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車車體內部關鍵尺寸檢測系統(tǒng)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24 14:38
高速車鋁合金車體結構復雜、加工精度要求高,并且是后續(xù)加工和零部件安裝的基礎,其質量對高速車組的安全性影響重大。車體內部底架地板橫向直線度直接影響后續(xù)座椅的安裝,車體內部高度則對車體質量具有重要影響,因此二者成為車體內部關鍵尺寸。若能夠快速獲得車體內部關鍵尺寸,對車體質量控制、尺寸修配及后續(xù)工序具有重要意義,并將幫助顯著提高生產效率。為此,本文針對車體內部關鍵尺寸特點,開發(fā)了一套具有高效的、數字化檢測系統(tǒng)。首先,本文介紹了車體重要的組成部分——底架的基本結構及其分類,明確了檢測系統(tǒng)的檢測對象和意義,之后對現有的直線度誤差測量方法和誤差評定方法進行了介紹,并基于定向搜索與迭代對最小包容區(qū)域法進行了優(yōu)化,提高了其完備性,經過數學推導,建立了相應的數學模型。然后,在綜合考慮檢測系統(tǒng)的預設功能以及整體結構的重量限制、剛度要求、復雜工況等因素的基礎之上,針對各結構性零部件的使用要求,選擇合適的材料,運用三維設計軟件Solid Works完成檢測系統(tǒng)的機械結構設計,運用有限元分析軟件ANSYS對檢測系統(tǒng)整體結構及其部分關鍵零部件進行了靜力學與動力學分析。再后,根據想要實現的檢測功能以及機械結構,通過...
【文章來源】:燕山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引言
1.2 國內外直線度檢測相關研究現狀
1.2.1 無直線基準測量
1.2.2 有直線基準測量
1.2.3 直線度誤差評定
1.3 國內外軌道車輛車體尺寸測量研究現狀
1.4 論文主要研究內容
第2章 直線度誤差檢測及評定
2.1 引言
2.2 高速車底架結構
2.2.1 底架結構與分類
2.2.2 高速車底架調修及性能要求
2.3 平面直線度測量誤差評定
2.3.1 兩端連線法
2.3.2 最小二乘法
2.3.3 傳統(tǒng)最小包容區(qū)域法
2.3.4 基于定向搜索與迭代的最小包容區(qū)域法
2.3.5 建立最小區(qū)域法數學模型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檢測裝置結構設計
3.1 引言
3.2 檢測裝置的結構設計
3.2.1 檢測裝置的設計指標
3.2.2 檢測裝置的結構方案設計
3.2.3 檢測裝置選材
3.2.4 檢測裝置機械結構設計
3.3 機械結構主體框架的有限元分析
3.3.1 主體框架有限元分析
3.3.2 關鍵部件有限元分析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測控系統(tǒng)設計與軟件開發(fā)
4.1 引言
4.2 測控系統(tǒng)設計
4.2.1 測控系統(tǒng)流程
4.2.2 測控系統(tǒng)元件選型
4.2.3 測控系統(tǒng)電路
4.3 數據采集系統(tǒng)研究
4.3.1 數據采集系統(tǒng)方案設計
4.3.2 數據采集系統(tǒng)元件選型
4.4 軟件開發(fā)
4.4.1 軟件功能分析
4.4.2 軟件運行流程設計
4.4.3 軟件界面設計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檢測系統(tǒng)調試與試驗
5.1 引言
5.2 檢測系統(tǒng)展示
5.3 檢測系統(tǒng)調試
5.3.1 控制與采集系統(tǒng)調試
5.4 檢測系統(tǒng)試驗
5.4.1 車體直線度評測
5.5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優(yōu)化粒子群算法的鉸鏈孔系同軸度誤差評定[J]. 金波,張立強. 智能計算機與應用. 2020(01)
[2]基于最小包容區(qū)域法的圓度誤差評定方法[J]. 岳龍龍,黃強先,梅腱,程榮俊,張連生,陳麗娟. 機械工程學報. 2020(04)
[3]基于慣性導航的工作面直線度檢測與控制技術的研究[J]. 閆建國. 機械管理開發(fā). 2019(08)
[4]On-Machine Measurement of the Straightness and Tilt Errors of a Linear Slideway Using a New Four-Sensor Method[J]. Lei Zhao,Kai Cheng,Hui Ding,Liang Zhao.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9(02)
[5]機床導軌直線度動態(tài)連續(xù)測量的新方法[J]. 曹誠.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 2019(01)
[6]基于機器視覺的直角機器人直線度檢測方法研究[J]. 曹繼項,張軍,陳國棟. 機床與液壓. 2018(22)
[7]復雜曲面誤差評估的最小區(qū)域包容配準算法[J]. 譚高山,張麗艷,劉勝蘭.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 2020(02)
[8]超長導軌直線度的測量和計算方法[J]. 陳琪,王曉飛,石峰,張瑩. 上海計量測試. 2018(01)
[9]線結構光視覺技術與最小二乘法中孔直線度檢測[J]. 趙延超,武美萍,任仲賀,王全龍,吳克中. 機械設計與研究. 2018(01)
[10]面向高鐵轉向架裝配的智能物料小車研究[J]. 鄂明成,文紅權,蔣增強,歐陽震.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 2017(06)
本文編號:3204359
【文章來源】:燕山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引言
1.2 國內外直線度檢測相關研究現狀
1.2.1 無直線基準測量
1.2.2 有直線基準測量
1.2.3 直線度誤差評定
1.3 國內外軌道車輛車體尺寸測量研究現狀
1.4 論文主要研究內容
第2章 直線度誤差檢測及評定
2.1 引言
2.2 高速車底架結構
2.2.1 底架結構與分類
2.2.2 高速車底架調修及性能要求
2.3 平面直線度測量誤差評定
2.3.1 兩端連線法
2.3.2 最小二乘法
2.3.3 傳統(tǒng)最小包容區(qū)域法
2.3.4 基于定向搜索與迭代的最小包容區(qū)域法
2.3.5 建立最小區(qū)域法數學模型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檢測裝置結構設計
3.1 引言
3.2 檢測裝置的結構設計
3.2.1 檢測裝置的設計指標
3.2.2 檢測裝置的結構方案設計
3.2.3 檢測裝置選材
3.2.4 檢測裝置機械結構設計
3.3 機械結構主體框架的有限元分析
3.3.1 主體框架有限元分析
3.3.2 關鍵部件有限元分析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測控系統(tǒng)設計與軟件開發(fā)
4.1 引言
4.2 測控系統(tǒng)設計
4.2.1 測控系統(tǒng)流程
4.2.2 測控系統(tǒng)元件選型
4.2.3 測控系統(tǒng)電路
4.3 數據采集系統(tǒng)研究
4.3.1 數據采集系統(tǒng)方案設計
4.3.2 數據采集系統(tǒng)元件選型
4.4 軟件開發(fā)
4.4.1 軟件功能分析
4.4.2 軟件運行流程設計
4.4.3 軟件界面設計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檢測系統(tǒng)調試與試驗
5.1 引言
5.2 檢測系統(tǒng)展示
5.3 檢測系統(tǒng)調試
5.3.1 控制與采集系統(tǒng)調試
5.4 檢測系統(tǒng)試驗
5.4.1 車體直線度評測
5.5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優(yōu)化粒子群算法的鉸鏈孔系同軸度誤差評定[J]. 金波,張立強. 智能計算機與應用. 2020(01)
[2]基于最小包容區(qū)域法的圓度誤差評定方法[J]. 岳龍龍,黃強先,梅腱,程榮俊,張連生,陳麗娟. 機械工程學報. 2020(04)
[3]基于慣性導航的工作面直線度檢測與控制技術的研究[J]. 閆建國. 機械管理開發(fā). 2019(08)
[4]On-Machine Measurement of the Straightness and Tilt Errors of a Linear Slideway Using a New Four-Sensor Method[J]. Lei Zhao,Kai Cheng,Hui Ding,Liang Zhao.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9(02)
[5]機床導軌直線度動態(tài)連續(xù)測量的新方法[J]. 曹誠.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 2019(01)
[6]基于機器視覺的直角機器人直線度檢測方法研究[J]. 曹繼項,張軍,陳國棟. 機床與液壓. 2018(22)
[7]復雜曲面誤差評估的最小區(qū)域包容配準算法[J]. 譚高山,張麗艷,劉勝蘭.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 2020(02)
[8]超長導軌直線度的測量和計算方法[J]. 陳琪,王曉飛,石峰,張瑩. 上海計量測試. 2018(01)
[9]線結構光視覺技術與最小二乘法中孔直線度檢測[J]. 趙延超,武美萍,任仲賀,王全龍,吳克中. 機械設計與研究. 2018(01)
[10]面向高鐵轉向架裝配的智能物料小車研究[J]. 鄂明成,文紅權,蔣增強,歐陽震.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 2017(06)
本文編號:32043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2043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