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藻類與污泥的生物炭制備及其重金屬吸附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3 18:21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重金屬需求量日益增加,但基于其工業(yè)生產(chǎn)的大量使用也引發(fā)了一系列環(huán)境問題,造成了嚴重的重金屬水環(huán)境污染問題,因而去除水環(huán)境中的重金屬尤為迫切。去除重金屬方法有很多,包括化學沉淀法、離子交換法、氧化還原法、吸附法等。其中吸附法由于成本低、吸附效率高,吸附劑來源廣泛而被使用。生物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吸附劑,且具有致密的微孔結(jié)構(gòu)、巨大的比表面積,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因此,研究以生物炭為吸附劑去除廢水中重金屬,具有重要研究意義和實用價值。本研究以滸苔、廢棄海帶、污泥為基質(zhì)制備生物炭,并對其進行NaOH浸漬和重金屬捕捉劑(TMT-102)涂覆處理,以探究材料孔隙有無是否影響兩種改性方法。通過SEM、FTIR、BET等表征方法對制備的生物炭原炭和經(jīng)改性的生物炭進行分析。同時探究了吸附時間、初始Cd2+濃度、吸附劑投加量、初始溶液pH、吸附溫度、共存離子等因素對改性生物炭的Cd2+吸附影響。實驗結(jié)果表明:海帶生物炭具有比滸苔和污泥生物炭更高的孔隙結(jié)構(gòu)和更多的含氧官能團。NaOH浸漬和TMT-102涂覆可以有效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積,...
【文章來源】:燕山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研究技術(shù)路線圖
EC(a)、Na OH-EC(b)、TMT-EC(c)的 SEM 圖
第3章改性滸苔生物炭Cd2+吸附性能研究及機理分析由圖3-2和表3-1可知,滸苔制備的生物炭經(jīng)改性后存在大量含氧官能團,且經(jīng)過改性后其官能團峰位置發(fā)生變化。例如,EC對應O-H的波數(shù)為3480cm-1,改性后,NaOH-EC和TMT-EC的波數(shù)分別為3440和3430cm-1[48-50],而吸附后的波數(shù)為3410和3420cm-1,這些變化充分說明了改性使得官能團的波數(shù)發(fā)生了變化,且材料的改性和Cd2+的吸附均是可行的[51]。而2930和2920cm-1處則歸因于C-H的伸縮振動[52],2360cm-1處歸因于O=C=O的雙鍵累積,1700cm-1歸因于-C=C-伸縮振動,在改性前EC不存在該三種官能團。經(jīng)過吸附后,TMT-EC-Cd未見由O=C=O引起的透射變化,說明該吸收峰逐漸減弱到消失。此外,-C=C-、C=O、C-O等官能團在NaOH-EC和TMT-EC中均有發(fā)現(xiàn)。不同的是,在TMT-EC吸附前后的紅外圖譜中發(fā)現(xiàn)了437和433cm-1的透射,這是由于在波數(shù)范圍內(nèi)發(fā)生了Si-O對稱拉伸[53,54],進一步驗證了TMT-102成功負載到了生物炭表面。3.1.3BET比表面積表征分析圖3-3為EC、NaOH-EC和TMT-EC的N2吸附脫附等溫曲線。由圖3-3可知,EC的N2吸附脫附等溫曲線為典型的Ⅲ型等溫線,材料表面與被吸附分子間的作用力要弱于被吸附分子間的作用力,而NaOH-EC和TMT-EC的N2吸附脫附等溫曲線更符合Ⅱ型等溫線,即材料表面對被吸附分子的作用要強于被吸附分子間的作用力,表明改性后的生物炭相對于原炭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而圖3-3也顯示出TMT-EC對N2的吸附量最大,其次為NaOH-EC,說明材料的改性使其比表面積發(fā)生了相當?shù)淖兓_@與表3-2的結(jié)果是一致的。圖3-3EC、NaOH-EC和TMT-EC的N2吸附脫附等溫曲線1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Single and competitive adsorption affinity of heavy metals toward peanut shell-derived biochar and its mechanisms in aqueous systems[J]. Rui Shan,Yueyue Shi,Jing Gu,Yazhuo Wang,Haoran Yua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20(05)
[2]4種滸苔多糖的體外抗禽流感病毒活性研究[J]. 于超,杜恒裔,譚子超,劉曉龍,王述柏. 黑龍江畜牧獸醫(yī). 2020(01)
[3]臥式熱虹吸再沸器的壓力平衡計算[J]. 袁娟. 化工進展. 2019(11)
[4]黑茶茶渣制備生物炭吸附廢水中Cr(Ⅵ)研究[J]. 李必才,鄧舒暢. 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 2019(27)
[5]改性多孔生物炭的制備及其對水中四環(huán)素的吸附性能研究[J]. 楊奇亮,吳平霄.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9(12)
[6]不同制備溫度下水生植物生物炭吸附Cd2+研究[J]. 李旭,季宏兵,張言,張瑜,于桐. 水處理技術(shù). 2019(09)
[7]重金屬廢水處理方法的探討[J]. 杜士帽,董四祿. 有色設備. 2019(03)
[8]不同農(nóng)作物秸稈生物炭性質(zhì)及其對重金屬鉛的吸附特性研究[J]. 李赟,孫宵琦,于瑞雪,房曉茹,陳甜甜,單瑞峰. 山東農(nóng)業(yè)科學. 2018(09)
[9]重金屬廢水吸附處理的研究進展[J]. 劉金燕,劉立華,薛建榮,呂超強,李童,胡博強. 環(huán)境化學. 2018(09)
[10]氧化石墨烯及其復合物對水中重金屬離子吸附研究進展[J]. 肖立權(quán),張權(quán),張英,裴麗欣,侯軍亮,董建芳,劉玲霞. 南水北調(diào)與水利科技. 2018(06)
本文編號:3228071
【文章來源】:燕山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研究技術(shù)路線圖
EC(a)、Na OH-EC(b)、TMT-EC(c)的 SEM 圖
第3章改性滸苔生物炭Cd2+吸附性能研究及機理分析由圖3-2和表3-1可知,滸苔制備的生物炭經(jīng)改性后存在大量含氧官能團,且經(jīng)過改性后其官能團峰位置發(fā)生變化。例如,EC對應O-H的波數(shù)為3480cm-1,改性后,NaOH-EC和TMT-EC的波數(shù)分別為3440和3430cm-1[48-50],而吸附后的波數(shù)為3410和3420cm-1,這些變化充分說明了改性使得官能團的波數(shù)發(fā)生了變化,且材料的改性和Cd2+的吸附均是可行的[51]。而2930和2920cm-1處則歸因于C-H的伸縮振動[52],2360cm-1處歸因于O=C=O的雙鍵累積,1700cm-1歸因于-C=C-伸縮振動,在改性前EC不存在該三種官能團。經(jīng)過吸附后,TMT-EC-Cd未見由O=C=O引起的透射變化,說明該吸收峰逐漸減弱到消失。此外,-C=C-、C=O、C-O等官能團在NaOH-EC和TMT-EC中均有發(fā)現(xiàn)。不同的是,在TMT-EC吸附前后的紅外圖譜中發(fā)現(xiàn)了437和433cm-1的透射,這是由于在波數(shù)范圍內(nèi)發(fā)生了Si-O對稱拉伸[53,54],進一步驗證了TMT-102成功負載到了生物炭表面。3.1.3BET比表面積表征分析圖3-3為EC、NaOH-EC和TMT-EC的N2吸附脫附等溫曲線。由圖3-3可知,EC的N2吸附脫附等溫曲線為典型的Ⅲ型等溫線,材料表面與被吸附分子間的作用力要弱于被吸附分子間的作用力,而NaOH-EC和TMT-EC的N2吸附脫附等溫曲線更符合Ⅱ型等溫線,即材料表面對被吸附分子的作用要強于被吸附分子間的作用力,表明改性后的生物炭相對于原炭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而圖3-3也顯示出TMT-EC對N2的吸附量最大,其次為NaOH-EC,說明材料的改性使其比表面積發(fā)生了相當?shù)淖兓_@與表3-2的結(jié)果是一致的。圖3-3EC、NaOH-EC和TMT-EC的N2吸附脫附等溫曲線1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Single and competitive adsorption affinity of heavy metals toward peanut shell-derived biochar and its mechanisms in aqueous systems[J]. Rui Shan,Yueyue Shi,Jing Gu,Yazhuo Wang,Haoran Yua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20(05)
[2]4種滸苔多糖的體外抗禽流感病毒活性研究[J]. 于超,杜恒裔,譚子超,劉曉龍,王述柏. 黑龍江畜牧獸醫(yī). 2020(01)
[3]臥式熱虹吸再沸器的壓力平衡計算[J]. 袁娟. 化工進展. 2019(11)
[4]黑茶茶渣制備生物炭吸附廢水中Cr(Ⅵ)研究[J]. 李必才,鄧舒暢. 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 2019(27)
[5]改性多孔生物炭的制備及其對水中四環(huán)素的吸附性能研究[J]. 楊奇亮,吳平霄.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9(12)
[6]不同制備溫度下水生植物生物炭吸附Cd2+研究[J]. 李旭,季宏兵,張言,張瑜,于桐. 水處理技術(shù). 2019(09)
[7]重金屬廢水處理方法的探討[J]. 杜士帽,董四祿. 有色設備. 2019(03)
[8]不同農(nóng)作物秸稈生物炭性質(zhì)及其對重金屬鉛的吸附特性研究[J]. 李赟,孫宵琦,于瑞雪,房曉茹,陳甜甜,單瑞峰. 山東農(nóng)業(yè)科學. 2018(09)
[9]重金屬廢水吸附處理的研究進展[J]. 劉金燕,劉立華,薛建榮,呂超強,李童,胡博強. 環(huán)境化學. 2018(09)
[10]氧化石墨烯及其復合物對水中重金屬離子吸附研究進展[J]. 肖立權(quán),張權(quán),張英,裴麗欣,侯軍亮,董建芳,劉玲霞. 南水北調(diào)與水利科技. 2018(06)
本文編號:32280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2280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