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吡咯及其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本文關鍵詞:聚吡咯及其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聚吡咯 還原氧化石墨烯 二氧化錳 γ-射線 光熱治療 超級電容器
【摘要】:導電聚吡咯(PPy)由于其導電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環(huán)境和熱穩(wěn)定性優(yōu)良、合成方法簡單等特性,普遍應用在儲能設備(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吸附材料、化學傳感器、生物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各種生物醫(yī)學器件、生物材料、防腐劑涂層等領域。通常,電化學和使用化學氧化劑是制備聚吡咯最主要的方法。雖然這兩種方法各有優(yōu)勢,但是在實際的合成和應用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較突出的幾個問題是電化學制備效率太低,且容易產(chǎn)生低分子量的聚合物;化學法制備聚吡咯的產(chǎn)率和電導率也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與其他材料復合也存在一定困難。針對這些不足,對聚吡咯合成方法的改進已成為目前國內(nèi)外研究的熱點問題。本論文一方面研究改進和開發(fā)制備聚吡咯的新方法,另一方面通過合理的設計合成路線制備聚吡咯復合材料。全文以聚吡咯的合成為研究主線,通過使用不同的氧化劑,制備出形貌各異且性能優(yōu)良的聚吡咯及其復合材料,并根據(jù)不同的形貌研究其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本論文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及成果如下:一、以γ射線輻射空氣飽和的酸性水溶液產(chǎn)生的·OH和H202為引發(fā)劑引發(fā)溶解的吡咯(Py)單體聚合,制備單分散聚吡咯納米粒子。制備的PPy納米粒子顯示出顯著的NIR(808 nm)光熱轉(zhuǎn)化效率(40.1%)。MTT測定和熒光染色測定表明,PPy納米粒子本身的生物毒性很低。體外和體內(nèi)細胞實驗表明,制備的PPy納米粒子表現(xiàn)出足夠強的NIR光熱效應,能夠有效地消融腫瘤細胞。本工作提供了一種綠色和方便的PPy納米粒子的合成路徑,具有成為高效癌癥治療光熱劑的潛在可能性。二、以過硫酸銨為引發(fā)劑,在通過乳液聚合合成的單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的模板上原位合成PPy殼層,隨后將PS模板刻蝕掉,從而制備單分散的樹莓型中空結(jié)構(gòu)聚吡咯微球(H-PPy)。當用NIR激光(808 nm)照射H-PPy微球水分散液時,體系顯示出顯著的光熱轉(zhuǎn)化效應,并且還具有優(yōu)異的光穩(wěn)定性。喜樹堿(CPT)可以通過簡單的分散-滲透方法負載到H-PPy微球的中空腔內(nèi),其負載效率為0.14 mg/(mg H-PPy)。MTT測定和和熒光染色測定表明,純H-PPy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在H-PPy微球中負載的CPT可以在NIR激光照射下實現(xiàn)顯著的、可控的釋放,并且H-PPy的光熱消融效應和負載的CPT的化學消融效應達到了協(xié)同殺死HeLa細胞的效果。藥物負載能力強、NIR光熱效率高以及合成過程簡便,使得樹莓型中空H-PPy微球可望成為有效的癌癥治療劑并得到應用。三、以GO為引發(fā)劑,在異丙醇水溶液(10%)中,實現(xiàn)GO和Py之間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合成rGO/PPy復合凝膠。在反應過程中,Py單體充當GO還原的還原劑,GO充當吡咯聚合的氧化劑。復合凝膠的形成,歸因于親水的GO還原成疏水的rGO所造成的親-疏水性轉(zhuǎn)變形成的自組裝,以及PPy和rGO之間的π-π強相互作用。rGO/PPy復合凝膠表現(xiàn)出比電容高、倍率性能好和循環(huán)穩(wěn)定性出色等優(yōu)異的電化學性能。該方法制備的水凝膠材料可用于超級電容器,并為制備聚吡咯復合凝膠材料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四、以KMnO4氧化MnCO3,得到y(tǒng)olk-shell型MnO2為模板和引發(fā)劑制備了 yolk-shell型MnO2@PPy復合微球。不僅聚吡咯的引入提高了材料的導電性,而且這種獨特的yolk-shell型結(jié)構(gòu)還可以有效地緩和體積膨脹-收縮所造成的內(nèi)應力,保護電極免受高速充放電過程中的物理損壞。電化學測試結(jié)果表明該yolk-shell 型 MnO2@PPy 復合微球具有比電容高、倍率性能好和循環(huán)穩(wěn)定性出色等優(yōu)異的電化學性能。該方法制備的電極材料為制備結(jié)構(gòu)穩(wěn)定性,循環(huán)穩(wěn)定性的超級電容器提供了一種新方法。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O633.5;TB3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友龍,季銳,王飛;溶劑和酸處理對聚吡咯膜電性能的影響[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0年10期
2 冷波,葛樹琴,劉紅波;聚吡咯的合成及電流變性能的研究[J];材料開發(fā)與應用;2002年02期
3 黃美榮,王健,李新貴;聚吡咯衍生物的合成及液晶性能[J];高分子通報;2003年04期
4 葛東濤,王紀孝,王世昌;聚吡咯納米線(管)的合成[J];化學進展;2003年06期
5 陳泳,唐威,朱緒飛;合成工藝對聚吡咯電導率及可溶性的影響[J];化工時刊;2003年11期
6 王九,黃偉九,陳波水,晏華,李曉東;聚吡咯在幾種連續(xù)介質(zhì)中的電流變效應[J];機械工程材料;2004年10期
7 李永舫;導電聚吡咯的研究[J];高分子通報;2005年04期
8 程賢u&,林音,林俊鴻,潘德源;化學聚合法制備電容器用聚吡咯[J];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S1期
9 莫尊理;左丹丹;陳紅;孫銀霞;張平;;納米石墨薄片/聚吡咯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導電性能[J];無機化學學報;2007年02期
10 王杰;徐友龍;陳曦;杜顯鋒;李喜飛;;電化學法制備高密度導電聚吡咯的性能研究[J];物理學報;2007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葛曉艷;宋根萍;郭榮;;自身模板法合成聚吡咯空心球[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3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2 宋根萍;郭榮;;微乳液中聚吡咯復合納米粒子的制備[A];中國化學會第十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4年
3 安顥瑗;王立新;任麗;;聚吡咯的化學氧化合成與導電性能研究[A];2005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陳鵬磊;高鵬;劉鳴華;;交叉排列納米帶陣列的構(gòu)筑及其在聚吡咯納米圖案構(gòu)筑上的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6年
5 肖紅梅;朱路平;付紹云;;三維規(guī)整排列聚吡咯空心球的制備及其電性能研究[A];2007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7年
6 閆長領;劉t,
本文編號:13071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gckjbs/1307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