基因的克隆
3.2 CpLEA5基因及蛋白的生物信息學分析
3.3 CpLEA5基因的原核表達及其所表達蛋白抗凍活性測定
3.3.1 CpLEA5基因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及蛋白表達
3.3.2 低溫脅迫后大腸桿菌細胞存活率的測定
3.3.3 低溫脅迫后大腸桿菌細胞膜通透性測定
3.4 CpLEA5基因在酵母中抗逆功能分析
3.4.1 酵母表達載體pRUL129-CpLEA5的構建
3.4.2 不同逆境脅迫下酵母轉化子的抗性分析
3.5 F233CpLEA5基因在植物中抗逆功能分析
3.5.1 轉CpLEA5基因擬南芥植株的DNA鑒定
3.5.2 轉CpLEA5基因的擬南芥植株的RT-PCR檢測
3.5.3 轉CpLEA5基因的擬南芥Western blotting鑒定
3.5.4 轉Cp LEA5基因擬南芥的生物功能分析
3.6 Ag RPS3aE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學分析
3.7 Ag RPS3aE基因在稻瘟菌遺傳轉化中的應用研究
3.8 Ag RPS3aE在提高植物抗鹽性中的應用研究
第4章 討論
結論
附: 蘿卜硫素制劑制備方法優(yōu)化
第1章 文獻綜述
1.1 植物次生代謝與逆境脅迫
1.2 植物次生代謝產物的藥用價值
1.3 硫代葡萄糖苷向異硫氰酸酯的轉化
1.4 烹飪對硫代葡萄糖苷及異硫氰酸酯造成的損失
1.5 蘿卜硫素的化學預防活性
1.6 蘿卜硫素的吸收和代謝
第2章 實驗方法
2.1 實驗試劑與儀器
2.2 試驗方法
第3章 實驗結果
3.1 三種不同的青菜花芽制劑中蘿卜硫素(SF)和蘿卜硫苷的含量
3.2 小鼠口服青菜花制劑后蘿卜硫素、蘿卜硫素-谷胱甘肽、蘿卜硫苷的藥代動力學模型
3.3 蘿卜硫素和蘿卜硫素-谷胱甘肽(SF-GSH)在組織中的分布
第4章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及攻讀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蠟梅胚胎晚期豐富蛋白基因CpLEA的克隆及表達分析[J]. 馬婧,孫文婷,王晶,眭順照,李名揚. 園藝學報. 2014(08)
[2]基因組學在作物抗逆性研究中的新進展[J]. 賈琪,吳名耀,梁康逕,孫新立,林文雄. 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 2014(04)
[3]核糖體的結構與功能研究[J]. 楊品紅,王志陶,王志勇.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1(06)
[4]大慶黑魚泡水源浮游植物初步調查及魚產力估計[J]. 袁改霞,肖榮欣,王輝,梁彥濤,尤鳳麗,張虹,馮偉,卞立紅. 中國農學通報. 2010(07)
[5]作物分子生態(tài)學研究與展望[J]. 陳婷,林文雄,熊君,沈荔花,王經源,林瑞余,李兆偉,李振方. 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 2008(04)
[6]極端微生物研究進展[J]. 趙春杰,呂耀龍,馬玉玲. 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1)
[7]植物抗逆機制與基因工程研究進展[J]. 高銀. 內蒙古農業(yè)科技. 2007(05)
[8]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sulforaphane as a cancer chemopreventive phytochemical[J]. Yuesheng ZHANG~2,Li TANGDepartment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Roswell Park Cancer Institute,Buffalo,New York 14263,USA.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2007(09)
[9]植物次生代謝及其與環(huán)境的關系[J]. 閻秀峰,王洋,李一蒙. 生態(tài)學報. 2007(06)
[10]鹽脅迫下植物基因的表達與基因工程研究進展[J]. 張改娜,何濤,王學仁,賈敬芬. 武漢植物學研究. 2005(02)
本文編號:30884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jckxbs/3088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