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受損混凝土梁抗彎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7 14:03
鋼筋混凝土結構發(fā)展至今已成為運用最為廣泛的結構形式,由于建筑物老化,使用功能改變,設計施工缺陷,自然災害等的影響,都會面臨加固修復問題,因此對已受損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修復和加固有著廣闊應用前景。與傳統(tǒng)的加固方法相比,高延性混凝土(HDC)加固法具有更好的延性和耐久性,且施工便捷、成本低。為了使該加固方法廣泛用于工程實際中,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對19根簡支梁進行四點彎曲試驗,分析了各組試驗梁加固前后的破壞形態(tài)、裂縫開展狀況變化規(guī)律。試驗結果表明,利用HDC加固受損混凝土梁的承載能力及延性均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其中峰值荷載、開裂荷載較加固前均有大幅提高;破壞時的最大撓度、延性系數、抗彎剛度分別有不同程度提高;破環(huán)形態(tài)由原來的脆性受彎破壞改變?yōu)橛忻黠@延性的受剪破壞,破壞后的裂縫較加固前細密且分布均勻,三組加固梁裂縫間距平均值明顯降低。(2)通過對比分析不同HDC厚度、配箍率對加固梁承載力、裂縫分布、延性和剛度的影響。結果表明,加固層厚度越大,其抗彎承載力和變形能力提高越明顯,但峰值荷載和開裂荷載與加固層厚度不成正比關系,即加固層厚度過大時,特征荷載提高幅度有下降趨勢。此外,增配箍...
【文章來源】:西安理工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各種自然災害Fig.1-1Variousnaturaldisasters
?6~90μm。李賀東[28-30]等對ECC拉伸性能進行試驗研究,通過改進直接拉伸試驗方案,給出了較為準確的ECC拉伸應力-應變曲線和極限裂縫寬度等重要指標。試驗表明,聚乙烯醇纖維復合材料極限拉應變可穩(wěn)定控制在3%以上,而峰值荷載對應的裂縫寬度可控制在100μm以內,說明其具有良好的裂縫控制能力。蔡向榮[31]研究了不同纖維體積摻量ECC抗拉性能,研究表明,當纖維體積摻量為2%時,拉伸應變達到3%,所得ECC典型單軸拉伸應力應變曲線見圖1-2。Kanda[32],通過不同配合比拉伸試驗結果,提出了ECC單軸拉伸雙折線模型如圖1-3。圖1-2ECC單軸拉伸應力應變曲線[31]Fig1-2ECCuniaxialtensilestress-straincurve[31]圖1-3ECC單軸拉伸雙折線模型[32]Fig1-3ECCuniaxialtensilebilinearmodel[32](2)單軸受壓性能雖然抗壓強度不是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的主要優(yōu)勢,但為了實現其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必須研究它的各項力學性能指標。徐世烺[33]等采用棱柱體測定了其抗壓性能,
準確的ECC拉伸應力-應變曲線和極限裂縫寬度等重要指標。試驗表明,聚乙烯醇纖維復合材料極限拉應變可穩(wěn)定控制在3%以上,而峰值荷載對應的裂縫寬度可控制在100μm以內,說明其具有良好的裂縫控制能力。蔡向榮[31]研究了不同纖維體積摻量ECC抗拉性能,研究表明,當纖維體積摻量為2%時,拉伸應變達到3%,所得ECC典型單軸拉伸應力應變曲線見圖1-2。Kanda[32],通過不同配合比拉伸試驗結果,提出了ECC單軸拉伸雙折線模型如圖1-3。圖1-2ECC單軸拉伸應力應變曲線[31]Fig1-2ECCuniaxialtensilestress-straincurve[31]圖1-3ECC單軸拉伸雙折線模型[32]Fig1-3ECCuniaxialtensilebilinearmodel[32](2)單軸受壓性能雖然抗壓強度不是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的主要優(yōu)勢,但為了實現其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必須研究它的各項力學性能指標。徐世烺[33]等采用棱柱體測定了其抗壓性能,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免拆UHPC模板RC梁受彎性能試驗及承載力分析[J]. 梁興文,汪萍,徐明雪,于婧,李林. 工程力學. 2019(09)
[2]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剪力墻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 鄧明科,潘姣姣,韓劍,梁興文. 建筑結構學報. 2019(11)
[3]鹵水-干濕循環(huán)侵蝕下高延性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研究[J]. 寇佳亮,席方勇,趙坤龍. 建筑結構. 2019(08)
[4]鋼筋混凝土結構體系抗震加固技術綜述[J]. 高燕青,張春生,丁亞紅. 混凝土. 2015(11)
[5]局部采用纖維增強混凝土剪力墻壓彎性能研究[J]. 黨爭,梁興文,鄧明科,王晶,秦萌,于婧. 工程力學. 2015(02)
[6]高韌性PVA-FRCC單軸受壓力學性能及本構關系[J]. 李艷,劉澤軍. 建筑材料學報. 2014(04)
[7]ECC材料的抗凍融性能試驗研究[J]. 鄧宗才,薛會青,徐海賓.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 2013(01)
[8]中國近代的建筑保護與再利用[J]. 楊一帆. 建筑學報. 2012(10)
[9]超高韌性水泥基復合材料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彎曲控裂試驗研究[J]. 徐世烺,王楠,尹世平. 建筑結構學報. 2011(09)
[10]混凝土裂縫分析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 張永存,李青寧. 混凝土. 2010(12)
博士論文
[1]超高韌性水泥基復合材料耐久性能試驗研究[D]. 蔡新華.大連理工大學 2010
[2]超高韌性水泥基復合材料基本力學性能和應變硬化過程理論分析[D]. 蔡向榮.大連理工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HDC抗落石沖擊性和抗硫酸鹽侵蝕耐久性試驗研究[D]. 王華丞.西安理工大學 2019
[2]HDC加固受損混凝土短柱軸壓性能及抗氮鹽侵蝕性能研究[D]. 景國強.西安理工大學 2019
[3]B-FRCM加固鋼筋混凝土梁抗彎性能有限元分析[D]. 王姝燏.吉林建筑大學 2019
[4]鹵水侵蝕下高延性纖維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研究[D]. 張晶.西安理工大學 2018
[5]聚乙烯醇纖維砂漿鋼筋網加固梁受力性能研究[D]. 馬益標.湖南大學 2018
[6]超彈性SMA/ECC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受彎性能試驗研究[D]. 張慶元.鄭州大學 2017
[7]建筑裝置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應用策略[D]. 王曉晨.東南大學 2016
[8]鋼纖維水泥砂漿鋼筋網加固RC梁抗剪試驗研究[D]. 李為.湖南大學 2011
[9]PVA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力學性能試驗研究[D]. 曹磊.河南理工大學 2010
[10]聚乙烯醇纖維砂漿加固RC梁受彎性能試驗研究[D]. 萬長勝.湖南大學 2009
本文編號:2941870
【文章來源】:西安理工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各種自然災害Fig.1-1Variousnaturaldisasters
?6~90μm。李賀東[28-30]等對ECC拉伸性能進行試驗研究,通過改進直接拉伸試驗方案,給出了較為準確的ECC拉伸應力-應變曲線和極限裂縫寬度等重要指標。試驗表明,聚乙烯醇纖維復合材料極限拉應變可穩(wěn)定控制在3%以上,而峰值荷載對應的裂縫寬度可控制在100μm以內,說明其具有良好的裂縫控制能力。蔡向榮[31]研究了不同纖維體積摻量ECC抗拉性能,研究表明,當纖維體積摻量為2%時,拉伸應變達到3%,所得ECC典型單軸拉伸應力應變曲線見圖1-2。Kanda[32],通過不同配合比拉伸試驗結果,提出了ECC單軸拉伸雙折線模型如圖1-3。圖1-2ECC單軸拉伸應力應變曲線[31]Fig1-2ECCuniaxialtensilestress-straincurve[31]圖1-3ECC單軸拉伸雙折線模型[32]Fig1-3ECCuniaxialtensilebilinearmodel[32](2)單軸受壓性能雖然抗壓強度不是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的主要優(yōu)勢,但為了實現其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必須研究它的各項力學性能指標。徐世烺[33]等采用棱柱體測定了其抗壓性能,
準確的ECC拉伸應力-應變曲線和極限裂縫寬度等重要指標。試驗表明,聚乙烯醇纖維復合材料極限拉應變可穩(wěn)定控制在3%以上,而峰值荷載對應的裂縫寬度可控制在100μm以內,說明其具有良好的裂縫控制能力。蔡向榮[31]研究了不同纖維體積摻量ECC抗拉性能,研究表明,當纖維體積摻量為2%時,拉伸應變達到3%,所得ECC典型單軸拉伸應力應變曲線見圖1-2。Kanda[32],通過不同配合比拉伸試驗結果,提出了ECC單軸拉伸雙折線模型如圖1-3。圖1-2ECC單軸拉伸應力應變曲線[31]Fig1-2ECCuniaxialtensilestress-straincurve[31]圖1-3ECC單軸拉伸雙折線模型[32]Fig1-3ECCuniaxialtensilebilinearmodel[32](2)單軸受壓性能雖然抗壓強度不是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的主要優(yōu)勢,但為了實現其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必須研究它的各項力學性能指標。徐世烺[33]等采用棱柱體測定了其抗壓性能,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免拆UHPC模板RC梁受彎性能試驗及承載力分析[J]. 梁興文,汪萍,徐明雪,于婧,李林. 工程力學. 2019(09)
[2]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剪力墻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 鄧明科,潘姣姣,韓劍,梁興文. 建筑結構學報. 2019(11)
[3]鹵水-干濕循環(huán)侵蝕下高延性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研究[J]. 寇佳亮,席方勇,趙坤龍. 建筑結構. 2019(08)
[4]鋼筋混凝土結構體系抗震加固技術綜述[J]. 高燕青,張春生,丁亞紅. 混凝土. 2015(11)
[5]局部采用纖維增強混凝土剪力墻壓彎性能研究[J]. 黨爭,梁興文,鄧明科,王晶,秦萌,于婧. 工程力學. 2015(02)
[6]高韌性PVA-FRCC單軸受壓力學性能及本構關系[J]. 李艷,劉澤軍. 建筑材料學報. 2014(04)
[7]ECC材料的抗凍融性能試驗研究[J]. 鄧宗才,薛會青,徐海賓.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 2013(01)
[8]中國近代的建筑保護與再利用[J]. 楊一帆. 建筑學報. 2012(10)
[9]超高韌性水泥基復合材料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彎曲控裂試驗研究[J]. 徐世烺,王楠,尹世平. 建筑結構學報. 2011(09)
[10]混凝土裂縫分析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 張永存,李青寧. 混凝土. 2010(12)
博士論文
[1]超高韌性水泥基復合材料耐久性能試驗研究[D]. 蔡新華.大連理工大學 2010
[2]超高韌性水泥基復合材料基本力學性能和應變硬化過程理論分析[D]. 蔡向榮.大連理工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HDC抗落石沖擊性和抗硫酸鹽侵蝕耐久性試驗研究[D]. 王華丞.西安理工大學 2019
[2]HDC加固受損混凝土短柱軸壓性能及抗氮鹽侵蝕性能研究[D]. 景國強.西安理工大學 2019
[3]B-FRCM加固鋼筋混凝土梁抗彎性能有限元分析[D]. 王姝燏.吉林建筑大學 2019
[4]鹵水侵蝕下高延性纖維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研究[D]. 張晶.西安理工大學 2018
[5]聚乙烯醇纖維砂漿鋼筋網加固梁受力性能研究[D]. 馬益標.湖南大學 2018
[6]超彈性SMA/ECC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受彎性能試驗研究[D]. 張慶元.鄭州大學 2017
[7]建筑裝置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應用策略[D]. 王曉晨.東南大學 2016
[8]鋼纖維水泥砂漿鋼筋網加固RC梁抗剪試驗研究[D]. 李為.湖南大學 2011
[9]PVA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力學性能試驗研究[D]. 曹磊.河南理工大學 2010
[10]聚乙烯醇纖維砂漿加固RC梁受彎性能試驗研究[D]. 萬長勝.湖南大學 2009
本文編號:29418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29418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