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fù)載型過渡金屬化合物催化劑的制備及降解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10-04 02:31
染料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造成了嚴(yán)重的水污染問題。工業(yè)廢水中的有機染料對水生生物和人體都有致毒性。本論文以介孔二氧化硅納米粒子和二氧化硅多孔球為載體,采用不同的方法在其表面負(fù)載釕吡啶配合物、血晶素和CuS,以核磁、元素分析、X-射線單晶衍射、透射電鏡、掃描電鏡、能譜儀、X-射線衍射、X-射線光電子能譜和元素映射等對樣品的組成,結(jié)構(gòu)以及形貌進行了表征。研究了復(fù)合材料對亞甲基藍(lán)(MB),羅丹明B(RhB)和剛果紅(CR)的催化降解活性,探究了H2O2用量,pH值,催化劑用量對催化降解效果的影響,以及催化劑的循環(huán)穩(wěn)定性。主要研究內(nèi)容如下:(1)采用溶劑熱法制備了兩種釕吡啶配合物(Ru[(Hctpy)(bpy)Cl]Cl,Ru[(Hctpy)(phen)Cl]Cl),溶膠-凝膠法制備了介孔二氧化硅納米粒子并用氨基改性。探究了負(fù)載前后釕配合物在可見光照射下對亞甲基藍(lán)的類芬頓催化降解性能,并研究了H2O2用量,催化劑用量對光降解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在可見光照射下,Ru[(Hctpy)(phen)Cl]Cl對亞甲基藍(lán)有...
【文章頁數(shù)】:10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簡寫詞表示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高級氧化技術(shù)(AOPs)
1.3 芬頓(Fenton)催化氧化發(fā)展進程
1.3.1 傳統(tǒng)的Fenton催化氧化
1.3.2 負(fù)載型非均相Fenton催化氧化
1.4 類芬頓(Fenton)催化氧化
1.4.1 釕金屬催化劑
1.4.2 銅金屬催化劑
1.5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及意義
第二章 釕吡啶金屬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實驗藥品及試劑
2.2.2 實驗儀器及設(shè)備
2.2.3 釕吡啶金屬配合物的合成
2.2.4 二氧化硅負(fù)載釕吡啶配合物
2.2.5 降解實驗
2.2.6 表征方法
2.3 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
2.3.1 紅外光譜分析
2.3.2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分析
2.3.3 核磁共振圖譜分析
2.3.4 元素分析
2.3.5 晶體結(jié)構(gòu)分析
2.3.6 ESR分析
2.3.7 樣品形貌分析
2.3.8 XRD圖譜分析
2.4 釕吡啶配合物的光Fenton催化性能研究
2.5 Ru2催化劑的穩(wěn)定性
2.6 機理
2.7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血晶素復(fù)合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實驗試劑
3.2.2 實驗儀器及設(shè)備
3.2.3 血晶素修飾SiO2納米粒子的制備
3.2.4 SiO2載體球負(fù)載血晶素的制備
3.2.5 表征方法
3.2.6 Fenton催化降解實驗
3.3 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
3.3.1 紫外光譜分析
3.3.2 紅外光譜分析
3.3.3 SEM-EDS分析
3.3.4 Fenton降解性能研究
3.3.5 不同因素對Fenton反應(yīng)的影響
3.3.6 活性氧在血晶素-SiO2/H2O2 Fenton體系中的作用
3.3.7 機理
3.4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CuS復(fù)合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實驗部分
4.2.1 實驗試劑
4.2.2 實驗儀器及設(shè)備
4.2.3 CuS復(fù)合材料的制備
4.2.4 表征方法
4.2.5 催化降解實驗
4.3 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
4.3.1 紅外光譜分析
4.3.2 XRD圖譜分析
4.3.3 拉曼光譜分析
4.3.4 SEM-EDS-mapping圖譜分析
4.3.5 XPS能譜分析
4.3.6 紫外可見漫反射分析
4.3.7 CuS復(fù)合材料催化性能研究
4.3.8 CuS/SiO2(A)/H2O2類Fenton體系中活性氧的作用
4.3.9 催化機理
4.4 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結(jié)論與展望
5.1 論文工作總結(jié)
5.2 工作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一
附錄二
致謝
本文編號:3851134
【文章頁數(shù)】:10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簡寫詞表示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高級氧化技術(shù)(AOPs)
1.3 芬頓(Fenton)催化氧化發(fā)展進程
1.3.1 傳統(tǒng)的Fenton催化氧化
1.3.2 負(fù)載型非均相Fenton催化氧化
1.4 類芬頓(Fenton)催化氧化
1.4.1 釕金屬催化劑
1.4.2 銅金屬催化劑
1.5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及意義
第二章 釕吡啶金屬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實驗藥品及試劑
2.2.2 實驗儀器及設(shè)備
2.2.3 釕吡啶金屬配合物的合成
2.2.4 二氧化硅負(fù)載釕吡啶配合物
2.2.5 降解實驗
2.2.6 表征方法
2.3 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
2.3.1 紅外光譜分析
2.3.2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分析
2.3.3 核磁共振圖譜分析
2.3.4 元素分析
2.3.5 晶體結(jié)構(gòu)分析
2.3.6 ESR分析
2.3.7 樣品形貌分析
2.3.8 XRD圖譜分析
2.4 釕吡啶配合物的光Fenton催化性能研究
2.5 Ru2催化劑的穩(wěn)定性
2.6 機理
2.7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血晶素復(fù)合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實驗試劑
3.2.2 實驗儀器及設(shè)備
3.2.3 血晶素修飾SiO2納米粒子的制備
3.2.4 SiO2載體球負(fù)載血晶素的制備
3.2.5 表征方法
3.2.6 Fenton催化降解實驗
3.3 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
3.3.1 紫外光譜分析
3.3.2 紅外光譜分析
3.3.3 SEM-EDS分析
3.3.4 Fenton降解性能研究
3.3.5 不同因素對Fenton反應(yīng)的影響
3.3.6 活性氧在血晶素-SiO2/H2O2 Fenton體系中的作用
3.3.7 機理
3.4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CuS復(fù)合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實驗部分
4.2.1 實驗試劑
4.2.2 實驗儀器及設(shè)備
4.2.3 CuS復(fù)合材料的制備
4.2.4 表征方法
4.2.5 催化降解實驗
4.3 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
4.3.1 紅外光譜分析
4.3.2 XRD圖譜分析
4.3.3 拉曼光譜分析
4.3.4 SEM-EDS-mapping圖譜分析
4.3.5 XPS能譜分析
4.3.6 紫外可見漫反射分析
4.3.7 CuS復(fù)合材料催化性能研究
4.3.8 CuS/SiO2(A)/H2O2類Fenton體系中活性氧的作用
4.3.9 催化機理
4.4 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結(jié)論與展望
5.1 論文工作總結(jié)
5.2 工作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一
附錄二
致謝
本文編號:38511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8511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