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北粉煤灰浸出液中多金屬離子下稀土元素的選擇性萃取
發(fā)布時間:2022-12-22 00:58
稀土的過度開采,導(dǎo)致稀土資源面臨日益枯竭的困境,而燃煤電廠燃燒產(chǎn)生的大量粉煤灰是一種可以再回收利用的二次資源,其中含有豐富的稀土元素。從粉煤灰中提取稀土元素可以解決稀土日益枯竭問題。本論文主要研究了粉煤灰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的浸出,萃取劑對稀土元素釔和常量元素鋁鐵的選擇性萃取,粉煤灰浸出液中稀土元素的選擇性萃取,稀土元素萃取機理以及萃取的熱力學(xué)過程和動力學(xué)過程。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研究了粉煤灰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的浸出規(guī)律。利用3mol/L的鹽酸,浸出時間1.5h,液固比(v/m)為10,攪拌轉(zhuǎn)速300r/min,浸出溫度80℃下,粉煤灰中的La、Ce、Pr、Nd、Y、Al、Fe的浸出率為88.45%、81.44%、89.57%、82.12%、32.13%、31.90%、52.01%。元素浸出率隨著鹽酸濃度、浸出時間、液固比和浸出溫度的增大先增大后保持不變,而攪拌轉(zhuǎn)速對元素浸出率影響較小,浸出率幾乎不隨攪拌轉(zhuǎn)速的變化而變化。而Y的浸出率基本保持在穩(wěn)定的范圍內(nèi),因為Y與重稀土元素性質(zhì)相似,不容易被浸出,其浸出率較輕稀土元素低。通過XRD分析,粉煤灰浸出渣中大部分石英和硬石膏沒有被破壞,而...
【文章頁數(shù)】:9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稀土元素
1.2 粉煤灰的危害及利用
1.3 稀土元素分離方法概述
1.4 溶劑萃取體系的分離及特點
1.5 研究意義及內(nèi)容
2 實驗部分
2.1 實驗原料、試劑和儀器
2.2 研究方案
2.3 溶液配制
2.4 實驗方法
2.5 分析方法
2.6 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
3 鹽酸浸出粉煤灰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研究
3.1 實驗原理
3.2 鹽酸濃度對粉煤灰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浸出的影響
3.3 浸出時間對粉煤灰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浸出的影響
3.4 浸出溫度對粉煤灰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浸出的影響
3.5 液固比對粉煤灰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浸出的影響
3.6 轉(zhuǎn)速對粉煤灰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浸出的影響
3.7 粉煤灰浸出渣XRD分析
3.8 粉煤灰浸出渣能譜分析
3.9 本章小結(jié)
4 萃取劑P204和P507對Y/Al/Fe的選擇性萃取
4.1 萃取劑的選擇
4.2 萃取劑P204和P507萃取Y3+的行為
4.3 萃取劑P204和P507對Y3+/Fe3+的選擇性萃取
4.4 萃取劑P204和P507對Y3+/Fe2+的選擇性萃取
4.5 萃取劑P204和P507對Y3+/Al3+的選擇性萃取
4.6 中和除雜
4.7 本章小結(jié)
5 粉煤灰浸出液中稀土元素的選擇性萃取和機理研究
5.1 單一萃取劑P204對浸出液中稀土元素選擇性萃取
5.2 協(xié)同萃取體系對浸出液中稀土元素選擇性萃取
5.3 協(xié)同萃取稀土負載有機相中稀土元素的反萃
5.4 協(xié)萃機理研究方法
5.5 單一萃取劑P204萃取Y3+的機理研究
5.6 協(xié)同萃取體系萃取Y3+的機理研究
5.7 Y3+的萃取動力學(xué)研究
5.8 Y3+分級數(shù)的求算
5.9 本章小結(jié)
6 結(jié)論和展望
6.1 結(jié)論
6.2 展望
參考文獻
作者簡歷
學(xué)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稀土元素在儲氫材料中的應(yīng)用進展[J]. 張懷偉,鄭鑫遙,劉洋,田曉,李星國. 中國稀土學(xué)報. 2016(01)
[2]鑭含量對無取向硅鋼板;幚砗蟪善方M織及織構(gòu)的影響[J]. 師彩娟,任慧平,金自力,高鵬越,張程,羅嬋. 金屬熱處理. 2016(01)
[3]P204萃淋樹脂用于Sr-Y分離的工藝研究[J]. 尹幫順,鄧啟民,楊廷,李明起. 廣州化工. 2015(18)
[4]對活化后粉煤灰鐵鋁元素浸出率影響因素研究[J]. 林楨楠. 化學(xué)工程師. 2015(08)
[5]我國粉煤灰資源化利用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分析[J]. 孫淑靜,劉學(xué)敏. 粉煤灰綜合利用. 2015(03)
[6]有色金屬中稀土元素的化學(xué)分析及應(yīng)用[J]. 趙志剛. 化工管理. 2014(08)
[7]離子吸附型稀土資源研究進展、存在問題及今后研究方向[J]. 王登紅,趙芝,于揚,趙汀,李建康,代晶晶,劉新星,何晗晗. 巖礦測試. 2013(05)
[8]土壤環(huán)境重金屬污染風(fēng)險的綜合評價模型[J]. 王曉鈺. 環(huán)境工程. 2013(02)
[9]稀土產(chǎn)業(yè)現(xiàn)狀與資源整合重組對策[J]. 張璞,李毅. 稀土. 2013(01)
[10]高鋁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的研究進展[J]. 楊權(quán)成,馬淑花,謝華,張然,鄭詩禮. 礦產(chǎn)綜合利用. 2012(03)
博士論文
[1]稀土Nd、Y對Mg-6Zn-1Mn鎂合金微合金化效應(yīng)的研究[D]. 張紅菊.重慶大學(xué) 2015
[2]礦渣、高/低鈣粉煤灰玻璃體及其水化特性研究[D]. 厲超.清華大學(xué) 2011
碩士論文
[1]粉煤灰復(fù)墾地土壤養(yǎng)分及重金屬分布影響因素分析[D]. 楊修芳.安徽理工大學(xué) 2011
本文編號:3723113
【文章頁數(shù)】:9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稀土元素
1.2 粉煤灰的危害及利用
1.3 稀土元素分離方法概述
1.4 溶劑萃取體系的分離及特點
1.5 研究意義及內(nèi)容
2 實驗部分
2.1 實驗原料、試劑和儀器
2.2 研究方案
2.3 溶液配制
2.4 實驗方法
2.5 分析方法
2.6 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
3 鹽酸浸出粉煤灰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研究
3.1 實驗原理
3.2 鹽酸濃度對粉煤灰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浸出的影響
3.3 浸出時間對粉煤灰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浸出的影響
3.4 浸出溫度對粉煤灰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浸出的影響
3.5 液固比對粉煤灰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浸出的影響
3.6 轉(zhuǎn)速對粉煤灰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浸出的影響
3.7 粉煤灰浸出渣XRD分析
3.8 粉煤灰浸出渣能譜分析
3.9 本章小結(jié)
4 萃取劑P204和P507對Y/Al/Fe的選擇性萃取
4.1 萃取劑的選擇
4.2 萃取劑P204和P507萃取Y3+的行為
4.3 萃取劑P204和P507對Y3+/Fe3+的選擇性萃取
4.4 萃取劑P204和P507對Y3+/Fe2+的選擇性萃取
4.5 萃取劑P204和P507對Y3+/Al3+的選擇性萃取
4.6 中和除雜
4.7 本章小結(jié)
5 粉煤灰浸出液中稀土元素的選擇性萃取和機理研究
5.1 單一萃取劑P204對浸出液中稀土元素選擇性萃取
5.2 協(xié)同萃取體系對浸出液中稀土元素選擇性萃取
5.3 協(xié)同萃取稀土負載有機相中稀土元素的反萃
5.4 協(xié)萃機理研究方法
5.5 單一萃取劑P204萃取Y3+的機理研究
5.6 協(xié)同萃取體系萃取Y3+的機理研究
5.7 Y3+的萃取動力學(xué)研究
5.8 Y3+分級數(shù)的求算
5.9 本章小結(jié)
6 結(jié)論和展望
6.1 結(jié)論
6.2 展望
參考文獻
作者簡歷
學(xué)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稀土元素在儲氫材料中的應(yīng)用進展[J]. 張懷偉,鄭鑫遙,劉洋,田曉,李星國. 中國稀土學(xué)報. 2016(01)
[2]鑭含量對無取向硅鋼板;幚砗蟪善方M織及織構(gòu)的影響[J]. 師彩娟,任慧平,金自力,高鵬越,張程,羅嬋. 金屬熱處理. 2016(01)
[3]P204萃淋樹脂用于Sr-Y分離的工藝研究[J]. 尹幫順,鄧啟民,楊廷,李明起. 廣州化工. 2015(18)
[4]對活化后粉煤灰鐵鋁元素浸出率影響因素研究[J]. 林楨楠. 化學(xué)工程師. 2015(08)
[5]我國粉煤灰資源化利用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分析[J]. 孫淑靜,劉學(xué)敏. 粉煤灰綜合利用. 2015(03)
[6]有色金屬中稀土元素的化學(xué)分析及應(yīng)用[J]. 趙志剛. 化工管理. 2014(08)
[7]離子吸附型稀土資源研究進展、存在問題及今后研究方向[J]. 王登紅,趙芝,于揚,趙汀,李建康,代晶晶,劉新星,何晗晗. 巖礦測試. 2013(05)
[8]土壤環(huán)境重金屬污染風(fēng)險的綜合評價模型[J]. 王曉鈺. 環(huán)境工程. 2013(02)
[9]稀土產(chǎn)業(yè)現(xiàn)狀與資源整合重組對策[J]. 張璞,李毅. 稀土. 2013(01)
[10]高鋁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的研究進展[J]. 楊權(quán)成,馬淑花,謝華,張然,鄭詩禮. 礦產(chǎn)綜合利用. 2012(03)
博士論文
[1]稀土Nd、Y對Mg-6Zn-1Mn鎂合金微合金化效應(yīng)的研究[D]. 張紅菊.重慶大學(xué) 2015
[2]礦渣、高/低鈣粉煤灰玻璃體及其水化特性研究[D]. 厲超.清華大學(xué) 2011
碩士論文
[1]粉煤灰復(fù)墾地土壤養(yǎng)分及重金屬分布影響因素分析[D]. 楊修芳.安徽理工大學(xué) 2011
本文編號:37231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7231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