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稱有機催化合成螺環(huán)氧吲哚δ-內酯和α-氨基酸衍生物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不對稱有機催化合成螺環(huán)氧吲哚δ-內酯和α-氨基酸衍生物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不對稱催化 螺環(huán)化合物的合成 有機催化
【摘要】:本論文主要針對不對稱有機催化合成螺環(huán)化合物進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不對稱催化合成螺環(huán)化合物的研究進展。本部分首先對不對稱催化的重要性、分類、遇到的問題及可能的解決方法進行了簡單的總結。一般來說不對稱催化可以分為三類:酶催化,金屬復合物催化,有機小分子催化;它們具有各自的優(yōu)勢和劣勢。不對稱催化的發(fā)展方向具體有三個:尋找高選擇性的手性催化劑,提高手性催化劑的催化效率,手性催化劑的回收和重復利用;接下來,我們對近些年來不對稱催化合成螺環(huán)化合物的研究進行了小結。螺環(huán)化合物的合成為理解和發(fā)展催化劑的活性和選擇性提供一個獨特的舞臺。并且螺環(huán)化合物具有廣泛的應用。螺環(huán)化合物的合成有分子內反應和分子間反應兩種途徑。常用的策略包括:金屬鈀、銠、銥等金屬復合物催化的環(huán)化反應,氮雜環(huán)卡賓催化的環(huán)加成反應,金屬和酸催化的環(huán)加成反應,硫脲催化的環(huán)加成反應,吡咯啉催化的環(huán)加成反應,不對稱催化的重排和擴環(huán)反應。第二部分:氫鍵催化2-氧吲哚酮與酯聯雙烯酮形式上的[5+1]環(huán)化反應:高效構建手性螺環(huán)氧吲哚δ-內酯結構。我們發(fā)展了一例新型的2-氧吲哚酮和酯聯雙烯酮之間的形式上的[5+1]環(huán)化反應。反應包含兩次串聯的Michael加成反應,以高的非對映和對映選擇性合成了螺環(huán)氧吲哚δ-內酯結構,一次構建了三個連續(xù)的手性中心,其中一個是全碳手性季碳中心。另外,我們觀察到反應的產率和選擇性和氮原子上的取代基有密切的關系。第三部分:有機催化Morita-Baylis-Hillman碳酸酯和烯化的氮雜內酯之間的不對稱插烯的雙烯丙基烷基化反應:簡潔高效的合成多官能團的手性α-氨基酸衍生物我們發(fā)展了一例手性胺催化的Morita-Baylis-Hillman碳酸酯和具有插烯活性的氮雜內酯之間的不對稱的雙烯丙基烷基化反應。通過路易斯堿活化親電試劑和布朗斯特堿活化親核試劑兩種活化模式的有機結合,以高度的立體選擇性合成了具有多官能團的手性α-氨基酸衍生物。為了證明反應的應用價值,我們將反應的產物進一步衍生化為含有螺環(huán)季碳中心的α-氨基酸衍生物。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O621.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萍;;《有機催化》一書出版[J];化學通報;1987年07期
2 貝浼智;曹麗薇;;金屬有機催化在精細化學品合成中的應用(三)[J];化工時刊;1990年10期
3 吳鑫干,鄧加宏;近10年來有機催化新進展[J];現代化工;1998年09期
4 王忠仁;張敬乾;楊麗萍;;水解酶在有機催化中的應用[J];大連輕工業(yè)學院學報;1992年Z2期
5 韓英鋒,楊定喬,李文輝,姜凱齡;金屬有機催化反應在超臨界CO_2流體中的研究進展[J];菏澤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6 尹建軍;黃英豪;彭家健;趙培慶;夏春谷;;固定化離子液體的制備及其在有機催化合成中的應用[J];蘭州理工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7 馮新亮,管傳金,趙成學;陽離子交換樹脂的有機催化進展[J];有機化學;2003年12期
8 劉海靈;;負載有機膦的合成及其在有機催化領域的應用[J];化學進展;2013年Z1期
9 劉華暉;陳學恒;;綠色化學中的不對稱有機催化反應[J];五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4期
10 王玉杰;魏長勇;;有機催化不對稱Diels-Alder反應的研究進展[J];精細與專用化學品;2011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金尚彬;李晨光;馬元輝;張萬斌;張勇健;;聯吡咯烷催化劑在不對稱有機催化反應中的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6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2 劉全忠;王雪蓮;曾寶雷;;新型手性二胺的合成及其在有機催化反應中的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不對稱催化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3 賈禎鑫;王瑤;許鵬飛;;有機催化串聯反應合成多取代四氫喹啉的反應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七屆有機化學學術會議圖文摘要集[C];2011年
4 曹春利;唐勇;;手性硫脲催化的環(huán)己酮同不飽和硝基化合物的不對稱Michael加成反應[A];第十三屆全國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曉方;探索在神奇的化學世界里[N];湖北日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帥;不對稱有機催化合成螺環(huán)氧吲哚δ-內酯和α-氨基酸衍生物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2 朱寧;不對稱有機催化構筑手性γ-丁內酯[D];蘭州大學;2011年
3 鄒岳;有機催化及均相金催化策略在新型潛香物質合成中的應用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4 王瑤;兩個通用的不對稱有機催化概念的設計、發(fā)展和應用[D];蘭州大學;2012年
5 張勇;不對稱有機催化 :從均相雙官能團活化到多相不對稱催化[D];蘭州大學;2012年
6 孫香婷;若干不對稱有機催化反應的理論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7 劉耀宗;有機催化不對稱Michael加成反應在手性吲哚-3-酮衍生物合成中的應用[D];蘭州大學;2012年
8 苓軍兵;雙功能有機催化的多取代γ-硝基酮和四氫噻吩類化合物的不對稱合成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9 李靜;密度泛函方法對有機催化體系和表面反應的理論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2005年
10 王優(yōu);有機催化的Michael加成反應研究及CuI/氨基酸催化體系在合成多取代呋喃化合物中的應用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文巍;有機催化吲哚-3-甲醛的不對稱aldol反應及α-亞胺酮的不對稱轉移氫化反應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2 陳嘉昌;天然產物Calyciphylline D,Calyciphylline F,Caldaphnidinp M全合成和有機催化串聯反應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3 劉春亮;有機催化不對稱Oxa-Michael-Aldol串聯反應[D];蘭州大學;2011年
4 楊進;不對稱有機催化反應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5 徐元;釕催化炔烴氧化與有機催化醛的酯化反應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6 張英杰;732陽離子交換樹脂在有機催化中的應用[D];河北大學;2011年
7 朱海亮;以α-氧代丁內酰胺為親核試劑通過有機催化的一鍋反應合成Indoloquinolizidine類化合物[D];蘭州大學;2012年
8 金智超;不對稱有機催化串聯反應合成取代VA唑烷、VA嗪烷衍生物[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9 邢曉寧;有機催化的不對稱Aldol反應和Oxa-Diels-Alder反應[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10 王磊;有機催化不對稱合成1,,4-二氫吡啶類化合物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2548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gckjbs/1254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